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2915861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期中物理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 以下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 分子很小,其直径的数量级一般为10-10mC. -2时水已经结为冰,部分水分子已经停止了热运动D. 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2.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小颗粒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扫地时扬起的尘埃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布朗运动D. 颗粒越大,与颗粒撞击的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不明显3. 关于温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

2、度的物理量B.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量度C. 1就是1KD. 摄氏温度改变1,相应热力学温度也改变1K,两者是等效的4.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则内能越大B. 0的水比0的冰的内能大C. 水分子的内能比冰分子的内能大D. 100g0的冰比100g0的水内能小5. 右图为氧气分子在0和100的速率分布图,图中纵轴为速率为v的分子个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同一速率区间内,温度低的分子所占比例一定比温度高的分子所占比例大B. 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C. 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的最大值向右偏移D. 随着温度的升高,速率小的分

3、子所占的比例增高6. 关于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相互排斥产生的B. 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频繁的撞击器壁产生的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D. 当某一容器自由下落时,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将变为零7.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在于看其是否具有()A. 规则的外形B. 各向异性C. 一定的熔点D. 一定的硬度8. 关于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品体微观结构及其解释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 图中,晶体中沿不同的方向上微粒排列的情况不同,故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B. 图为金刚石中碳原子形成一种紧密结构,相互之间作用力很强所以金刚石十

4、分坚硬,可制造玻璃刀和钻头C. 图为食盐晶体的点阵结构,晶体的许多特性都与点阵结构有关D. 图为液晶分子的排列示意图,液晶分子的排列会因温度、压强、摩擦等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而发生变化,由此引起液晶光学性质的改变9. 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跟液面垂直B. 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C. 由于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故液体表面的分子间不存在斥力D. 有些小昆虫能在水面自由行走,这是由于有表面张力的缘故10. 实验室内,某同学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和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用滴管将水缓慢滴注在

5、活塞上最终水层的高度为h,如图所示,则下图中能反映密闭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是()A. B. C. D. 11. 一定量的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了8104J的功,气体的内能减少了1.2105J,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W=8104J,U=1.2105J,Q=4104JB. W=8104J,U=-1.2105J,Q=-2105JC. W=-8104J,U=1.2105J,Q=2104JD. W=-8104J,U=-1.2105J,Q=-4104J12. 如图所示为水的饱和汽压图象,由图可知()A. 饱和汽压与温度无关B. 未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小于饱和汽的压强C. 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6、D. 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3.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有机玻璃筒底放置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筒内气体被压缩后可点燃硝化棉在筒内封闭的气体被活塞压缩的过程中()A. 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B. 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C. 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不变D. 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不变14. 在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r0(平衡位置)变为10r0的过程中,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F和分子间的势能E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F不断减小,Ep不断减小B. F先增大后减小,Ep不断增大C. F不断增大,Ep先减小后增大D. F、Ep都是先减小后增大15. 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正

7、确的是()A. 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由于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所以不需要节约能源B. 能量耗散说明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其总量会不断减少C. 能量耗散现象说明,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可利用的品质降低了D. 人类在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创造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16. 如图所示,把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测力计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用手缓慢竖直向上拉测力计,则玻璃板在拉离水面的过程中()A. 测力计示数始终等于玻璃板的重力B. 测力计示数会出现大于玻璃板重力的情况C. 因为玻璃板上表面受到大气压力,所以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D. 因为拉起时还需要克服水分子对玻

8、璃板分子的吸引力,所以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17. 下列数据中可以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一组数据是()A. 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B. 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C. 水分子的直径和水的摩尔体积D. 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18. 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a、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A. 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B. 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C. 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D. 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19. 如图所示,在一个带活塞的容器底部有一定量的水,现保持温度不变,缓慢上提活塞,平衡后底部仍有部分水,则()A. 液

9、面上方的水蒸气一直处于饱和状态B. 液面上方水蒸气的质量增加密度减小C. 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减小,压强减小D. 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和压强都不变20. 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B. 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C. 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D. 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0分)21. 在”“用单分子油膜佔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取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

10、它的体积;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上述四步操作中,不可能实现的一步是:_,可改为_;不完善的一步是:_,应改为_。(2)本实验中,估测分子大小的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_模型,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可视为_油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为油分子的_。(3)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0.10%,一滴溶液的体积为4.810-3mL,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40cm2,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m。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7.0分)22. 在标准状况下,空气的摩尔质量是M=2.910-2k

11、g/mol,则空气中气体分子的平均质量是多少?成年人做一次深呼吸约吸入4.5cm3的空气,则做一次深呼吸吸入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所吸入的分子个数大约是多少?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标准状态下空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值)2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状态B、C、D后又回到状态A,其状态变化过程中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图线的AD段是双曲线的一部分,且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0K。(1)求气体在状态D时的温度。(2)求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3)求在循环过程中气体的最高温度。24. 如图所示,为一汽缸内封闭的一定质量的气体的p

12、-V图线,当该系统从状态a沿过程acb到达状态b时,有335J的热量传入系统,系统对外界做功126J求:(1)若沿adb过程,系统对外做功42J,则有多少热量传入系统?(2)若系统由状态b沿曲线过程返回状态a时,外界对系统做功84J,问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热量传递是多少?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A正确;B、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它无法直接被人类的肉眼观察到,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可以观察,因为它直径数量级一般为10-10m。故B正确;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即使水结为冰,水分子不会停止热运动。故C不正确;D、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

13、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加,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物质是大量由分子组成的,它无法直接被人类的肉眼观察到,它直径数量级一般为10-10m;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易错点:结了冰并不意味着分子停止运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2.【答案】D【解析】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B、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固体小颗粒分子的运动,而是小颗粒的运动。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故B错误;C、布朗运动是指悬

14、浮在液体中的颗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而扫地时扬起的尘埃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尘埃随空气的流动,不是布朗运动。故C错误;D、颗粒越大,分子撞击的平衡性越好,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故D正确;故选:D。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固体小颗粒分子的运动,而是小颗粒的运动;扫地时扬起的尘埃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尘埃随空气的流动,不是布朗运动;颗粒越大,分子撞击的平衡性越好,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本题考查了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小微粒受到的分子的撞击的不平衡产生的。这种题型属于基础题,只要善于积累,难度不大。3.【答案】C【解析】解:A、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由分子平均动能的决定。故A正确;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量度,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故B正确;C、两种温标的0点不同,故不能说1就是1K故C错误;D、由T=t+273.15K知,T=t,即热力学温标温度的变化总等于摄氏温标温度的变化。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由T=t+273.15K知,T=t,即热力学温标温度的变化总等于摄氏温标温度的变化。本题考查了温度和温标。重点:要熟记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表达式:T=t+273.15K,且T=t。4.【答案】D【解析】解:A、物体运动速度影响的是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无关。故A错误;B、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