五年级语文《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2957916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年级语文《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年级语文《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年级语文《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年级语文《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编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验小学:王寒影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3、通过品读、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大致内容。策略与方法:运用形近字组词、多音字组词写句子等方法,掌握本课生字、词。 教学重点:认真学习生字,读准音,记好形,了解意,会运用;体会梅花的含义。教学难点:悟懂“魂”的表达精神,理解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与眷念之情。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2、梅花挂图、课件。3、有关梅花的古诗,歌曲等。 教学设计:一、导入 1、师:同学们看过梅花吗?能说说它的特

2、征吗?(生说见过的梅花颜色、外形、生长特点)。(生说完后,师出示梅花图,学生形象认识)2、师:刚才大家都纷纷说了自己想象中的梅花,你能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或诗句来描述一下它吗?(生分别描述,如:诗梅花3、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梅花的知识。 4、揭示课题: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篇与梅花相关的文章(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魂”是什么意思?(一种精神)梅花是一种植物,它的精神是什么?带着疑问让我们走进文本。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生从书中勾出本课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了解大概意思。 2、老师抽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生字词的自 学情况,老

3、师指导。3、重点指导:灵魂、缕缕、幽芳、葬身、乡愁、腮边、甚至 绸子、呜呜、所谓、梳理、衰老、手绢、华侨指导理解:颇、玷污、大抵、古玩、折节、无所谓、眷念、隆冬等词的意思。5)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教师相机提醒学生以下易错字音:分外、抹净、低头折节。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抽生说说课文大意)。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生找出相关自然段,并标记各件事) 3、讨论、交流。第一件事: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第二件事:特别爱惜“墨梅图”。第三件事: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第四件事: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第五件事:临别时又把绣着梅

4、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设计理念: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既引领学生整体感知,把握文章思想,又培养孩子们概括能力。在这过程中理清了文章思路,体会首尾呼应的特点,为下课时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五、小结。师:经过大家的思考,你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更深地去走进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我们下节课带着大家的这些思考继续学习。(设计理念:在学生通过自己去思考,去找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学生不仅对课文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理解、归纳、想象能力。)作业设计:1、书写本课12个生字及组词。2、熟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准备下节课把你的感受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把感受传递给别人。 板书设

5、计: 6、梅花魂读音:分外、抹净、低头折节字形:衰-哀 折-拆笔画:甚 幽初审人:牟燕林校级审核人:李光琴 陈水波梅花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实验小学 王林琼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3、抓住文章所讲的几件事,结合重点词句,联系华侨在海外的生活经历相关资料,以感情朗读、播放音乐为载体等方式,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及他的一颗中国心,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4、从课文中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念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风雪欺压”的品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

6、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梅花魂爱国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体会“梅花魂”的深刻含义。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质疑,交流合作,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多方面鼓励学生,多角度肯定学生,充分给足空间让学生说自己的看法,从而理解感悟文本。学法:自读自悟、合作交流课型:讲授课教学准备: 课外阅读资料乡愁,歌曲故乡的云、红梅赞、我的中国心以及具有民族气节的人。教学流程:第二课时一、创景导入、伴乐读余光中的乡愁:目的是激发学生情感,营造一种爱国、思乡的氛围。顺而,引入对“华侨”一词的理解: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人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甚至是一个陌生的国度生活。我们把身

7、在异国、旅居国外的中国人称为“华侨”。(设计理念:目的是激发学生情感,营造一种爱国、思乡的氛围)、引入课文的学习:这堂课我们继续一起来感受一位老华侨的炽热爱国、浓浓的思乡之情。3、初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回忆了哪几件事?(归纳出小标题)读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巾。(设计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2)、引导质疑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作者离开外祖父的时候,是多大的孩子?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当时她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从图中、叙事中、句子中都可以看出

8、来的。)、看来,关于外祖父的记忆,都是作者幼年时期的记忆了。一个孩子,虽然记住了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在作者幼小的心中,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你能从文中找到她的疑问吗?(拉近时空距离) 外祖父为什么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时,会落泪? 为什么摆弄古玩,外祖父不在意,弄脏外祖父的墨梅图他就大发脾气? 为什么外祖父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为什么在她回国时外祖父把最珍惜的墨梅图送给她? 外祖父的手绢上怎么也绣着梅花? 外祖父讲的那段关于梅花的话的真正意思?

9、 (设计理念:通过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实现了在质疑中抓住重难点的目的。其次,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这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讨论交流、读中悟情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一颗眷念祖国的心。回想起记忆中的这一幕幕往事,成年的她读懂了老人的心了吗?那是一颗怎样的心?、抽读最后一段:“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终于懂了的时候,老人早已不在了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 、那是一位身在异

10、乡的华侨老人一颗眷念祖国的赤子之心啊!可是从当年这一件件读不懂的事情中,怎么就看到了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呢,你们能看到了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吗?选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与大家一起交流。 5、根据质疑,相机引导梳理: (为什么)读诗落泪:“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

11、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的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说体会: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那思乡的情弦呢!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泪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出示、读文、背诗) (为什么)三次落泪: 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学生勾画外祖父这三次落泪相关句子,并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说体会: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 (为什么)一次生气:

12、 从墨梅图这件事中感受到,祖父是怎样的思念祖国,热爱祖国。他的墨梅图,家人碰都碰不得,小孩子不小心弄脏了,不仅拉下脸来,还训斥孩子的妈妈。他轻轻地刮去污迹,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不容有一点玷污。并不是墨梅图价值连城,而是外祖父认为梅花是祖国最有名的花,梅花跟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他爱墨梅图,爱梅花,就是爱祖国呀! 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 “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设计理念: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对祖国的眷念。)(为什么)赠墨梅图: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改部分内容

13、。(5)、关于为什么爱梅花,外祖父还有一段话,请同学来读一读。(出示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读一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是梅花的精神,也是梅花的秉性。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是爱梅花的精神。)他认为谁

14、具有这样的精神呢?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看梅花凌寒单独开了 播放课件:歌曲红梅赞 告知学生:这首歌是片子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寻求革命真理和追求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绝不摇动,正气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盛开的处所。歌曲唱的是梅花,实是赞扬是江姐。 (设计理念:通过对学生质疑的梳理,让学生很主动地掌握了课文内容,加上音乐具有其特有的魅力,进一步感知梅花精神的具体体现,以及她的强烈震撼力,让一种崇高的爱国热情深深震撼学生心灵,从而了突破课文重难点。)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那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吗?(方志敏,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图片及姓名。 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回祸福避趋之。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设计理念:让梅花精神具体化,让学生觉得自古以来这种精神就是中国人的精神)是啊,他们就像这昂首盛开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把这种感到带进去,自己再好好读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 (设计理念:进一步的感情朗读,理解外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