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版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803016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版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 分型 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 预防 颈椎病 治疗 第一部分前言 颈椎病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 神经根 脊髓 椎动脉 交感神经等 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 第二部分颈椎病的分型 颈型 又称软组织型 神经根型 脊髓型 交感型 椎动脉型 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 称为 混合型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 颈椎病分为 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 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 30 40岁女性多见 机体受风寒侵袭 感冒 疲劳 睡眠姿势不当或枕高不适宜 使颈椎过伸或过屈 颈项部某些肌肉 韧带 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 颈部肌肉 韧带

2、关节囊急 慢性损伤 椎间盘退化变性 椎体不稳 小关节错位等 颈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 20 由于可造成肢体瘫痪 因而致残率高 多数患者无颈部外伤史 通常起病缓慢 以40 60岁的中年人为多 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 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无椎管狭窄者小 脊髓型颈椎病 交感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 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 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 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 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 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 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

3、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 还常常伴有的椎 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 正常人当头向一侧歪曲或扭动时 其同侧的椎动脉受挤压 使椎动脉的血流减少 但是对侧的椎动脉可以代偿 从而保证椎 基底动脉血流不受太大的影响 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 可以造成椎动脉扭曲并受到挤压 椎体边缘以及钩椎关节等处的骨赘可以直接压迫椎动脉 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 使椎动脉痉挛而出现椎动脉血流瞬间变化 导致椎 基底供血不全而出现症状 因此不伴有椎动脉系统以外的症状 椎动脉型颈椎病 第三部分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颈型颈椎病 颈痛和颈部发僵 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有些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 上肢放射性疼痛

4、或麻木 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 因此称为根型疼痛 可以呈发作性或持续性 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 颈部活动 咳嗽 喷嚏 用力及深呼吸等 可加重 患侧上肢感觉沉重 握力减退 有时出现持物坠落 可有血管运动神经的症状 如手部肿胀等 晚期可以出现肌肉萎缩 临床检查 颈部僵直 活动受限 患侧颈部肌肉紧张 有压痛 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 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 椎间孔挤压试验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神经根型颈椎病 多数患者首先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 沉重感 随后逐渐出现行走困难 下肢各组肌肉发紧 抬步慢 不能快走 继而出现上下楼梯时需要借

5、助上肢扶着拉手才能登上台阶 严重者步态不稳 行走困难 患者双脚有踩棉感 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 疼痛 双手无力 不灵活 写字 系扣 持筷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 持物易落 严重者甚至不能自己进食 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 患者常感觉在胸部 腹部 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的捆绑感 称为 束带感 同时下肢可有烧灼感 冰凉感 脊髓型颈椎病 部分患者出现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 如排尿无力 尿频 尿急 尿不尽 尿失禁或尿潴留等排尿障碍 大便秘结 性功能减退 病情进一步发展 患者须拄拐或借助他人搀扶才能行走 直至出现双下肢呈痉挛性瘫痪 卧床不起 生活不能自理 临床检查 颈部多无体征 上肢或躯干部出现节段性分布的浅感觉障碍区 深

6、感觉多正常 肌力下降 双手握力下降 四肢肌张力增高 可有折刀感 腱反射活跃或亢进 包括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桡骨膜 膝腱 跟腱反射 髌阵挛和踝阵挛阳性 病理反射阳性 如上肢Hoffmann征 Rossolimo 罗索里摩 征 下肢Barbinski征 Chacdack征 浅反射如腹壁反射 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如果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提示病损在该神经节段水平 脊髓型颈椎病 头部症状 如头晕或眩晕 头痛或偏头痛 头沉 枕部痛 睡眠欠佳 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易集中等 偶有因头晕而跌倒者 眼耳鼻喉部症状 眼胀 干涩或多泪 视力变化 视物不清等 耳鸣 耳堵 听力下降 鼻塞 过敏性鼻炎 咽部异物感 口干

7、声带疲劳等 味觉改变等 胃肠道症状 恶心甚至呕吐 腹胀 腹泻 消化不良 嗳气以及咽部异物感等 交感型颈椎病 交感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 第四部分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具有典型的落枕史及上述颈项部症状体征 影像学检查可正常或仅有生理曲度改变或轻度椎间隙狭窄 少有骨赘形成 颈型 神经根型 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 麻木 疼痛 和体征 椎间孔挤压试验或 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排除颈椎外病变 胸廓出口综合征 网球肘 腕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 肩周炎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 所致的疼痛 影像学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 颈椎管狭窄 并证实存在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的颈脊髓压迫 除外进行性肌萎缩性脊髓

8、侧索硬化症 脊髓肿瘤 脊髓损伤 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出现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脊髓型 交感型 诊断较难 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 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显示颈椎节段性不稳定 对部分症状不典型的患者 如果行星状神经节结封闭或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后 症状有所减轻 则有助于诊断 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 交感性 影像学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增生 3 椎动脉型 影象学及其其它辅助检查 X线检查是颈椎损伤及某些疾患诊断的重要手段 也是颈部最基本最常用的检查技术 即使在影像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 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X线平片对于判断损伤的疾患严重程度 治疗

9、方法选择 治疗评价等提供影像学基础 常拍摄全颈椎正侧位片 颈椎伸屈动态侧位片 斜位摄片 必要时拍摄颈1 2开口位片和断层片 正位片可见钩椎关节变尖或横向增生 椎间隙狭窄 侧位片见颈椎顺列不佳 反曲 椎间隙狭窄 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成 椎体上下缘 运动终板 骨质硬化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等 过屈 过伸侧位可有节段性不稳定 左 右斜位片可见椎间孔缩小 变形 有时还可见到在椎体后缘有高密度的条状阴影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Ossificationof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 OPLL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不负法律责任谢谢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资料仅供

10、参考 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影象学及其其它辅助检查 颈椎管测量方法 见图一 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 C3到C6任何一个椎节 椎管的中矢状径与椎体的中矢状径的比值如果小于或等于0 75 即诊断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节段性不稳定在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测量方法 见图2 即在颈椎过屈过伸侧位片上 于椎体后缘连线延长线与滑移椎体下缘相交一点至同一椎体后缘之距离之和 2mm 椎体间成角 11 CT可以显示出椎管的形状及OPLL的范围和对椎管的侵占程度 脊髓造影配合CT检查可显示硬膜囊 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的情况 影象学及其其它辅助检查 颈部MRI检查则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椎管内 脊髓内部的改变及脊髓受压部位及形

11、态改变 对于颈椎损伤 颈椎病及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当颈椎间盘退变后 其信号强度亦随之降低 无论在矢状面或横断面 都能准确诊断椎间盘突出 磁共振成像在颈椎疾病诊断中 不仅能显示颈椎骨折与椎间盘突出向后压迫硬脊膜囊的范围和程度 而且尚可反映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变化 脊髓内出血或实质性损害一般在T2加权图像上表现为暗淡和灰暗影像 而脊髓水肿常以密度均匀的条索状或梭形信号出现 影象学及其其它辅助检查 经颅彩色多普勒 TCD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可探查基底动脉血流 椎动脉颅内血流 推测椎动脉缺血情况 是检查椎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手段 也是临床诊断颈椎病 尤其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

12、常用检查手段 椎动脉造影和椎动脉 B超 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第五部分颈椎病的治疗 治疗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是采用中医 西医 中西医结合以及康复治疗等综合疗法 中医药治疗手段结合西药消炎镇痛 扩张血管 利尿脱水 营养神经等类药物 中医药辨证治疗 颈型颈椎病 宜疏风解表 散寒通络 常用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葛根 或葛根汤 葛根 麻黄 桂枝 芍药 生姜 大枣 甘草 伴有咽喉炎症者加大元参 板兰根 金银花等 神经根型颈椎病 分为 以痛为主 偏瘀阻寒凝 宜祛瘀通络 常用身痛逐瘀汤 当归 川芎 没药 桃仁 羌活 红花 五灵脂 秦艽 香附 牛膝 地龙 炙草 如偏湿热 宜清热利

13、湿 用当归拈痛汤 当归 党参 苦参 苍术 白术 升麻 防己 羌活 葛根 知母 猪苓 茵陈 黄芩 泽泻 甘草 大枣 如伴有麻木 在上述方中加止痉散 蜈蚣 全蝎 以麻木为主 伴有肌肉萎缩 取益气化瘀通络法 常用补阳还五汤 黄芪 当归 川芎 芍药 桃仁 红花 地龙 加蜈蚣 全蝎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 分为 头晕伴头痛者 偏瘀血宜祛瘀通络 化湿平肝 常用血府逐瘀汤 当归 川芎 赤芍 生地 桃仁 红花 牛膝 柴胡 枳壳 桔梗 甘草 偏痰湿 宜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 白术 天麻 茯苓 陈皮 甘草 大枣 等 头晕头胀如裹 胁痛 口苦 失眠者 属胆胃不和 痰热内扰 宜理气化痰 清胆和胃 常用温胆汤 半夏 茯苓 陈皮

14、 竹茹 枳实 甘草 头晕神疲乏力 面少华色者 取益气和营化湿法 常用益气聪明汤 黄芪 党参 白芍 黄柏 升麻 葛根 蔓荆子 甘草 中医药辨证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肌张力增高 胸腹有束带感者取祛瘀通腑法 用复元活血汤 大黄 柴胡 红花 桃仁 当归 天花粉 穿山甲 炙甘草 如下肢无力 肌肉萎缩者 取补中益气 调养脾肾法 地黄饮子 附子 桂枝 肉苁蓉 山茱萸 熟地 巴戟天 石菖蒲 远志 石斛 茯苓 麦冬 五味子 合圣愈汤 黄芪 党参 当归 赤芍 川芎 熟地 柴胡 交感型颈椎病症状较多 宜根据病情辨证施治 中药外治疗法 有行气散瘀 温经散寒 舒筋活络或清热解毒等不同作用的中药制成不同的剂型 应用在颈椎病

15、患者的有关部位 颈椎病中药外治的常用治法有腾药 敷贴药 喷药等 推拿和正骨手法 具有调整内脏功能 平衡阴阳 促进气血生成 活血祛瘀 促进组织代谢 解除肌肉紧张 理筋复位的作用 基本手法有摩法 揉法 点法 按法与扳法 特别强调的是 推拿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 颈椎病手法治疗宜柔和 切忌暴力 椎动脉型 脊髓型患者不宜施用后关节整复手法 难以除外椎管内肿瘤等病变者 椎管发育性狭窄者 有脊髓受压症状者 椎体及附件有骨性破坏者 后纵韧带骨化或颈椎畸形者 咽 喉 颈 枕部有急性炎症者 有明显神经官能症者 以及诊断不明的情况下 禁止使用任何推拿和正骨手法 针灸疗法 包括针法与灸法 针法就是用精制的金属针刺入

16、人体的一定部位中 用适当的手法进行刺激 而灸法则是用艾条或艾炷点燃后熏烤穴位进行刺激 通过刺激来达到调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 防治疾病的目的 康复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 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法超短波疗法超声波疗法超声电导靶向透皮给药治疗高电位疗法光疗其它疗法 康复治疗 牵引治疗 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颈椎牵引有助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 使肌肉放松 缓解疼痛 松解软组织粘连 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 改善或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 使椎间孔增大 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 拉大椎间隙 减轻椎间盘内压力 调整小关节的微细异常改变 使关节嵌顿的滑膜或关节突关节的错位得到复位 颈椎牵引治疗时必须掌握牵引力的方向 角度 重量和牵引时间三大要素 才能取得牵引的最佳治疗效果 牵引治疗 牵引方式 常用枕颌布带牵引法 通常采用坐位牵引 但病情较重或不能坐位牵引时可用卧式牵引 可以采用连续牵引 也可用间歇牵引或两者相结合 牵引角度 一般按病变部位而定 如病变主要在上颈段 牵引角度宜采用0 10 如病变主要在下颈段 颈5 7 牵引角度应稍前倾 可在15 30 之间 同时注意结合患者舒适来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