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与传染病本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939049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1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热与传染病本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发热与传染病本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发热与传染病本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发热与传染病本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发热与传染病本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热与传染病本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与传染病本课件ppt(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急性发热与传染病筛查 预防与防护 发热的定义 发热 是机体在内 外致热源的作用下或由各种病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一般认为 口腔温度 37 3 直肠温度 37 6 腋温 37 5 人体体温的正常范围 19世纪 Carleinhoid等曾对25000人进行了近100万次的腋温测量确定正常人的平均体温为37 0 波动于36 2 37 5 早晨6点体温最低午后4 6点体温最高 正常人体体温范围 36 1 36 8 比口腔温度略低0 2 0 4 直肠温度 口腔温度 腋窝温度 36 6 37 7 比口腔温度稍高0 3 0 5 36 3 37 2 直肠体温最准确 正常人体温生理变异

2、 略高于正常波动范围 1 急性发热 指自然热程在2周以内者绝大多数为感染性发热病毒是主要病原体非感染者仅占少数 发热的作用 发热可作为临床许多类疾病的共同表现发热的目的 增加炎性反应 抑制细菌生长 创造一个不利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境 发热的病理生理机制 发热 内源性致热原 endogenouspyrogen 什么是致热源 人体的大部分发热均可能与致热原 pyrogene 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有关外源性致热原 LPS 病毒 支原体 衣原体 立克次体 螺旋体 细菌及其毒素 真菌 原虫 抗原 抗体复合物 致热类固醇 如尿睾酮 尿酸结晶等内源性致热原 IL 1 IL 6 IFN IFN TN

3、F等 发热激活物 致热微生物及其产物内毒素 外毒素致炎物组织蛋白分解产物抗原 抗体复合物类固醇 下丘脑 PGEcAMPNa Ca2 体温调定点上移 散热 产热 皮肤血管收缩 骨骼肌紧张 寒战 体温上升 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模式图 EP 单核细胞 产热 产热器官内脏骨骼肌脑其它 几种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 散热 散热器官 散热方式 皮肤 是主要散热器官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 辐射 radiation 传导 conduction 对流 convection 蒸发 evaporation 皮肤血液循环的特点 皮肤温度主要取决于皮肤血流量 1 动脉穿透隔热组织在皮肤下层形成动脉网2 皮下Cap异常弯曲并进而形

4、成丰富的静脉网3 皮下有大量的A V吻合支炎热 交感神经紧张性 皮肤小血管舒张 动 静脉吻合支开放 皮肤血流量增加 皮肤温度升高寒冷 交感神经紧张性 皮肤温度降低 外源性致热源性发热 外源性致热源 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 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 抗原抗体复合物 某些类固醇物质 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 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发热机制 外源性致热源多为大分子物质 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 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 内源性致热源性发热 内源性致热源 白细胞致热源 leukocyticpyrogen 如白介素 1 IL 1

5、肿瘤坏死因子 TNF 和干扰素等发热机制 通过血 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 setpoint 使调定点 温阈 上升 致热源性发热机制 外源性致热源 单核吞噬细胞及内皮细胞 内源性致热源 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 神经内分泌系统 产热增加 散热减少 发热 非致热源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外伤 出血 炎症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甲亢 癫痫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心衰 皮肤病 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 临床表现 热度 低热37 3 38 中等度热38 1 39 超高热41 以上 高热39 1 41 临床表现 热程 指体温升高持续2 3周以上 包括病因明确的慢性发热与长期不明原因发热

6、feverofundeterminedorigin FUO 临床表现 热型 稽留热 体温持续于39 40 达数日或数周之久 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l 常见于严重感染 如伤寒 粟粒结核 乙型脑炎等 和中枢型发热 如中暑 脑血管病等 弛张热 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 或更多 且均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 化脓性炎症 恶性疟疾等 波状热 体温在数日内逐渐上升至高峰 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 不久又再发 呈波浪式起伏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回归热 脂膜炎 淋巴瘤 恶性肿瘤等 回归热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日 周期性互相交替 不规则热 发热持续时间不定 变动无规律 视为不规则热 发热的病因 感染 细菌

7、病毒 真菌 寄生虫等 约占40 肿瘤 恶性肿瘤 血液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约占20 自身免疫疾病 风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Sweet综合征 血管炎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脂膜炎等 约占25 其他 药物热 组织无菌性坏死 脑血管病 中暑 FUO等 约占15 诊断 鉴别诊断 病史 体格检查 1 体温心率呼吸频率 2 头颈部 3 胸部肺部及心脏听诊 4 皮疹 关节及软组织情况 辅助检查 急诊发热的病情评估要点 发热程度和热型发热与中枢神经功能状态 意识 病理征 发热与呼吸功能发热与循环状况发热与外科体征发热与血液变化发热与皮肤损害发热与产热 散热功能 寒战 出汗 用

8、药情况 尤其是近期 常见的 发热综合征 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发热伴皮疹发热伴腹痛发热伴淋巴结肿大发热伴肝 脾肿大发热伴头痛 恶心 呕吐发热伴意识障碍发热伴尿频 尿急 尿痛 腰痛发热伴黄疸发热伴贫血 发热的鉴别 感染性 发热 非感染性 非传染性 传染性 什么是传染病 感染性疾病 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 称为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 感染性疾病中有传染性的 可在人群中传播或造成流行的这部分疾病 称为传染病 LOGO 法定传染病 LOGO 世界传染病的现状 1999年世界因病致死5200万人死于传染病1700万人肺炎及呼吸道感染引起440万人死亡霍乱 伤寒 痢疾造成310万人死亡乙型肝炎和丙

9、型肝炎感染者分别3 5亿 死亡110多万麻疹死亡100多万儿童百日咳35 6万儿童破伤风死亡46万儿童艾滋病1981 1996 2180万感染 发病770万死亡550万至2001年HIV6400万人 AIDS死亡242万人全球每天15000例新HIV感染 8000人死亡 LOGO 传染病防治的成就 急性传染病2万 10万 230 10万丝虫病县884 49麻风病50万 2万麻疹 脊灰 白喉 百日咳1183万 10万血吸虫病人1000万 20万黑热病53万 基本消灭婴儿死亡率20 0 3 人均寿命35岁 69岁 LOGO 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 LOGO 真菌 病原体 细菌 多形性 300 3000

10、nm有细胞壁 细胞质 细胞核以二分裂法增殖 细菌的致病方式 侵袭力 侵入机体并扩散的能力 黏附 菌毛 定植因子 毒力 内毒素 外毒素数量变异性 宿主间 强 逃避免疫 肺结核 肉毒杆菌感染 肉杆菌 厌氧菌 芽孢在沸水中生存5 22小时通过食物传播 密封罐头 香肠肌肉麻痹 病原体 病毒 最小的微生物 10 300nm 细胞内生存 核酸 蛋白质 核酸 DNA RNA 含有病毒的基因组 是病毒复制 致病 变异的基础 病毒在细胞内复制 组装成完整的病毒后释放体外 多种传播方式 天花 烈性传染病 死亡率20 30 1967年开始全球接种牛痘1979年全球消灭 水痘 1 病人是唯一传染源2 飞沫和接触传播

11、脊髓灰质炎 乙肝病毒颗粒 HBV结构 2020 5 22 2020 5 22 49 可编辑 2020 5 22 E MofSARSvirus 冠状病毒变异株冠状病毒属核糖核酸 RNA 病毒 原已知2种侵袭人 10多种侵袭动物 牛 猫 猪 鸟 鼠 火鸡等 本次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 推测可能是病毒间结合重组导致新型的出现 外环境存活时间对消毒剂敏感 立克次体斑疹伤寒 通过哺乳动物和昆虫媒介维持其繁殖周期的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 白色念珠菌感染 疟原虫 2020 5 22 血吸虫病 致病微生物的感染途径 空气 飞沫 尘埃 见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流感 麻疹 风疹 水痘 结核病等 致病微生物的感染

12、途径 水 食物 苍蝇 见于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痢疾 甲型肝炎 霍乱 致病微生物的感染途径 日常生活接触 既可传播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如痢疾 也可传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白喉 天花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致病微生物的感染途径 吸血节肢动物 又称虫媒传播 见于吸血节肢动物蚊子 跳蚤 为中间宿主的感染性疾病 如疟疾 斑疹伤寒等 感染途径 血液 体液 血制品 乙型肝炎艾滋病 致病微生物的感染途径 土壤 当病原体的芽孢 如破伤风 炭疽 污染土壤时 则土壤成为这些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 致病微生物的感染途径 土壤 当病原体的幼虫 如钩虫 虫卵 如蛔虫 污染土壤时 则土壤成为这些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 蛔虫病 传染病的流行

13、 LOGO 流行过程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 传播和终止的过程 传染病常见症状与体征 1 发热 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回归热 波状热 马鞍热 2 皮疹 内 外疹 顺序 分布 形态 斑丘疹 出血疹 泡疹 荨麻疹 3 毒血症状 全身症状及多器官系统损伤4 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肝脾 淋巴结肿大 2020 5 22 发热并不一定都是传染病 传染病常见的局灶性感染 头颅 脑炎 脑膜炎 颈部 淋巴结炎 腮腺炎 胸部 肺结核腹部 肠炎 细菌性痢疾皮肤 伤口感染 气性坏疽 常见传染病出疹大致时间顺序 第一天 水痘 风疹 手 足 口病 第二天 猩红热 第四天 麻疹 第六天 伤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在发病1

14、 2周出疹 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幼儿急诊在高热3 5天后热退疹出 水红花麻斑伤 急性发热与传染病筛查 1 急诊医护人员应有传染病筛查的意识 警惕传染病对于急性发热 病程短 2 3周 的患者 除非病史 体查 初步实验室检查明显提示非感染性疾病 绝大部分是感染性疾病 应详细询问发热的患者流行病史 如是否来自疫区 是否有聚集性发热 结合是否为传染病流行季节作出定性诊断 急性发热与传染病筛查 2 发热无定位症状和体征首先考虑传染病 传染病也可表现为发热伴一个或多个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注重伴随症状 如皮疹 浅表淋巴结肿大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呼吸道症状 胃肠道症状 肝脾肿大等可大大缩小鉴别诊断的范围 体检时重

15、点检查 注重常规辅助检查对鉴别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急性发热与传染病筛查 3 特异性检查是确诊的依据 是积累可靠临床资料的源泉 努力开展特异性检查提高诊断水平 熟悉常见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病是诊断的前提 麻疹 临床特点 发热 上呼吸道炎 结膜炎 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 传染性极强 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容易发生流行 病原菌 麻疹病毒易感性 普遍易感潜伏期 14天 LOGO 猩红热 发热皮疹杨梅舌口周苍白圈 2020 5 22 风疹 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潜伏期10 23天表现发热 出疹 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 病程短 皮疹特点为小的淡红色斑丘疹 先面部而后颈部 再躯干后四肢 通常

16、24小时全身疹子出齐 2 5天疹退 不留色素 LOGO 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常在托儿所 幼儿园 学校中爆发 潜伏期14 21天临床特征 发热 腮腺或其他唾液腺 颌下腺 舌下腺 非化脓性肿大 疼痛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 还可并发胰腺炎 心肌炎 乳腺炎等 可继发卵巢炎 睾丸炎 LOGO 出血热 2020 5 22 禽流感 与禽类密切接触发热 大多持续在39 以上流感样症状伴有流涕 鼻塞 咳嗽 咽痛 头痛 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出现ARDS表现禽流感病毒检测 甲型H1N1流感 2009年3月中旬起 墨西哥和美国相继发生了由一种新的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疫情 开始命名为 人感染猪流感 后续更改为 甲型H1N1流感 墨西哥首例甲型流感患者埃德加 月 日 在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拉格洛利亚村 首位人感染甲型 流感患者埃德加在家亲吻妈妈玛丽亚 当日 新华社记者驱车探访了墨西哥首例感染甲型 流感患者埃德加 目前他已完全康复 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活泼依旧 2020 5 22 急性肝炎 2020 5 22 肺结核 午后低热 乏力咳嗽 痰中带血消瘦痰找结核菌 2020 5 22 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