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word版.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864002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整理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整理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整理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整理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word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2、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教学方法 诵读法。反复吟诵,让优美的词句引导学生进入词的意境,细细品味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问答法。在梳理词作时,教师相机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在问答中品析词作内容。 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对词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人言者无二三”。孩子们,当你们在生活

2、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是怎样面对的呢?抽生回答。二,引入新课,检查预习那么咱们的大文豪苏轼又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呢?抽生介绍苏轼。让我们随着苏轼的笔触一起走进浣溪沙去寻找答案。引出课题: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二、解题,扫除字词障碍,教师范读全词:解题“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此调有平仄两体,分上下两阕。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词前小序,点明写作词的缘由。 1,生初读,借助课文读音及注释,争取做到读准字音,节奏及韵律。2,师配乐范读,学生沉思中,悠扬的古曲响起,屏幕上出现苏轼的画像及全词内容。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

3、范读全词。3,全体学生在乐曲声中初读全词:三、整体感知全文: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也可以同桌合作。然后请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教师提醒重点(投影):子规布谷鸟;白发代指老年;黄鸡代指时光流逝。2、 抽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哲理。四,研读赏析上阕,由苏轼的心境引入画面:1、 教师提问:“大家觉得苏轼在游清泉寺时心情是怎样的?”对学生各种不完全的回答,教师随机引导。2、教师引导:“如果我们能体会出这首词所展现出的画面的意境,也许我们就能体会出词人的心情。下面请大家伴随着悠扬的乐曲,走进这幅画面,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一会

4、儿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问题:上片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这些画面渲染出一派怎样的春景?抽生答:描绘了溪边兰草、松间沙路、雨中杜鹃三幅画面。这种手法叫做什么?白描,其中,哪些字用的好?“浸”字好,好在哪,为什么?3、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词中的图景。相机向学生介绍赏析的方法:反复诵读、抓住特征、调动感官、联想想象。4、学生听曲赏画,评点词的意境。学生口头交流所看到的画面,也可用投影展示学生所写的画面。学生老师共同评点,最后点出这首词的意境是“清淡幽静”。 抽生有感情吟诵上阕。齐读。五、由画面意境引出词人心情,联系时代背景,学习下阕:1、 教师提问:“一个人在什么样的心情下,笔下的景

5、物才会如此清淡幽静?”学生讨论后答:“平静、宁静。”2、 教师紧跟着问:“苏轼面对挫折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体现了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学生答:“旷达乐观。”3、 教师再设置疑点:“那么苏轼会不会就此放弃世俗的一切,不再执着于自己的理想了呢?”抽生答。4,词人当时遭遇了什么?课件出示时代背景:元丰五年(1082)三月,词人谪居黄州期间作的一首游记词。“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在城东一个叫东坡的地方垦荒耕种,自号东坡居士,物质生活也比较艰苦。但他能抱着“但令人饱我愁无”的态度,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首浣溪沙就表现出了他对人生抱着乐观的态度,没有因为仕途受挫而消极沉沦。苏轼在屡遭贬谪的晚年仍敢怒

6、敢骂,可见他的坚毅执着。”4、朗读下片,理解含义。 学生自由畅谈对下片的理解。下阕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 2、教师结语:苏轼这种不服老的精神指引我们积极乐观,奋发向上,对人生充满信心。尤其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勇往直前。我们还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同学们,你们说对吗?”六、全词小结:全词情景理交融,充分体现了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给我们以生活的启示。七,课件出示苏轼名言,感受其魅力。苏轼不仅是位词人,还是位诗人,书法家,还写了很多文章,他的名言警句也影响了一代一代人。课件出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春宵一刻

7、值千金。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世事如今辣酒浓,交情自古春云薄。 我观人世间,无如醉中真。 苏轼语录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苏轼的乐观豁达成了一种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那么,除了这首词,还有哪些词体现出了这种精神?课外阅读苏轼作品,感受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展示板书: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上阕:写景 溪边兰草、松间沙路、雨中杜鹃清新幽雅下阕: 抒怀 溪水西流青春可永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写法:借景抒情教学反思: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走进词的意境,体会词人情感。我主要围绕这首词引领学生:入文、入韵、入景、入情去感受词中的意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再加上图文并茂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为主,自读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课后让孩子阅读苏轼作品,真正去理解他的思想,从而更好地学习其乐观豁达的精神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