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2921634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精编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 呼吸内科费秋娜 偏瘫见于各种脑部病变 其中最常见于脑梗死 脑出血等脑血管病 又称脑卒中或中风 患者 亦见于颅脑外伤 颅内血肿 脑炎 脑膜炎 中毒 营养障碍 变性病 脱髓鞘疾患 脑脓肿 脑寄生虫与脑肿瘤术后等 不论哪种病因导致的偏瘫 康复原则基本相同 所以今天我们重点讲述中风偏瘫的康复 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 可以根据患者评估的情况 采用中风偏瘫相应阶段的康复措施 概述 脑血管病 cerebrovasculardisease CVD 又称脑卒中或中风 stroke 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 闭塞或破裂 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 目

2、前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中国城乡发病率约为120 180 10万 年死亡率为60 120 10万 致残率约86 5 近年来 随着对脑血管病早期诊治技术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急性期的及时处理能力的提高 降低了死亡率 此外 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 使得各种后遗症的恢复率和10年存活率均有明显提高 脑卒中偏瘫的运动功能评估 常采用Brunnstorm评价法Bobath评价法上田敏法Fugl meyer及评价法不宜用肌力评价法 Brunnstorm提出偏瘫恢复的六阶段理论 弛缓状态出现肌张力联合运动进入肌痉挛 共同运动 原始姿势发射出现分离运动分离运动增强痉挛基本消失 协调运动基本正常 偏

3、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分期 临床 第一期 软瘫期 无肌肉运动第二期 硬瘫期 肌张力增高第三期 恢复期 肢体各运动接近正常 痉挛 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特征之一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患侧各肌肉均有不同程度的痉挛 因此患者的姿势和运动都是僵硬而典型的 上肢表现为典型的屈肌膜式 或称屈肌优势 下肢表现为典型的伸肌模式 或称伸肌优势 充分了解偏瘫患者的痉挛模式对于这些患者的评价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脑卒中的康复原则 目标是通过以物理治疗 作业疗法为主的综合措施 最大限度的促进功能障碍的恢复 防止废用和误用综合症 减轻后遗症 充分强化和发挥残余功能 通过代偿和使用辅助工具 以及生活环境的改造等 争取患者达到生活自理

4、 回归社会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分为四期 临床期 体位变换 良好的肢体功能位 被动活动关节 良好的护理措施离床早期 肌力增强训练 神经肌肉促通术 起立准备训练 进食动作 转移动作和坐位平衡训练 离床后期 继续进行肌力增强训练 起居移动动作训练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改善语言交流障碍恢复期 关节可动度的维持 户外步行 家务动作训练 兴趣的开发 职业前训练 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康复包括以下方面 保持抗痉挛体位体位变换肢体被动运动床上翻身训练桥式运动坐位训练站位训练步行训练作业训练 1 保持抗痉挛体位 其目的是预防或减轻以后易出现的痉挛模式取仰卧位时图 A 取健侧卧位时图 B 取患侧卧位时图 C 患手的固定方法

5、图 D 头居中 患侧手臂伸直 手指分开 患肩下 臂部下 膝盖下垫枕头或毛巾 脚板要用东西顶住 使踝关节成90 患侧手臂往前伸直 手掌向上 健腿位于患腿前 屈髋屈膝 患肩下及手臂用枕头垫好 患侧腰用毛巾垫好 两腿间用枕头分开 患侧手臂前伸 下面用枕头支撑 手指直分开 患腿位于健腿上面 屈髋屈膝 下垫枕头 脚跟用垫保护 2 体位变换 主要目的是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 另外由于仰卧位强化伸肌优势 健侧卧位强化患侧屈肌优势 患侧卧位强化患侧伸肌优势 因此不断变换体位 可使肌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 预防痉挛模式出现 一般每60分钟到120分钟变换体位一次 3 肢体被动运动 4 床上翻身训练及移动 尽早开始肌

6、肉主动训练 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A 仰卧位翻成侧卧位B 仰卧位翻成俯卧位C 床上移动 5 坐位躯干平衡训练 坐位是患者最容易完成的动作之一 也是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站立 行走和一些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所必须的 从健侧翻身坐起 见图 从患侧翻身坐起注意病人第一次坐起时 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可先将床头慢慢抬高 逐步过渡到坐位训练 病人能坐起后 再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和耐力训练 躯干平衡训练 从患侧坐起健足推动患足 将小腿移至床缘外 健手在患侧肩附近撑床坐起 6 桥式运动 仰卧位 双腿屈曲 双脚支撑床面 抬臀离床 保持两侧臀部同高 放下后再抬 反复进行 为病人行走做准备 帮助者可以进行相应的帮助 见图 7 坐

7、位训练 用一张可以搁放患侧手臂的直靠背椅坐于床边 头居中 双侧臀部同等负重 肩 膝 踝屈曲成直角 双脚平放地面或轮椅的脚踏上 肩膀和手臂用枕头或桌子支撑 放在他能看见的地方 手指伸直分开 坐位不稳时可用绑带固定腰部 防止前滑 鼓励病人独自坐着 躯干直立 用靠垫支持 髋关节屈曲90度 上肢托起 可放在移动桌上 8 站立训练 病人双脚平放地面 健手放在膝盖上或床上 撑起站立 操作者在患侧扶助 见图 要求头部前移越过膝盖站立后 重量平分于双脚上 躯干挺直 头向前看 双肩平齐 操作者于患侧保护 见图 也可教病人两手相握 前臂向前伸直 身体前倾 健侧脚跟后移 臀部上倾 向上向前站起 操作者站于患者前方

8、一手保护 一手帮助病人双手向前移 9 行走训练 一般在患者达到自动态站位平衡后 患腿持重达体重的一半以上 并可向前迈步时 才开始步行训练 先双腿交替前后迈步和重心的转移 平行杠内训练或扶持下步行练习 站立 转身 迈步上下楼梯 原则为健腿上 患腿下走直线 绕圈 跨越障碍 上下斜坡 10 穿脱衣裤训练 后遗症期的康复训练 经积极训练后 一般在发病3 6月后进入后遗症期 此期患者的运动耐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仍可进一步提高 常参照原先的训练进行维持训练 即使不能恢复步行者 至少应每日练习翻身和坐位 甚至被动坐位 可明显减少褥疮 肺炎等合并症 减少护理工作量 对不能适应生活环境的患者 可进行必要的环境改造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