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概论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2814386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PPT 页数:177 大小:10.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精编》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精编》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精编》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精编》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概论(1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第一节区域经济贸易集团概论第二节世界主要区域贸易集团 第一节区域经济贸易集团概论 知识点 1 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2 了解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化的分类 3 掌握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形成原因4 熟悉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主要特征 5 掌握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一 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化的分类 一 按一体化的范围划分 二 按参加国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三 按经济贸易壁垒撤除的状况划分 部分一体化 全盘一体化 水平一体化 垂直一体化 完全经济一体化 共同市场 自由贸易区 优惠贸易安排 关税同盟 经济同盟 区域经济集团化 指地理位置相邻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 地区

2、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或互补性 政治文化背景具有相似性 通过政府间签订条约或协定 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按议定的规则和程序来管理和协调彼此之间的经贸往来 对内 实行商品 资金 人员的自由流动对外 实行保护主义政策目标 提高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二 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 1 为了避免战争 维护国家安全 例如 欧盟的前身 欧洲煤钢共同体2 恢复 发展经济的需要 马歇尔 计划3 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物质动力 4 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EU NAFTA5 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物6 地缘经贸关系的扩展 降低成本 减少摩擦和障碍7 南南联合 以增加与发达国家谈判筹码 OPEC8 EU

3、和OPEC的示范效应 三 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主要特征 1 成员国数目越来越多 集团地域范围越来越广 2 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实行自由与保护相结合的贸易政策 对内自由 对外封闭3 在区域经济集团内部 国家的地位不同 影响集团的决策和发展 4 以市场一体化为开端 以实现经济一体化 政治一体化为目标 5 区域经济集团无论对内 对外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四 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一 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的有利影响1 有利于集团内部经贸的迅速增长2 区域经贸集团化使整个世界贸易出现快速增长3 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稳定 避免少数政治经济大国的威胁4 有利于集团内部的技术合作 加速产业结构的

4、优化 二 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1 区域集团对外贸易的排他性限制了外贸往来的发展2 成员国内部 发展中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3 不利于国际经贸的协调和合作 第二节世界主要区域贸易集团 知识点 1 了解区域贸易集团的基本情况 2 熟悉主要国家的自然 经济环境以及各经济组织之间的相互差异 3 掌握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欧盟总部 一 欧盟 EU 一 简介 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 5亿多人口 2011年 GDP16万亿美元 欧盟的宗旨是 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 加强经济 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

5、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 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 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欧盟27国总面积432 2万平方公里 一 欧盟 EU 1950年5月9日 法国外长舒曼建议同德国建立煤钢共同体 这一建议史称 舒曼计划 1951年4月18日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6国在巴黎签署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1952年7月25日条约生效 1957年3月25日 6国领导人又在罗马签署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两个条约 统称 罗马条约 1958年1月1日条约生效 罗马条约 被认为是欧洲一体化进程正式起步的象征 1965年4月8日 6国在布鲁塞尔签署条约 将上述3个共同体合

6、而为一 统称欧洲共同体 该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 1991年12月11日 在马斯特里赫特会议上 欧共体首脑们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 确立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目标 1993年11月1日 条约生效 自此 欧共体发展成欧洲联盟 1951年4月18日 西欧六国的欧洲煤钢共同体签定 罗马条约 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1991年底 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决定建立 欧洲联盟 一 欧盟 EU 二 成员国 1 1967年7月1日 布鲁塞尔条约 生效 欧共体正式诞生 法国 联邦德国 意大利 荷兰 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 2 1973年英国 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3 198

7、1年希腊加入欧共体 成为欧共体第十个成员国 4 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 使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 5 1993年11月1日 根据内外发展的需要 欧共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 6 1995年奥地利 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 7 2004年5月1日 马耳他 塞浦路斯 波兰 匈牙利 捷克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等十个国家加入欧盟 8 2007年1月1日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加入欧盟 一 欧盟 EU 2 从共同市场到经济货币联盟经过了三个阶段 1993年签署的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规定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 2002年1月1日单一货币正式进入流通 目前欧元区有17国 三

8、 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成就 1 从关税同盟到共同市场 1957年在 罗马条约 中提出建立共同市场 1968年7月1日 建立统一的对外关税 1992年 建成欧洲统一大市场 消除物理性障碍 消除税收障碍 消除技术障碍 99年1月1日 近万人聚集在德国法兰克福欧洲中央银行外一个巨大的欧元符号旁 庆贺欧元的正式启用 一 欧盟 EU 四 政治一体化的主要成就 年 月 欧盟 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欧盟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条约 欧盟宪法条约 年 月 日 欧盟非正式首脑会议通过了欧盟新条约 从而结束了欧盟长达 年的制宪进程 新条约被称为 里斯本条约 月 日 欧盟各国领导人在里斯本正式签署 里斯本条约 随后交由

9、各成员国批准 各国签署后 该条约将于 年 月生效 里斯本条约 将取代 年在荷兰和法国全民公决中遭否决的 欧盟宪法条约 年 月 日 里斯本条约 正式生效 至此 欧盟长达 年的立宪建制进程暂告一段落 这标志着欧盟在政治一体化的道路上竖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欧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004年6月18日 欧盟宪法草案 在欧盟布鲁塞尔首脑会议上获得通过 欧洲似乎又要迎来一个春天 然而 这部寄托着很多欧洲人光荣与梦想的宪法 却在法国遭遇滑铁卢 法国公民投否决票并不完全是对欧洲统一说 不 而是对欧洲统一进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其切身利益的方案有担忧 如果欧盟尤其是法国政府能够在公民切身关注的就业 法国在欧盟的

10、地位 新入盟国移民对法国的影响等三大问题上 让公民放心 那么 通过欧洲联盟宪法仍然是很有可能的 正如 好事多磨 俗语所说 欧洲统一进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 法国民众在巴黎庆祝欧洲联盟宪法条约被否决 一 欧盟 EU 五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1 中国和欧盟在2003年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 欧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3 欧盟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地 4 欧盟一直是中国累计最大的技术和设备供应方 2010年3月7日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会说 现在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2009年双方贸易额达到3600多亿美元 欧盟东扩对中欧经贸的影响 积极影响 贸易伙伴地位加强1

11、欧盟东扩为进一步发展中欧贸易创造了良机 为中国企业拓展欧洲市场提供了契机 中东欧十个新入盟的成员国要适用欧盟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 中国企业就可以简化进入中东欧市场的规则 降低市场开发成本 扩大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贸易 2促进整体贸易环境的改善 商业环境进一步改善 市场管理更加规范 企业投资的经营风险下降 会鼓励我国更多的企业在新成员国内开展投资活动 双边贸易将更加活跃 入盟后 欧盟对新成员在财力上的补贴和政策上的扶持 也会间接为中国企业进入这些国家提供机遇 创造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 消极影响 阻力不可小视 欧盟东扩会产生贸易转移效应 给我国出口产品带来竞争压力 欧盟东扩 不断地吸纳新

12、成员 就会不断地出现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 围绕欧盟市场的贸易格局会不断地调整 中东欧国家原本和我国在经济发展 生产力水平上就比较接近 在同欧盟的贸易中 这些国家占有地理位置 文化习俗 语言环境等方面的优势 入盟后 最关键的农产品补贴问题解决后 这些国家对欧盟原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势必给中国对欧盟的农产品贸易造成一定影响 中国的农产品将直接面临中东欧国家激烈的竞争 在其他一些行业中东欧国家也会挤占在欧盟的市场份额 欧盟东扩对中国大力引进外资不利 欧盟会把资金更多地投向中东欧国家 不断增加直接援助 在贷款方面给予优惠的条件 东扩完成后 欧盟有义务对中东欧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这样势必会影响欧

13、盟的对华投资 不利于中国对欧盟资金的利用 在企业层面上 随着中东欧国家市场机制的完善 商业环境的改善 必定有相当多的企业诞生 壮大 他们在优惠的条件下 将直接对中国企业利用欧盟的资金构成威胁 同样 入盟后 中东欧国家市场准入标准的放宽 招商引资政策的改善 将会导致其他发达国家和大批跨国公司的资金流入 挤占在国际资金市场的份额 不利于中国利用外资 中国的应对之策 从政府层面来说 中国政府首先要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并重视对欧盟的贸易 中国政府要把中欧贸易提升到更高的重视程度 充分利用亚欧会议的桥梁作用 扮演好亚方领头的角色 积极开展多方位 多渠道的经济合作 为中欧经贸发展开道铺路 实施灵活的区分战略

14、欧盟东扩后 内部经济政治情况更加复杂 与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相比差别更大 要在贸易地区 市场层次 政策法规和经济发展水平上进行区分 对商品结构 消费水平进行细化 以便区别对待 灵活应对 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提高中国出口商品要素禀赋上的比较优势及商品技术含量 针对欧盟实施普惠制政策中产品结构比例的约束 实施出口产品的多元化及目标市场的多元化 从企业层面上来看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提供的制度框架 应该认真学习研究世贸组织的各项规则 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身份 减少和规避欧盟对其出口产品的限制 增加市场准入的机会 减少欧盟对中国产品实施歧视待遇 反倾销 反补贴 的机会 面对频繁的反倾销 反补贴诉讼

15、 企业要敢与应对 要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市场地位 提高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 另一方面 要利用投资促进贸易 尤其在中国与欧盟贸易中存在常年顺差 欧盟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 投资就成为间接促进贸易的有效方式 一 欧盟 EU 六 欧盟主要国家贸易概况1 德国 地理位置 东邻波兰 捷克 南接奥地利 瑞士 西接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法国 北与丹麦相连并邻北海和波罗的海与北欧国家隔海相望 交通运输 高速公路 公路网总长大约23 1万多公里 其中1 1万多公里是高速公路 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网 铁路 德国的火车以准时 方便 舒适 安全而著称 但高速公路的兴起 曾重创铁路

16、运输 20世纪中叶 高速列车的问世标志着铁路运输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航空 航空业十分发达 成立于1955年的汉莎航空公司是德国最大的航空企业 也是世界重要的航空公司之一 法兰克福机场既是德国最大的机场 也是欧洲的空运枢纽 排名世界十大机场之列 火车站设在飞机场下面 有电梯相通 船运业 重视发展内河航运 其天然河道基本上是南北走向 为了沟通东西部的天然河道 德国共开挖了总长度达1800公里的多条运河 从而在全国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总长约7300公里的内河水运网 德国的主要港口有汉堡 不来梅港 威廉港 吕贝克和罗斯托克 其中最大的海港是汉堡港 一 欧盟 EU 六 欧盟主要国家贸易概况1 德国 经济情况 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 经济总量位居欧洲首位 世界第四 仅次于美国 日本和中国 是世界的第四大经济体 是商品出口大国 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国 主要贸易对象是西方工业国 自然资源贫乏 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以重工业为主 食品 纺织与服装 钢铁加工 采矿 精密仪器 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 中小企业多 工业结构布局均衡 农业发达 机械化程度很高 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发达 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