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全文.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899229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PDF 页数:73 大小:78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全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2020年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全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2020年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全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2020年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全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2020年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全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全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全文.pdf(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则通则 第一章第一章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 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 正确调整民事 关系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宪法和我国实 际情况 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 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 法人之 间 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三条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条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 公平 等价有偿 诚实信用的 原则 第五条 公民 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和 个人不得侵犯 第六条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 法律没有规定的 应当遵守国 家政策 第七条 民事活

2、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 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破坏国家经济计划 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根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 将第七条修改为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 不得损害社会公共 利益 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第八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 适用中华人民共 和国法律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法关于公民的规定 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 人 无国籍人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章第二章 公民 自然人公民 自然人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九条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依法 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义务 第十条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相关规

3、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 若干问题的意 见 试行 1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自出生时开始 出生的时间以户籍证明 学 海 无 涯 为准 没有户籍证明的 以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为准 没有医院证明 的 参照其他有关证明认定 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 力 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 活来源的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可以 进行与他的年龄 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 代理人代理 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

4、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由他的法定代理人 代理民事活动 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可以 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 定代理人代理 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 他的法定代理人 相关规定 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经法定代理人追 认后 该合同有效 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 智力 精神健 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 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

5、一个月内予以追认 法定代理人未 作表示的 视为拒绝追认 合同被追认之前 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 利 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若干 问题的意见 试行 2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 收入 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 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 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进行的民事活动是否与其年龄 智力 状况相适应 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 本人的智力能否 学 海 无 涯 理解其行为 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 以及行为标的数额等方面认定 4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进行的民事

6、活动 是否与 其精神健康状态相适应 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 本人 的精神状态能否理解其行为 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 以及行为标的 数额等方面认定 5 精神病人 包括痴呆症人 如果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 力 不知其行为后果的 可以认定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 对于比 较复杂的事物或者比较重大的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并 且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 可以认定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 6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 赠与 报酬 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 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7 当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病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司法精神病学鉴 定或者参照医

7、院的诊断 鉴定确认 在不具备诊断 鉴定条件的情况 下 也可以参照群众公认的当事人的精神状态认定 但应以利害关系 人没有异议为限 8 在诉讼中 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提出一方当事人患有精神病 包括痴呆症 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认定的 应当按照民事诉讼 法 试行 规定的特别程序 先作出当事人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判决 确认精神病人 包括痴呆症人 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应当 比照民事诉讼法 试行 规定的特别程序进行审理 161 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不满十八周岁 在诉讼时已满十八 周岁 并有经济能力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没有经济能力的 应当由原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致人损害时年满十八周岁的 应当由本

8、人承担民事责任 没有经济收入的 由扶养人垫付 垫付有困难的 也可以判决或者调 解延期给付 第十五条 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 经常居住地 与住所不一致的 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 相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若干 问题的意见 试行 9 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为经常居住 学 海 无 涯 地 但住医院治病的除外 公民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之前 无经常居住地 的 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 第二节 监 护 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 由下列人员中有 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 祖

9、父母 外祖父母 二 兄 姐 三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 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 经未成年 人的父 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 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 由未成年人的父 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 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对指定不 服提起诉讼的 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 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 由未成年人的父 母的所 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 担任监护人 第十七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 配偶 二 父母 三 成年子女 四 其他近亲属 五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 朋友愿意承

10、担监护责任 经精神病 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 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 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 由 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 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 的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相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若干 学 海 无 涯 问题的意见 试行 11 认定监护人的监护能力 应当根据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经济条件 以及与被监护人在生活上的联系状况等因素确定 12 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 包括配偶 父母 子女 兄弟姐 妹 祖父母

11、外祖父母 孙子女 外孙子女 13 为患有精神病的未成年人设定监护人 适用民法通则第十六 条的规定 14 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时 可以将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二款中 的 一 二 三 项或者第十七条第一款中的 一 二 三 四 五 项规定视为指定监护人的顺序 前一顺序有监护资格的 人无监护能力或者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被监 护人有利的原则 从后一顺序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择优确定 被监护人 有识别能力的 应视情况征求被监护人的意见 监护人可以是一人 也可以是同一顺序中的数人 15 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协议确定监护人的 应当由协议确定的 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 16 对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

12、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三 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 由有关组织予以指定 未经指定而向 人民法院起诉的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17 有关组织依照民法通则规定指定监护人 以书面或者口头通 知了被指定人的 应当认定指定成立 被指定人不服的 应当在接到 通知的次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逾期起诉的 按变更监护关 系处理 18 监护人被指定后 不得自行变更 擅自变更的 由原被指定 的监护人和变更后的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 19 被指定人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本意见 第十四条的规定 作出维持或者撤销指定监护人的判决 如果判决是 撤销原指定的 可以同时另行指定监护人 此类案件 比照民事诉讼

13、法 试行 规定的特别程序进行审理 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前的监护责任 一般应当按照指定监护人的 顺序 由有监护资格的人承担 20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 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 学 海 无 涯 人民法院起诉 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 按照普通程序审理 要 求变更监护关系的 按照特别程序审理 既要求承担民事责任 又要 求变更监护关系的 分别审理 21 夫妻离婚后 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该子女 的监护权 但是 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 对该子女有犯罪行为 虐待行为或者对该子女明显不利的 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除外 22 监护

14、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 因被监护 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 应当由监护人承担 但另有约定 的除外 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 负连带责任 23 夫妻一方死亡后 另一方将子女送给他人收养 如收养对于 女的健康成长并无不利 又办了合法收养手续的 认定收养关系成立 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不得以收养未经其同意而主张收养关系无效 第十八条 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 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 财 产及其他合法权益 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 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 产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 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 应当承 担责任 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 应当赔偿损失

15、人民法院可以 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 撤销监护人的资格 相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若干 问题的意见 试行 10 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 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照顾被 监护人的生活 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 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 活动 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 者与人发生争议时 代理其进行诉讼 20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 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 人民法院起诉 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 按照普通程序审理 要 求变更监护关系的 按照特别程序审理 既要求承担民事责

16、任 又要 求变更监护关系的 分别审理 22 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 因被监护 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 应当由监护人承担 但另有约定 学 海 无 涯 的除外 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 负连带责任 158 夫妻离婚后 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权益的 同该子女共同 生活的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的 可以责令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担民事责任 159 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 有明确的监护人时 由监护人 承担民事责任 监护人不明确的 由顺序在前的有监护能力的人承担 民事责任 160 在幼儿园 学校生活 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 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 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 单位有过错 的 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 161 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不满十八周岁 在诉讼时已满十八 周岁 并有经济能力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没有经济能力的 应当由原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致人损害时年满十八周岁的 应当由本人承担民事责任 没有经济收入的 由扶养人垫付 垫付有困难的 也可以判决或者调 解延期给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