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基本检查法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2918888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基本检查法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10、基本检查法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10、基本检查法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10、基本检查法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10、基本检查法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基本检查法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基本检查法精编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格检查 1 教学目标 1 熟悉问诊内容和方法与技巧 了解问诊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2 熟悉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3 了解注意事项 体格检查 医务人员运用自己的感官 眼 耳 鼻 手等 或借助简单的诊断工具 如听诊器 叩诊锤等 来客观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嗅诊 体格检查的顺序 一般检查头颈胸腹生殖器肛门脊柱四肢神经反射 4 体格检查注意事项 介绍行为举止恰当环境合适注意病人的隐私权体检时病人的体位体检的顺序 5 第一章基本检查方法 视诊inspection触诊palpation叩诊percussion听诊auscultation嗅诊o

2、lfactoryexamination 6 检查的工具 如体温表 血压计 叩诊锤 听诊器 检眼镜耳镜 鼻镜 喉镜 第一章基本检查方法 视诊 全身视诊 也称一般视诊 是对患者全身一般状态的观察 性别 年龄 发育 营养 体型 意识 面容 表情 体位 姿势和步态等 局部视诊 对患者身体的某一局部进行细致和深入的观察 如 皮肤出血点 巩膜黃染 颈动脉搏动 颈静脉怒张 呼吸运动 胃肠蠕动波 关节畸形等 视诊 9 视诊 1 充分暴露所视部位被检者的右侧 充分暴露被检部位按规定的顺序进行 整体 局部上 下左 右2 光照良好一般在间接日光下进行 亦可借助于灯光 黄疸和某些皮疹 在自然光线下进行 观察搏动 肿物

3、和某些器官的轮廓 侧面光3 角度合适4 边视诊边思考 第一章基本检查方法 触诊 触诊 手的感觉以指腹和掌指关节掌面的皮肤较为敏感 因此触诊多用着两个部位 根据检查目的的不同触诊分为 1 浅部触诊法2 深部触诊法 1 深部滑行触诊 2 双手触诊 3 深压触诊 4 冲击触诊 以右手的平展部分或指腹 而不用指尖施行 手指必须并拢 应避免用指尖猛戳皮肤 检查语音震颤 适用于胸部 腹部 皮肤 关节 软组织的浅在病变和阴囊 精索 浅部动脉 静脉 神经的检查 深部滑行触诊法 医师用右手并拢的二 三 四指平放在腹壁上 以手指末端逐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 在被触及的包块上作上下左右滑动触摸 主要用于腹腔内病变和

4、脏器的检查 一 深部滑行触诊 瞩病人张口平静呼吸 或与病人谈话以转移其注意力 尽量使腹肌松弛 医师以并拢的二 三 四指末端逐渐压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 并连同该处的腹壁皮肤一起 在被触及的脏器或包块上 作上下左右的滑动触摸 主要适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二 双手触诊手法 右手置于被检查部位 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肿块的背部 左手将被检查脏器或肿块推向右手 此时右手趁脏器或肿块被固定且更接近于体表的机会认真触摸 双手对应触诊法主要适用于肝 脾 肾 子宫 腹腔肿块的检查 16 第一章基本检查方法 三 深压触诊法 以拇指或两三个手指在腹壁上逐渐用力按压 深入触摸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 以明确压痛的局

5、限部位 即压痛点 如阑尾压痛点 胆囊压痛点 输尿管压痛点等 检查反跳痛时 可在探压的基础上迅速将手松开 并询问病人是否感觉疼痛加重或察看面部是否出现痛苦表情 4 冲击触诊法 浮沉触诊法 以三四个并拢的手指 取70 90 的角度 放在腹壁相应部位 作数次急速而有力的冲击动作 当腹腔有积液时 手指末端可触及欲检查的实体 如肝 脾 肿瘤等 因急速冲击可使腹腔内积液在冲击处暂时移去 并使肝 脾等脏器或腹腔肿块随之浮起 故指端易于触及 冲击触诊会使病人感到不适 操作时应避免用力过猛 冲击触诊法只适用于腹腔内大量积液 腹内脏器或肿块触诊困难者 图3 1 1 触诊注意事项 1 讲清检查目的和需配合的动作 手

6、法要温暖轻柔 2 检查者一般应站在病人的右侧 3 病人的体位 仰卧位 站立位 侧卧位 肘膝位等 4 由浅入深 由轻而重 由健康至病变区域并对比 避免突然和过重的刺激 5 检查下腹部时 嘱患者先排尿 6 利用谈话转移病人注意力 以缓解病人紧张 7 手脑并用 边触摸边思索 20 第一章基本检查方法 21 叩诊 直接叩诊间接叩诊 第一章基本检查方法 间接叩诊法 直接叩诊法 直接叩诊 医师右手中间三手指并拢 用其掌面直接拍击被检查部位 借助于拍击的反响和指下的震动感来判断病变情况的方法称为直接叩诊法 适用于胸部和腹部范围较广泛的病变 如胸膜粘连或增厚 大量胸水或腹水及气胸等 间接叩诊 叩诊多适用于确定

7、脏器 如肺 心 肝 脾等 的边界 浆膜腔 腹腔 胸腔等 内有无液体及液体量 病变的大小和性质等的诊断 26 叩击左手中指左手中指紧贴皮肤速起速落 第一章基本检查方法 叩诊音 1 1 清音 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2 浊音 是一种音调较高 音响较弱 震动时间持续较短的非乐性叩诊音 3 鼓音 如同击鼓声 是一种和谐的乐音4 实音 是一种音调较浊音更高 音响更弱5 过清音 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 叩诊注意事项 1 环境应安静 以免影响叩诊音的判断 2 根据叩诊部位不同 病人应采取适当体位 如叩诊胸部时可取坐位或卧位 叩诊腹部时常取仰卧位 确定有无少量腹水时 可嘱病人取肘膝位 3 叩诊时应注意对称部位的比较与鉴

8、别 4 叩诊时不仅要注意叩诊音响的变化 还要注意不同病灶的震动感差异 两者应相互配合 5 叩诊操作应规范 用力要均匀适当 一般叩诊可达到的深度约5 7cm 叩诊力量应视不同的检查部位 病变组织性质范围大小或位置深浅等情况而定 听诊 听诊 医师直接用耳或借助听诊器 在被检查者体表听取体内脏器运动时所产生的声响 并根据声响大小 强弱 性质 变化和传导性能等来推测脏器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 广义的听诊包括听取患者的说话声 呼吸声 咳嗽 呃逆 嗳气肠鸣 呻吟 啼哭 呼叫 关节活动音 骨擦音以及患者发出的任何声音 听诊的方法 1 直接听诊法 医生将耳廓直接贴附在被检查的体表进行听诊 只有在特殊或紧急情况下才

9、采用 该法是听诊器未发明以前的古老听诊法 听诊器 间接听诊的必备器械 种类 硬质 软质 产科及电子听诊器等基本结构 耳件 连接部 软管 及体件 2 间接听诊即用听诊器进行听诊的检查方法 对器官运动的声音起到放大作用 任何体位都可使用 适用范围 心 肺 腹部 血管 皮下捻发 肌束收缩音 骨折面摩擦音等 听诊注意事项 1 听诊环境要安静 避免干扰 要温暖 避风以免病人由于肌束颤动而出现的附加音 2 切忌隔着衣服听诊 听诊器体件直接接触皮肤以获取确切的听诊结果 3 应根据病情和听诊的需要 嘱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 4 耳件方向 向前 向下 向内5 胸件选择和放置 模型胸件紧贴被检部位皮肤 对高频声音敏感

10、 钟型胸件轻置于被检部位皮 对低频声音敏感5 听诊时注意力要集中 听肺部时要摒除心音的干扰 听心音时要摒除呼吸音的干扰 必要时嘱病人呼吸配合听诊 6 双侧对比 嗅诊 医师以嗅觉来判断发自病人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一种诊断方法 异常气味的来源 机体的分泌物 渗出物 呕吐物 排泄物 脓液 血液 呼出的气体等 常见异常气味和临床意义 1 汗液味正常人汗液无强烈刺激性气味 酸性汗味见于风湿热或长期服用水杨酸 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物的病人 狐臭味见于臭汗症 脚臭味见于多汗者或脚癣合并感染 3 脓液味恶臭味见于气性坏疽等 4 呕吐物味粪臭味见于肠梗阻 烂苹果味并混有脓液见于胃坏疽 酒味见于饮酒和醉酒等

11、 浓烈的酸味见于胃幽门梗阻或狭窄等 5 粪便味腐败性臭味见于消化不良或胰腺疾病等 腥臭味见于细菌性痢疾 肝臭味见于阿米巴痢疾 2 痰液味正常痰液无特殊气味 血腥味见于大量咯血的病人 恶臭味见于肺脓肿 支气管扩张等 6 尿液味新鲜尿液有浓烈氨味见于膀胱炎 7 呼吸味浓烈的酒味见于饮酒后 醉酒等 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刺激性蒜味见于有机磷中毒 氨味见于尿毒症 8 口腔气味口臭见于口鼻部病变 肺脓肿 肺坏疽 支气管扩张 消化不良 胃炎 肝病 吸烟等 苦杏仁口臭见于苦杏仁 桃仁 氰化物等含氰苷及氰酸的食物 药物中毒等 血腥味口臭见于体内大出血 维生索C缺乏等 复习思考题 深部触诊法包括哪几种 各有何意义 叩诊音类型及临床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