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期末测试卷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907900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期末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期末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期末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期末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期末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期末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期末测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一)(二)(三)(四)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狡黠(xi)玷污(din) 亵渎(xi)戛然而止(g)B贮蓄(ch) 行辈(hng) 栈桥(zhn) 锲而不舍(qi)C干涸(h) 粗犷(gung) 愧怍(zu) 风雪载途(zi)D狼藉(j) 荣膺(yng) 炽痛(zh) 怡然自得(y)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

2、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3(2015,广东)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热捧,其原因是因为剧中反映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接地气。(删去“其原因”或“因为”)B“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把“描绘”改成“勾画”)C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

3、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删去“使”)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平静了,草地变成了明镜似的湖,昔日的湖底变成了奇形怪状的石山。一切都改变了:烧焦的石头取代了绿色的森林,黑色的岩浆覆盖了娇艳的野花。于是一切都平静下来。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它把岩石熔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ABC D5填空。(7分)(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4、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4)孟子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概括“骨气”的含义,这些话也是对鱼我所欲也中“舍身而取义者也”的具体阐释。6名著阅读。(4分)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四个小国的经历。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出与之对应的国家名称。(1)它们有理性,公正而诚实,友谊和仁慈是其美德。(马国)(2)我看到了它的头和一只爪子,估计这只猫有三头公牛那么大。(大人国)(3)他们的头不是向右偏,就是向左歪。他们有一只眼睛凹在里面,另一只眼睛直冲着天顶。外衣上装饰

5、着太阳、月亮、星球的图形。(飞岛国)(4)在这里,万物的长、宽、高仅有正常尺度的1/12,人的身高不过15厘米。(小人国)7(2015,益阳)综合性学习。(8分)“各地中小学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以扶持特色带动普及。对基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中小学重点扶持,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基础上,2020年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其中开展女子足球的学校占一定比例”摘自2015年3月16日公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1)概括上面这段文字的内容。(2分)推进校园足球普及(2)益阳市某中学将举行以“足球梦,梦起航”为主题的校园足球文化节,请你为校园足球文化节

6、设计三项活动。(3分)举办校园足球赛;举办以足球文化为主题的晚会(演讲会、朗诵会);组织足球梦绘画大赛;(3)小明是班级足球队的一员。在为期一个月的校园足球文化节里,小明参加了不下10场比赛,慢慢地,妈妈不支持小明踢足球了,说每天弄得脏兮兮的,像个野孩子,还影响了学习。假如你是小明,怎么说服妈妈支持你继续踢足球?(3分)示例:妈妈,踢球能锻炼身体,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我的成长;再说,身体好了,更能搞好学习。请您同意我继续踢足球吧。二、阅读理解(43分)(一)雁门太守行(5分)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

7、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这首诗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报国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尽忠报国)的决心。9“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3分)示例: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二)(2015,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10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

8、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

9、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注】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拔:攻下。逼阳:姓,古夷族一支。遽:迅速。备:准备。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专:独占。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保佑。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过失。D望其旗靡,故逐之 靡:倒下。11把语段【甲】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齐国是)大国,

10、很难预测(它的实情),(我)怕(他们)设有埋伏。12语段【甲】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2分)语段【甲】主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制胜之道的议论,表现了曹刿的“远谋”。而对长勺之战中双方的对峙交锋描述不多。13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甲】【乙】的内容分条概括。(4分)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当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三)老汪栗子(2015,鄂州)(16分)明前茶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

11、,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

12、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

13、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

14、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选自扬子晚报2015年1月24日)14请通读全文,然后参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

15、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3分)晚开店挑坏栗炒香栗收野栗助学子15文章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动作描写。用“抖”“挑”“搁”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老汪挑坏栗子的过程,表现了他娴熟的技艺和纯朴的品质。16文章第段中画横线处关于打野栗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突出打栗人劳动的辛苦,为表现老汪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作铺垫。17文章结尾说“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此句中的“悄悄”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悄悄”一词写出老汪乐于助人不留名,表现老汪的善良和爱心。18文中的老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3分)老汪是一个技艺娴熟、纯朴善良和富于爱心的人。19如果你是文中被老汪资助的大学生,在拿起被压在簸箕底下的钱的一刹那,你会怎么想?(3分)示例:汪爷爷,您真是一个好心人,谢谢您!我一定会认真读书,学好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