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复习——常用解题方法【等积变换法】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2904565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复习——常用解题方法【等积变换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复习——常用解题方法【等积变换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复习——常用解题方法【等积变换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复习——常用解题方法【等积变换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复习——常用解题方法【等积变换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复习——常用解题方法【等积变换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复习——常用解题方法【等积变换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复习常用解题方法【等积变换法】知识点梳理:等面积法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数学解题思想方法。它是利用“同一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分割图形后各部分面积之和等于原图形的面积”、“同底等高或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等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在解题中,灵活运用等面积法解答相关问题,可以使解题思路清晰,解题过程简捷。下面举例说明等积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例1】ABC中,AB=10,CB=8,AC=6,则其内切圆半径为( )A. 6B. 4.8C. 2D. 1【答案】C【解】:ABC中,AB=10,CB=8,AC=6,满足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设

2、内切圆的半径为r,则12(6+8+10)r=1268,解得r=2;ABC内切圆半径为2【解题反思】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的计算问题,是基础题根据勾股定理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利用等积法求出内切圆的半径r【例2】如图AE是BAC的平分线,BD是中线,AE、BD相交于点E,EFAB于F,若AB=14,AC=12,SBDC=20,则EF的长为_【答案】2【解】:过点E作EGAC,AE是BAC的平分线,EFAB于F,EF=EG,设EF=EG=x,BD是中线,SBDC=20,AD=12AC=6,ABD的面积=20,即ABE的面积+ADE的面积=20,12ABEF+12ADEG=20,121

3、4x+126x=20,解得x=2,EF=2故答案为:2 【解题反思】先过点E作EGAC,设EF=EG=x,根据ABD的面积=20,得出ABE的面积+ADE的面积=20,即1214x+126x=20,求得x的值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以及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ABD的面积=20,列出方程求解解题时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例3】如图,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交于点A(m,2),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B(2,1)与x轴的交点为C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C的面积;(3)求点O到直线AC的距离【解】:(1)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与一

4、次函数y=kx+b的图象交于点A(m,2),2m=2,m=1把(1,2)和(2,1)代入y=kx+b,得k+b=22k+b=1,解得k=1b=1,则一次函数解析式是y=x+1;(2)令y=0,则x+1=0,x=1所以点C的坐标为(1,0),则AOC的面积=1212=1;(3)过点O作ODAC与点D,AC=1+12+22=22,SAOC=12ACOD=1222OD=1,OD=22【解题反思】此题综合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求法,关键是根据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得m的值(1)首先根据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得m的值,再进一步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1)中的解

5、析式,令y=0求得点C的坐标,从而求得三角形的面积;(3)把AC当作底边,点O到直线AC的距离就是AC边上的高,由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解 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 如图,RtABC中,C=90,AC=3,BC=4,以点C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要使圆与线段AB有两个公共点,则r的值不可能是( ) A. 135B. 145C. 3D. 1652. 如图,ABC中,AB=4,BC=6,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AFBC于点F,若DE=2,则AF的长为( )A. 3B. 103C. 72D. 1543. 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DB=6,DHAB于H,则DH等于()A. 245

6、B. 125C. 5D. 44. 如图,ABC的面积为1cm2,AP垂直B的平分线BP于P,则PBC的面积为() A. 0.4cm2B. 0.5cm2C. 0.6cm2D. 0.7cm25. 如图,E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且BE=BC,P为CE上任意一点,PQBC于点Q,PRBD于点R,则PQ+PR的值是() A. 22B. 2C. 23D. 83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点坐标为(8,0),点P从点O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y轴正半轴方向运动,同时,点Q从点A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x轴负半轴方向运动,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0tOB.其中正确的

7、说法个数有()A. 4B. 3C. 2D. 17. 如图,在ABC中,C=90,AC=6,BC=8,点P为斜边AB上一动点,过点P作PEAC于点E,PFBC于点F,连结EF,若点M是线段EF的中点,则PM的最小值为()A. 1.2B. 2.4C. 2.5D. 4.8二、填空题8. 如图,圆的半径为2,C1是函数y=x2的图象,C2是函数y=x2的图象,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9. 如图,ACBC,CDA与CDB相等且互补,则点C到AB的距离是线段_的长若AB=5cm,BC=4cm,AC=3cm,则CD=_10. RtABC中,A=90,AD是斜边上的高若AB=3,AC=4,BC=5,则AD=_11

8、. 如图,RtABC中,C=90,AC=4,BC=3,点P为AB上的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过点P分别作PEAC于点E,PFBC于点F,连结EF,则线段EF的最小值为_12. 如图,等边ABC中,P为三角形内一点,过P作PDBC,PEAB,PFAC,连结AP、BP、CP,如果SAPF+SBPE+SPCD=932,那么ABC的内切圆半径为_三、解答题13. 如图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1)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方法一:_ 方法二:_(2)观察图2请你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m+n)2,(mn)2,mn

9、之间的等量关系(3)根据(2)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 已知:ab=5,ab=6,求(a+b)2的值; 已知:a0,a2a=1,求a+2a的值14. 如图,所有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A、B、C都在格点上(1)过点B画直线AC的垂线,垂足为G;(2)比较BC与BG的大小:BC_BG,理由是_;(3)已知AC=5,求BG的长15. 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BC,l是过点C的任意一条直线,过点A作ADl于点D,过点B作BEl于点E (1)求证:ADCCEB;(2)如图(2),延长BE至F,连接CF,以CF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FCG,FCG=90,连接AG交l于H,求

10、证:BF=2CH;(3)在(2)的条件下,若AD=12,BF=15,BC=13,请直接写出点G到直线AC的距离16. 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BD的中点,CEAB于点E,BD交CE于点F (1)求证:CF=BF;(2)若CD=6,AC=8,求O的半径及CE的长17. 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过三角形外心的一条直线与两边相交,两交点之间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图形,若有一个图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则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似线” 【轻松作图】(1)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BC,D为斜边AB的中点,请过点D画出ABC的所有“外似线”【尝试证明】(

11、2)如图2,已知一次函数y=x+1与反比例函数y=kx交于A、B两点,C是点B关于y轴的对称点,连接BC、AC,若点A坐标为(1,2),连接CO并延长交AB于点D,试说明CD是ABC的“外似线”【拓展运用】(3)如图3,已知O为ABC的外接圆,点A是CAB的中点,若半径R=5,BC=8,求ABC的“外似线”的长答案和解析1. D 解:作CDAB于D,如图所示:C=90,AC=3,BC=4,AB=32+42=5,ABC的面积=12ABCD=12ACBC,CD=ACBCAB=125,即圆心C到AB的距离d=125,ACBC,以C为圆心,r=4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若C与斜边AB有

12、两个公共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125r3 2. B 解:如图,过点D作DGBC交BC于点G,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E=DG,又SABC=SABD+SBDC,AFBC,12BCAF=12ABDE+12BCDG,即126AF=1242+1262,AF=103 3. A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O=OC,BO=OD,ACBD,AC=8,DB=6,AO=4,OB=3,AOB=90,由勾股定理得:AB=32+42=5,S菱形ABCD=12ACBD=ABDH,1286=5DH,DH=245, 4. B 解:延长AP交BC于E,如下图,AP垂直B的平分线BP于P,ABP=EBP,APB=BP

13、E=90,在APB和EPB中,APB=EPBBP=BPABP=EBP, APBEPB(ASA),SAPB=SEPB,AP=PE,APC和CPE等底同高,SAPC=SPCE,SPBC=SPBE+SPCE=12SABC=0.5cm2 5. A 解:如图,连接BP,设点C到BE的距离为h,则SBCE=SBCP+SBEP,即12BEh=12BCPQ+12BEPR,BE=BC,h=PQ+PR,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h=4212=22 6. B 解:点P从点O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y轴正半轴方向运动,同时,点Q从点A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x轴负半轴方向运动,AQ=OP,OP+OQ=AQ+O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