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总结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797325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总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糖尿病总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糖尿病总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糖尿病总结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糖尿病总结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总结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总结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人的营养治疗 薛晚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xuewl 一 糖尿病的概念二 糖尿病的流行情况三 正常人的血糖标准值四 糖尿病诊断标准五 糖尿病分型六 糖尿病病因七 糖尿病代谢改变八 糖尿病代谢改变对机体的影响九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一 糖尿病的概念 胰岛素 量不足 效应差 宏量营养素代谢紊乱 主要特点 血糖超过正常标准 典型症状 多饮 多食 多尿 消瘦 但多数病人表现 三多一少 中的一项或两项 也可无任何症状 易被忽视 常在查体中或出现其他并发症时才被发现 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 二 糖尿病流行情况 1 患病率时间 逐年增高趋势 郊区增长速度 城市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以

2、每年0 1 的速度递增 人间 中老年人 年轻人脑力 体力超重 肥胖者 正常者空间 城市 农村富裕 贫穷地区发达 发展国家我国现有9200万糖尿病患者 1 48亿糖尿病前期患者 超越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人最多的国家 2 危险因素饮食因素 热能入超 脂肪摄入过多 生理病理因素 年龄增大 妊娠 感染 高血脂 高血压 心肌梗塞 创伤等是诱发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经济发达生活富裕体力活动减少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应激增多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易感性节约基因的产生 为什么说糖尿病一级医疗花费是 无本万利 糖尿病一级医疗花费 是指预防糖尿病发生所投入的费用 一级医疗花费的特点是 无本万利 几乎不要任何经济投入

3、仅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就可以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这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子女而言 尤其可以防患于未然 我们一定要注意一级预防 避免 花钱致病 花钱治病 的恶性循环 三 正常人的血糖标准值 空腹血糖 测定时间 指禁食8 15小时所测定的血糖 前一天晚餐后 早餐前 正常空腹血糖 3 4 6 1mmol L意义 与基础胰岛素分泌有关 如分泌不足可表现空腹高血糖 餐后2h血糖 口服葡萄糖75g 2h后血糖 意义 反应机体经糖负荷刺激后的胰岛素的分泌情况 正常值 7 8mmol L 糖耐现象 在正常情况下 人体一次摄入大量糖时 其血糖浓度仅暂时升高 而且很快恢复正常值 这种现象称为糖耐现象 临床上常用糖

4、耐量试验鉴定机体调节血糖浓度能力 糖耐量试验 受试者先测空腹血糖 然后一次服用100g葡萄糖 隔0 5 1 2小时各测定血糖一次 以时间为横坐标 血糖浓度为纵坐标 绘成曲线 称糖耐量曲线 正常人在食入大量糖后 血糖在0 5或1小时左右至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一般在2小时后可恢复至正常 糖尿病患者除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外 在摄入葡萄糖后 血糖浓度急剧上升 在2小时后仍高于正常 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弱 因此葡萄糖的耐量降低 四 糖尿病诊断标准 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定了最新诊断标准 五 糖尿病分型 1 原发性糖尿病 型糖尿病胰岛 细胞被破坏 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 我国

5、糖尿病患者中约占5 多有糖尿病家族史 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起病急 症状重 临床表现为多饮 多食 多尿 消瘦 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 型糖尿病 肝 骨骼肌等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生物学效应减弱 胰岛素抵抗 特点 发病率高 占糖尿病人总数的90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患者中肥胖或超重多见 起病缓慢 病情隐匿 三多一少 症状常不明显 多有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如高脂 高糖 高能量饮食 活动较少 有胰岛素抵抗伴分泌不足 2 继发性糖尿病指感染 药物及化学制剂引起的糖尿病和胰腺疾病 内分泌疾病伴发的糖尿病等 3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后期发生 占2 3 大部分病人分娩后可恢复正常 但成为此后发生糖尿病的高危

6、人群 六 糖尿病病因 1 型糖尿病病因在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诱发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引起胰岛B细胞损伤 在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是重要因素 病毒感染可直接损伤胰岛组织引起糖尿病 也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糖尿病 为什么说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就像 上了膛的子弹 2 型糖尿病病因 遗传易感性 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及家族聚集性 年龄 40岁以上患病率明显升高 营养因素 总能量摄入过多 超重或肥胖是 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腹型肥胖 肥胖 BMI 28Kg m2 苹果型 腹型 梨形 腰臀围比 W H 苹果型 男性 1 女性 0 9梨形 男性 0 8 女性 0 7 体重指数 体重 kg 身高 m 2

7、中国成年人根据体质指数对体重分类 分类BMI 体重 身高2 相关疾病的危险性体重过低 18 5营养不良正常范围18 5 23 9平均水平超重 24肥胖前期24 27 9增加肥胖 28严重增加 肥胖者外周组织靶细胞 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 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能力减弱 受体后的效应均减弱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低 出现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介导下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降低 同时肝脏葡萄糖生成增加 机体胰岛素抵抗 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胰岛素分泌率增高 但仍不能使血糖恢复正常 最终导致高血糖 同时胰岛素抵抗加重了胰岛 细胞的负担 久而久之出现功能衰竭 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甚至缺乏 加重糖尿病 体力活动

8、运动量缺乏会促进 型糖尿病的发展 其他因素 胎儿发育不良 应激 外伤 烧伤 寒冷 酗酒等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承受的精神应激机会增多 易使人情绪紧张 波动 造成心理压力 七 糖尿病代谢改变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 作用缺陷或二者兼之 引起糖 脂肪及蛋白质等代谢紊乱的疾病 1 糖代谢紊乱葡萄糖是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是维持大脑 肌肉 红细胞及其他组织正常功能所必不可少的物质 肝糖原分解 糖异生 血糖 肌糖原合成 脂肪组织和肌肉中葡萄糖的利用 血糖过高 糖尿 渗透性利尿 多尿 烦渴 饮水多 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 机体不能利用葡萄糖获得能量 而且丢失大量葡萄糖 因此处于半饥饿状态 能量缺乏导致食欲亢进

9、易饥多食 糖尿病病人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 身体就需要用蛋白质和 脂肪来补充能量 使体内蛋白质及脂肪消耗增多 加上因多尿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糖 病人体重减轻 消瘦乏力 糖代谢失常引起能量供应不足 胰岛素不足 脂肪分解 严重者生成大量酮体 丙酮 乙酰乙酸 羟丁酸 血中酮体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 脂肪代谢紊乱 糖尿病人血脂 成为引起糖尿病血管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 3 蛋白质代谢紊乱糖代谢失常 供能 胰岛素不足合成 分解 负氮平衡生酮氨基酸 酮体 生糖氨基酸 葡萄糖 加重糖和脂肪的代谢紊乱 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 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 机体逐渐消瘦 体重减轻 患者疲乏 抵抗力降低 伤口不易愈合 易发生各种感

10、染 儿童生长发育不良 4 水 维生素和矿物质失水 失盐 常有B族维生素缺乏 八 糖尿病代谢改变对机体的影响1 血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主要侵犯主动脉 冠状动脉 脑动脉 肾动脉 足背动脉 高血压 冠心病 脑血管意外 下肢动脉硬化 糖尿病足 腿 足部的循环受到严重损害时可导致下肢疼痛 感觉异常 麻木 间歇性跛行 慢性溃疡 更为严重的情况下可发生坏疽而需要截肢 在美国 糖尿病是引起截肢的主要原因 小血管病变 肾小球毛细血管间硬化症 蛋白尿 血浆蛋白 水肿 高血压 血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微血管瘤 视网膜出血 水肿 渗出 增生性病变 视网膜剥离 白内障 青光眼 在美国成年人中 引起失明的首

11、要因素为糖尿病 心肌损害 心肌灶性坏死 可骤发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 2 神经系统病变 以周围神经病变多见 表现为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炎 主要表现为手套 袜子样分布的麻木 手指和脚趾的针刺感 间歇性疼痛 共济失调 站立不稳 起坐不稳 行走不稳 步态蹒跚等 3 感染 主要原因 血液循环功能差 免疫力差 感染可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 从而病情更难控制 若血糖远超过安全区域 将大大提高心脏病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6 16 1 6 9 7 0 11 1 7 8 11 0 7 8 空腹血糖 mmol L 餐后两小时血糖 mmol L 2 52 01 51 00 50 0 危险率 九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现代医

12、学提倡 五驾马车 式的综合治疗 即饮食 运动 药物 监测 教育 饮食为其中的 驾辕之马 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方法 首先采用 长期坚持 营养治疗的历史回顾1921年前 完全饥饿疗法 副作用 低血糖 酮症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1921 1950 单纯主食控制法 限制碳水化物摄入 脂肪供能比升高至70 因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 患心血管危险性随之增加 1950 1990 碳水化物供能比增至60 65 脂肪供能比降至25 30 1994 2000 适量能量 调整宏量营养素比例 适量补充膳食纤维 30年代糖尿病初期治疗的食谱内容食物名称蛋白g脂肪g碳水化物g热能Kcal鸡蛋6个 35g24 118 9 259

13、瘦肉94g19 117 8 237白米47g3 90 137 1168蔬菜2斤10 0 30 0161油62g 62 0 560总计57 198 867 11384 美国糖尿病人推荐营养结构变化 E 2000kcal d 一 营养治疗目的 1 纠正代谢紊乱通过平衡饮食与合理营养 以控制血糖 血脂 补充优质蛋白质和预防其它必需营养素缺乏 2 减轻胰岛 细胞负荷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功能障碍 合理的饮食可减少胰岛 细胞负担并恢复部分功能 3 防治并发症个体化的医学营养治疗 可提供适当 充足的营养素 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二 营养治疗的原则 1 能量合理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首要原则

14、 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 生理条件 劳动强度 工作性质而定 对于正常体重的糖尿病患者 能量摄入以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 肥胖者应减少能量摄入 使体重逐渐下降至理想体重土5 的范围 消瘦者能量摄入量可适当增加10 20 以适应患者的生理需要和适当增加体重 E MJA 年龄 岁 W 标准体重 Kg W1 实际体重 Kg H 身高 cm L 体力活动系数 卧床休息 1 轻体力 1 05 中体力 1 1 S 性别系数 女 1 男 1 05 C 气温系数 10 30 1 气温 30 或气温 10 1 05 2 碳水化合物升血糖因素 高能量摄入 碳水化合物吸收 其它能源物质转化 当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 体内

15、需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 易引起酮血症 碳水化合物过多会使血糖升高 增加胰腺负担 在合理控制总能量的基础上 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数量 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占总能量的55 60 为宜一般成年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00 350g 折合主食约为250 400g 肥胖者酌情可控制在150 200g 约折合主食200 250g 营养治疗开始时应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即每日约200g 经治疗血糖下降 尿糖消失 可逐渐增加至250 300g 并根据血糖 尿糖和用药情况随时调整 碳水化合物低于100g可发生酮症酸中毒 质量 严格限制单糖 双糖的摄入 最好选用多糖类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来源网络

16、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不负法律责任谢谢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食物选择 谷类按规定量选用且多选粗杂粮 含碳水化合物较高的食物 如土豆 莲菜 胡萝卜 鲜豌豆等 如多吃则需减少主食用量 忌食精制糖 糖和蜜饯等甜食 水果类 血糖稳定者 可试食小量 一般建议于两餐之间或晚间睡觉前 血糖不稳定者免食 蔬菜可适量多用 选用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 建议多吃的食物 大豆及其制品 粗粮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衡量某种食物对血糖浓度的影响程度 血糖指数高的食物 表示进入胃肠后消化快 吸收完全 葡萄糖迅速进入血液 形成高血糖峰值 反之则表示在胃肠内停留时间长 吸收缓慢 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形成的血糖峰值较低 血糖生成指数 GI 含有50克碳水化合物的某食物在2h内血糖曲线下面积等量葡萄糖在2h内血糖曲线下面积 问题举例 为什么喝稀饭比吃米饭血糖高 同等量的大米 稀饭中的米与消化液接触更广泛 更易于吸收 血糖生成指数也高 所以喝 稀饭 后血糖升高明显 进食同等量的糯米为何比同等量的大米血糖高 淀粉的不同类型是影响血糖反应的一个因素 支链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餐后血糖反应高 大米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