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结构_第4章.ppt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871572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系统结构_第4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计算机系统结构_第4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计算机系统结构_第4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计算机系统结构_第4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计算机系统结构_第4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系统结构_第4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系统结构_第4章.ppt(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输入输出系统 4 1输入输出原理4 2中断系统4 3通道处理机4 4输入输出处理机 4 1输入输出原理 通常把处理机与主存储器之外的部分统称为输入输出系统 包括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输出接口和输入输出软件等 实际上 运算器 控制器 主存储器和总线等也要通过输入输出系统来管理 4 1 1输入输出系统的特点4 1 2输入输出系统的组织方式4 1 3基本输入输出方式 4 1 1输入输出系统的特点 输入输出系统是处理机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的通道 输入输出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具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部分 输入输出系统涉及到机 光 电 磁 声 自动控制等多种学科 输入输出系统最具典型地反映着硬件与软件的相互结合

2、 输入输出系统的复杂性隐藏在系统软件中 用户无需了解输入输出设备的具体细节 处理机的外部世界包括 1 实时性对于一般输入输出设备 如果处理机提供的服务不及时 可能丢失数据 或造成外围设备工作的错误 对于实时性控制计算机系统 如果处理机提供的服务不及时 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甚至造成人身伤害 对于处理机本身的硬件或软件错误 如 电源故障 数据校验错 页面失效 非法指令 地址越界等 处理机必须及时处理 对不同类型的设备 必须具有与设备相配合的多种工作方式 2 与设备无关性独立于具体设备的标准接口 例如 串行接口 并行接口 SCSI 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 接口等 计

3、算机系统的使用者 在需要更换外围设备时 各种不同型号 不同生产厂家的设备都可以直接通过标准接口与计算机系统连接 处理机采用统一的硬件和软件对品种繁多的设备进行管理 某些计算机系统已经实现了即插即用技术 3 异步性输入输出设备通常不使用统一的中央时钟 各个设备按照自己的时钟工作 但又要在某些时刻接受处理机的控制 处理机与外围设备之间 外围设备与外围设备之间能并行工作 针对实时性 采用层次结构的方法 针对与设备无关性 采用分类处理的方法 针对异步性 采用自治控制的方法 4 1 2输入输出系统的组织方式 1 自治控制输入输出系统是独立于CPU之外的自治系统处理机与外围设备之间要有恰当的分工2 层次结

4、构最内层是输入输出处理机 输入输出通道等中间层是标准接口 标准接口通过设备控制器与输入输出设备连接3 分类组织面向字符的设备 如字符终端 打字机等 面向数据块的设备 如磁盘 磁带 光盘等 4 1 3基本输入输出方式 1 程序控制输入输出的方式状态驱动输入输出方式 应答输入输出方式 查询输入输出方式 条件驱动输入输出方式程序控制输入输出方式的4个特点 1 何时对何设备进行输入输出操作受CPU控制 2 CPU要通过指令对设备进行测试才能知道设备的工作状态 空闲 准备就绪 忙碌等 3 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都要经过CPU 4 用于连接低速外围设备 如终端 打印机等 例4 1 一个处理机在一段时间内只能管理

5、一台打印机 处理机执行指令的速度为1GIPS 字长32位 打印机每秒钟100个字符 解 处理机用一条指令就能向打印机传送4个字符 因此 处理机的实际利用率只有4千万分之一 即 100 10 4 0 25 10 9 7 一个处理机管理多台外围设备 处理机采用轮流循环测试方法 分时为各台外围设备服务 优点 灵活性很好 可以很容易地改变各台外围设备的优先级 缺点 不能实现处理机与外围设备之间并行工作 2 中断输入输出方式定义 当出现来自系统外部 机器内部 甚至处理机本身的任何例外的 或者虽然是事先安排的 但出现在现行程序的什么地方是事先不知道的事件时 CPU暂停执行现行程序 转去处理这些事件 等处理

6、完成后再返回来继续执行原先的程序 特点 1 CPU与外围设备能够并行工作 2 能够处理例外事件 3 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都要经过CPU 4 用于连接低速外围设备 3 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 DMA DirectMemoryAccess 主要用来连接高速外围设备 如磁盘存储器 磁带存储器 光盘辅助存储器 行式打印机等 DMA方式具有如下特点 1 外围设备的设备请求直接发往主存储器 数据的传送过程不需要CPU的干预 2 全部用硬件实现 不需要做保存现场和恢复现场等工作 3 DMA控制器复杂 需要设置数据寄存器 设备状态控制寄存器 主存地址寄存器 设备地址寄存器和数据交换个数寄存器及控制逻

7、辑等 4 在DMA方式开始和结束时 需要处理机进行管理 DMA输入设备的工作流程如下 从设备读一个字节到DMA控制器中的数据缓冲寄存器中 若一个字没有装配满 则返回到上面 若校验出错 则发中断申请 若一个字已装配满 则将数据送主存数据寄存器 把主存地址送主存地址寄存器 并将主存地址增值 把DMA控制器内的数据交换个数计数器减1 若交换个数为0 则DMA数据传送过程结束 否则回到上面 DMA输出设备的工作流程如下 把主存地址送入主存地址寄存器 并启动主存储器 同时将主存地址增值 将主存数据寄存器中的数据送DMA控制器的数据寄存器 把数据写到输出介质上 可能要逐个字符输出 把DMA控制器内的数据交

8、换个数计数器中的内容减1 若交换个数为0 则DMA数据传送过程结束 否则回到上面 目前使用的DMA方式实际上有如下三种 1 周期窃取方式 在每一条指令执行结束时 CPU测试有没有DMA服务申请 借用CPU完成DMA工作流程 包括数据和主存地址的传送 交换个数计数器减1 主存地址的增值及一些测试判断等 周期窃取方式的优点是硬件结构简单 比较容易实现 缺点是在数据输入或输出过程中实际上占用了CPU的时间 2 直接存取方式 整个工作流程全部用硬件完成 优点与缺点正好与周期窃取方式相反 3 数据块传送方式 在设备控制器中设置一个比较大的数据缓冲存储器 设备控制器与主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交换以数据块为单位

9、采用数据块传送方式的外围设备有软盘驱动器 行式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 卡片阅读机 绘图仪等 第四章输入输出系统 4 1输入输出原理4 2中断系统4 3通道处理机4 4输入输出处理机 4 2中断系统 4 2 1中断源的组织4 2 2中断系统的软硬件分配4 2 3中断现场的保存和回复4 2 4中断屏蔽 4 2 1中断系统 中断系统需要硬件和软件共同来实现 引起中断的各种事件称为中断源 中断系统的复杂性实际上主要是由中断源的多样性引起的 中断源可以来自系统外部 也可以来自机器内部 甚至处理机本身 中断可以是硬件引起的 也可以是软件引起的 把各种各样的中断源分类 分级组织好 是中断系统的关键之一 1 中断

10、源的种类 1 由外围设备引起的中断 低速外围设备每传送一个字节申请一次中断 高速外围设备的前 后处理 2 由处理机本身产生的中断 如算术溢出 除数为零 数据校验错等 3 由存储器产生的中断 如地址越界 页面失效 访问存储器超时等 4 由控制器产生的中断 如非法指令 堆栈溢出 时间片到 切换到特权态 5 由总线产生的中断 输入输出总线出错 存储总线出错等 6 实时过程控制产生的中断 7 实时钟的定时中断 8 多处理机系统中 从其它处理机发送来的中断 9 程序调试过程中 用户设置的断点产生的中断 10 硬件故障中断 11 电源故障中断 2 中断源的分类组织中断源分类组织的目的 在响应中断后能尽快找

11、到中断入口 根据中断事件的紧迫程度 中断源工作速度 性质进行分类为每一类中断源分配一个硬件的中断入口 在进入这个入口之后 再通过软件找到具体的中断源可屏蔽中断与不可屏蔽中断 或称为一般中断和异常中断 IBM公司的机器 把中断源分为6类 1 重新启动中断 处理机不能禁止这类中断 2 机器检验出错中断 由硬件或软件故障时产生 3 程序性错误引起的中断 4 访问管理程序中断 当用户程序执行访管指令引起的中断 5 外部事件中断 6 输入输出中断 3 中断优先级安排中断优先顺序主要由下列因素来决定 中断源的急迫性 设备的工作速度 数据恢复的难易程度 要求处理机提供的服务量中断优先级与中断服务顺序要求 响

12、应速度快 灵活性好 做法 由硬件排队器决定中断优先级 通过软件设置中断屏蔽码改变中断服务顺序 例如 在IBM370系列机中 把6类中断分为5个中断优先级 从高到低分别是 1 紧急的机器校验错误引起的中断 2 调用管理程序 程序性错误 可以抑制的机器校验错误引起的中断 3 外部事件引起的中断 4 外围设备的中断 5 重新启动引起的中断 例如 DEC公司的机器 其优先级从高到低分别是 1 总线错误引起的中断 2 主存刷新中断 3 指令错误引起的中断 4 程序跟踪中断 5 电源掉电中断 6 在线停机中断 7 在线事件中断 如时钟等 8 外围设备中断 9 用户程序中断 例4 2 某个处理机共有4个中断

13、源 中断优先级从高到低分别是 1级 2级 3级和4级 当处理机在执行主程序时 同时有3级和2级两个中断源向处理机发出中断服务请求 当处理机为2级中断源服务时又有4级中断源发出中断服务请求 当处理机为4级中断服务时又有1级中断源发出中断服务请求 解 处理机响应各中断源的中断请求和执行中断服务程序的过程如下 4 2 2中断系统的软硬件分配 有些功能必须用硬件实现 有的功能必须用软件实现 而大部分功能既可以用硬件实现 也可以用软件实现 恰当分配中断系统的软硬件功能 是中断系统最关键问题 1 主要考虑的两个因素 中断响应时间 中断响应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灵活性 硬件实现速度快 灵活性差 软件实现

14、正好相反 2 中断处理过程 表示一般用硬件实现 表示一般用软件实现 表示可以用硬件实现 也可以用软件实现 现行指令结束 且没有更紧急的服务请求 关CPU中断 保存断点 主要保存PC中的内容 撤销中断源的中断请求 保存硬件现场 主要是PSW及SP等 识别中断源 改变设备的屏蔽状态 进入中断服务程序入口 保存软件现场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使用的通用寄存器等 开CPU中断 可以响应更高级别的中断请求 中断服务 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关CPU中断 恢复软件现场 恢复屏蔽状态 恢复硬件现场 开CPU中断 返回到中断点 3 中断响应时间定义 从中断源向处理机发出中断服务请求开始 到处理机开始执行这个中断源的中断服

15、务程序时为止 这一段称为中断响应时间 影响中断响应时间的因素主要有4个 前2个属于处理机设计 后2个属于中断系统 1 最长指令执行时间有些指令的执行时间很长 甚至无法预测 2 处理其它更紧急的任务所用的时间如处理DMA请求等 3 从第一次关CPU中断到第一次开CPU中断所经历的时间中断系统的软件与硬件功能分配 主要就是要考虑这一段内所有的事情用软件来实现 还是用硬件来实现 4 通过软件找到中断服务程序入口所用时间主要是第1和第3两部分 其中 第1部分是指令系统设计时考虑的问题 在中断系统的设计中 注意考虑第3部分 4 2 3中断现场的保存和恢复 1 程序计数器PC 必须由硬件来完成保存 2 处

16、理机状态字 堆栈指针 基址寄存器 中断屏蔽码等 保存与恢复方法有 主存固定区域 压入系统堆栈 交换处理机状态字 也可以采用软件在中断服务程序中保存和恢复 3 软件现场 指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被破坏的通用寄存器 一般采用软件来保存和恢复现场 指令系统给予适当支持 也有些处理机采用硬件来保存软件现场 如Sparc处理机 4 2 4中断屏蔽 设置中断屏蔽有三个用处 1 在中断优先级由硬件确定了的情况下 改变中断源的中断服务顺序 2 决定设备是否采用中断方式工作 3 在多处理机系统中 把外围设备的服务工作分配到不同的处理机中 中断屏蔽的实现方法主要有两种 方法一 每级中断源设置一个中断屏蔽位 方法二 改变处理机优先级 例4 3 有四个中断源D D D和D 它们的中断优先级从高到低分别是1级 2级 3级和4级 这些中断源的正常中断屏蔽码和改变后的中断屏蔽码见下表 每个中断源一位 共4位屏蔽码 1 2 3 4 解 如果4个中断源都使用正常的中断屏蔽码 处理机的中断服务顺序将严格按照中断源的优先级进行 如果改变中断屏蔽码 当D D D和D这4个中断源同时请求中断服务时 处理机实际为各个中断源服务的先后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