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案知识课件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2800026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案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案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案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案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案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案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案知识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学期教案第一课 春天来了歌曲 春天来了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掌握歌曲春天来了的ABA结构,学会德国民谣春天来了。2、技能目标(1)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来了,表达对美好景色的赞美。(2)了解曲式结构知识,能用动作、图形和敲击乐器来表现歌曲的曲式结构。(二)过程与方法将音乐审美这一核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感受ABA结构的同时,获得音乐审美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构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丰富音乐审美体验内涵。让学生通过参与演唱、演奏、编创等艺术实践活动,提升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 (三)情

2、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歌声赞美大自然的春天,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2重点难点 1、重点是掌握相同与不同两个概念来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2、难点是(1)表现曲式结构。(2)唱出力度变化和连贯、跳跃的唱法。3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动作与诗歌中句子的相同于不同,为新课中曲式结构的教学作铺垫。)1、听音乐闪烁的小星,边律动边进教室。分析三个乐句动作的相同与不同。2、读读诗歌春雨沙沙分析诗歌里句子的相同与不同。(二)新课。1、学唱前感受歌曲、分析歌曲。(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ABA结构,并通过多次聆听,熟悉歌曲旋律。)(1)第一次听,感受歌曲情绪。(2)第二次听,找出哪些乐句相

3、同,哪些乐句不同。说出曲式结构。(3)启发学生用其它方式来表示歌曲春天来了的曲式结构。例如:图形、颜色、字母等。(4)画出春天来了的曲式结构。(边画边播放此歌曲)2、学唱歌曲春天来了。(设计意图:学习歌曲并解决歌唱中的难点)(1)用“lu”哼唱歌曲。A句要唱得优美,B句要唱得有弹性。(2)哼唱时注意唱准符点四分音符。(3)学唱歌词。注意渐强与渐弱的处理。3、综合性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参与演唱、演奏、编创等艺术实践活动,提升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1)用敲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让学生选择不同乐器和不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2)让学生按ABA的曲式结构自编动作,边唱边律动。(3)综合表演,部分学生唱、部

4、分演奏打击乐器、部分律动。(三)布置家庭作业: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四)小结。(设计意图:显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意识。)学生小结本节课收获。第二课 风铃歌曲 风铃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和声音的表现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出来风在不同的力度上的声音。能用打击乐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级的风力音响。 2教学方法 听唱法,学唱法,创作法3重点难点 1、掌握3、5两个音让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强弱规律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歌曲风铃 1、老师拿一串风铃给大家看,让学生说一说,风铃的声音是怎样的。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一下风铃的

5、声音。2、用电风扇让学生感受在不同的风速下风铃的声音在音色、力度上有什么不同。a)在微风的时候b)在中等风速下的时候c)在强风下的时候3、老师总结归纳三种情况下的节奏特点a)微风的时候xxb)中风的时候xxxxc)强风的时候xxxxxxxx1、让学生熟悉这三种节奏型。1)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同样节奏模仿出来。2)自己创编几种这三种节奏型的节奏,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这三种节奏2、用风铃的声音来读这三种节奏型。活动2【讲授】学习歌曲风铃 1、然学生聆听歌曲一遍2、让学生读朗读歌词,用感情来朗读。感受风铃的特征是轻盈、清脆的3、感受“风铃”两个字的读音适一高一低的,正好与本课要学习的

6、两个音53符合4、帮助学生建立35的音高,建立我们的小音库要求学生把已掌握的两个唱名出入自己的大脑的小音库中。5、唱准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的35两个音。活动3【练习】练习歌曲 1)练习misol两个音的唱名和手号位置,让学生感受这两个音的手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从手号的位置上区分两个音的音高差别。 2)辨别两个音,听到其中的一个音就用手号打出来,练习手号的反应程度3)做游戏,当听到sol就站起来,听到mi就坐下。训练学生的反应程度。4)因为两个音组成的音程是和谐音程,所以让学生分成两组,然后每一个组唱一个音做个简单的和声训练,让学生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效果。 活动4【测试】学唱歌曲 1)演唱歌曲的

7、时候让学生注意演唱时的状态,如:演唱时气息、嘴型、脸部表情等。2)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演唱,因为三段歌词的内容不一样,根据风的大小强度改变演唱时的情绪。3)课堂评价,学习演唱的感受第三课 认知音的时值(二)歌曲 风铃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和声音的表现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出来风在不同的力度上的声音。能用打击乐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级的风力音响。 2教学方法 听唱法,学唱法,创作法3重点难点 1、掌握3、5两个音让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强弱规律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歌曲风铃 1、老师拿一串风铃给大家看,让学生说一说,风铃的声音

8、是怎样的。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一下风铃的声音。2、用电风扇让学生感受在不同的风速下风铃的声音在音色、力度上有什么不同。a)在微风的时候b)在中等风速下的时候c)在强风下的时候3、老师总结归纳三种情况下的节奏特点a)微风的时候xxb)中风的时候xxxxc)强风的时候xxxxxxxx1、让学生熟悉这三种节奏型。1)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同样节奏模仿出来。2)自己创编几种这三种节奏型的节奏,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这三种节奏2、用风铃的声音来读这三种节奏型。活动2【讲授】学习歌曲风铃 1、然学生聆听歌曲一遍2、让学生读朗读歌词,用感情来朗读。感受风铃的特征是轻盈、清脆的3、感受“风铃”两个字

9、的读音适一高一低的,正好与本课要学习的两个音53符合4、帮助学生建立35的音高,建立我们的小音库要求学生把已掌握的两个唱名出入自己的大脑的小音库中。5、唱准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的35两个音。活动3【练习】练习歌曲 1)练习misol两个音的唱名和手号位置,让学生感受这两个音的手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从手号的位置上区分两个音的音高差别。 2)辨别两个音,听到其中的一个音就用手号打出来,练习手号的反应程度3)做游戏,当听到sol就站起来,听到mi就坐下。训练学生的反应程度。4)因为两个音组成的音程是和谐音程,所以让学生分成两组,然后每一个组唱一个音做个简单的和声训练,让学生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效果。

10、活动4【测试】学唱歌曲 1)演唱歌曲的时候让学生注意演唱时的状态,如:演唱时气息、嘴型、脸部表情等。2)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演唱,因为三段歌词的内容不一样,根据风的大小强度改变演唱时的情绪。3)课堂评价,学习演唱的感受第四课 多彩的乡音(二)歌曲 瑶山乐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真聆听瑶族舞曲主题,学唱歌曲瑶山乐。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善于和别人合作交流,在活动中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歌唱和表演,使学生能体验音乐中的童趣,感受、表现音乐的情绪。3、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2)把握好节奏型;(3)

11、感受音乐的课创造性,学会举一反三。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两年多音乐学习的经验,对音乐科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够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作出相应的体态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演唱。除外,孩子们喜欢表现自我,教师应该多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听说唱编的能力上得到提高,从学习中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和成就感。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乐曲瑶族舞曲,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瑶山乐。教学难点:感受音乐的课创造性,学会举一反三。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一、听瑶家儿童爱唱歌进入课堂,师生问好。活动2【讲授】激趣发声 二、激趣发声: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听听,坐什

12、么交通工具去?生:轮船。 请同学们站起来(模仿轮船的鸣笛声U),轮船从远处开来(渐强),轮船开走(渐弱),用不同的调做发声练习,轮船司机心情特别好,哼起了歌:(嘿哟嗬 嘿哟嗬 ) ,进行简单的声势练习。 (设计意图:结合歌曲中的前八后十六节奏趣味发声,为学习歌曲作准备。) 活动3【讲授】欣赏舞蹈 三、欣赏舞蹈瑶族长鼓舞。师:目的地到了,请看(播放视频)。 师: 刚刚我们观看的是瑶族长鼓舞,请同学们说说观后感。 师:刚才欣赏精彩舞蹈的时候留意到表演者手中的道具吗?(介绍长鼓、长鼓舞、瑶族服饰等,见课件) 活动4【活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主题旋律 四、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主题旋律。 1、

13、师:这首曲子叫瑶族舞曲,是瑶族最有特色的乐曲,很多人都很喜欢它。这是这首曲子的主题旋律:(课件出示:6 3 3 6 2 、1 7 2 1 7 6 5 3 。 加入主题音乐。) 2、师:用LA哼唱主题音乐。 3、唱主题旋律 (边用手画旋律线,感受瑶山的起伏。) (设计意图:熟悉主题,为学习歌曲做准备。)活动5【讲授】学习歌曲瑶山乐 五、学习歌曲瑶山乐。 师:欣赏了这么多关于瑶族的知识,相信大家对瑶族这个地方一定更加地向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就是来自于瑶族的歌曲,它是由刚刚我们听过的瑶族舞曲的主题填词而成,它就叫做瑶山乐。 1、初听歌曲瑶山乐。 设计问题:歌曲情绪? 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欢快

14、的情绪) 2、再次听歌曲瑶山乐,用“啦”轻声跟唱。 设计问题: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跟瑶族舞曲的联系呢? 生: 3展示歌谱,教师弹奏教唱,要求学生跟琴试唱前两个乐句。 4拍一拍。(课件出示节奏第二乐句) (1)拍一拍。 (2)跟琴唱一唱第二乐句。(注意附点和前八后十六节奏的乐句。) (3)教唱后两个乐句。要求学生用“lu”音轻声跟琴唱。注意学生对前八后十六节奏的把握,突出歌曲的跳跃感。 (4)学会歌曲后把第二段歌词直接套进歌曲中进行演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 (5)引导学生有表情、愉快地唱歌。 活动6【练习】拓展 六、拓展 1、分角色唱(男生唱年轻的小伙子。女生唱另一句)

15、2、编创动作(男生与女生自己创编一个动作)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去表现歌曲,尽情参与音乐,表现音乐,使学生对歌曲更为喜爱。 活动7【测试】伴奏 七、为歌曲伴奏。活动8【作业】小结 八、分享小结。歌曲 凤阳花鼓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了解凤阳花鼓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尝试用身体乐器边唱二声部边为歌曲伴奏,初步建立学生的二声部概念。 3、知识与技能目标:1). 用击拍唱谱的方法学会切分音演唱,并能独立击拍演唱凤阳花鼓的歌谱。2). 能准确地用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2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风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是安徽地区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