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多文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研究开题报告(文字)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795463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多文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研究开题报告(文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多文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研究开题报告(文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多文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研究开题报告(文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多文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研究开题报告(文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多文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研究开题报告(文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多文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研究开题报告(文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多文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研究开题报告(文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研究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重要价值,将课外阅读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上,要求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学生应阅读不少于400万字的课外阅读,而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也要求高于100万字。新课标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意在从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内在素养以及文化内涵。然而,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汉字的认识量、语句的理解能力都相对薄弱,实现课外阅读的目的相对困难,课外阅读对于较小的小学生而言主要在于培养其阅读习惯,为中高年级学生实现课外阅读的目的提供保障。然而,

2、目前我国学生的阅读量远远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课外阅读教材方面存在一定漏洞和缺失,家长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课外阅读观念方面重视不足,观念陈旧。总体造成我国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课外阅读目的难以实现。(二)选题的意义多文本阅读是响应新课标要求,顺应现代学生发展需求的现代科学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一起开展阅读的方式对学生阅读习惯培养进行科学的指导,促使学生参加集体阅读活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课外阅读的同时,加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理解能力和社交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有针对性的优选课外读物,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大量课外读物,积累阅读量,拓

3、展阅读覆盖面,帮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开展阅读活动,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和压力。与此同时,多文本阅读可以通过在紧密结合教材知识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更丰富的阅读内容。学生在传统家长教育下,会潜意识的重视教材和课堂,多文本阅读更便于家长配合学校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三)研究的价值语文新课标及其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在提出学生课外阅读重要性的同时,也提出小学期间至少需要阅读100万字的课外读物。然而,我国学生远远没有达到此阅读量,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学生自身、教师和家长三方面的缺失造成的,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以上三方的共同努力,循序渐进的引导并树立

4、良好阅读习惯,此项工作任重道远,本课题的研究从主要问题入手、深入剖析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语文能力、内涵素质都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一)研究目标 1.提出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引起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2.提出我国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性解决建议,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式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二)研究内容1.多文本阅读的概述2.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3.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及原因4.多文本阅读的必要性5.多文本阅读方法分析(三

5、)主要观点 1.学生经过积累具有一定识字量的储备,理解能力相对较强,且可塑性强,因此学生课外阅读量对其发展和成长都至关重要。 2.小学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最佳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3.我国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师、家长、学生重视不足;课外阅读资料选择欠缺科学性、针对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缺乏兴趣,理解表面化、片面化。4.多文本阅读能够有效解决以上课外阅读的问题,顺应语文新课标教学要求,是现代语文教学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值得广泛推广和实践。5.多文本阅读的主要方法为:首先,明确各阶段学生阅读的关键点,选择顺应不同阶段

6、学生发展需求,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课外阅读资料;其次,通过不同故事、不同角度展现主题,帮助学生理解主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想象力;再次,秉承朴实、落实、自主学习、组织交流、学有所得、符合学生年龄段、激发学生感同身受的选择课外读物,开展语文教学的原则;最后,注重教学反思,完善教学途径,建立学校、家庭联合教学,提高多文本阅读效果。(四)创新之处本课题研究主体为新兴的多文本阅读,以多文本阅读问题为基础,通过实验教学,观察教学结果的方式,所求有效的教学模式,剔除问题的教学措施,用事实说话,通过调查研究、教学实践得出,进行多文本阅读是解决语文教学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7、(一)研究思路多文本阅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补充,它和传统语文教学的课堂形式不一样。从材料上看,多文本阅读通常有三四篇课文,需要学生在一组的文章阅读中,完成比对、求异、丰富、互补等思维方式的过程;从形式上看,多文本阅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他们从不同的文本中会有自己的发现。因此,通过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让他们交流想法,集体建构,进而共同发展。(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在此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会用到文献检索的方法,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希望能为文本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2.观察法:观察法是本课题研究运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法。针对学生课外阅读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和效果进行观察,为了保证资料数

8、据真实、客观、有效,课题组成员特利用课余时间针对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语文教学情况进行观察,观察以不打扰其生活、学习为原则,尽量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保证学生将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最后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与语文能力进行对比,最终得出结论,提出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即多文本阅读语文能力培养模式。3.访谈法:访谈对象包括学生本人、教师、日常监管人、学生的父母,访谈内容主要为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语文成绩以及其对课外阅读的的看法,从不同视角剖析现代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深挖原因。4.经验总结法: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观察到的不同教学方式、不同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结果,分析总结出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9、,课外阅读的作用及缺失,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三)实施步骤 1.课题研究准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重点,分配研究小组内各成员的研究内容、研究时间,明确活动计划。2.课题研究过程:确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活动后,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收集相关资料。本课题研究主要收集研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结果。并对以上内容分析总结,得出课题研究结论。3.课题研究后工作:研究小组探讨总结研究成果,抛出研究结论及研究过程中的缺失,并通过日后的工作进一步验证结论,弥补缺失。四、可行性分析、预期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一)可行性分析1.文献资料、调研和访谈结论资料的收集为本课题的研究

10、奠定了必要的基础;2.研究组全体成员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保障;3.不断的实践验证能够不断完善研究结果,提高研究结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二)预期研究成果主要阶段性研究成果:2018年1月2018年2月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方法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和研究论文2018年3月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方法访谈、调查结果整理分析总结访谈、问卷2018年4月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方法具体方案报告2018年11月方案实施总结1报告2018年12月方案实施总结2论文最终研究成果:2019年3月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方法研究1论文2019年4月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方法研究2结提报告(三)主要参考文献【1】付会芳. 中学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策略研究J. 人间, 2016, 228(33).【2】许玉兰. 多文本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3):126-126.【3】李秀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03,(27):22-24。【4】程军.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5,39,(15),97。【5】任传江.如何做好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15期【6】袁英宁.以学生为本,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J;新课程(下);2013年0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