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真题汇编文学常识、文学名著题、文化经典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279364 上传时间:2017-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真题汇编文学常识、文学名著题、文化经典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年高考真题汇编文学常识、文学名著题、文化经典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年高考真题汇编文学常识、文学名著题、文化经典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年高考真题汇编文学常识、文学名著题、文化经典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年高考真题汇编文学常识、文学名著题、文化经典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真题汇编文学常识、文学名著题、文化经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真题汇编文学常识、文学名著题、文化经典(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4 年高考真题汇编-文学常识、文学名著题、文化经典(江西卷)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觉新是“无抵抗主义”的奉行者,他虽然爱着梅,却接受长辈的安排跟瑞珏结了婚。高老太爷病了,觉新又催觉民开门让巫师进房捉鬼。(家)B、 高老头租住到伏盖公寓后,伏盖太太见他似乎很富有,就希望接近他,和他结婚,便请一房客德昂倍梅尼伯爵夫人去试探高老头,结果却无功而返。(高老头)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C、 季氏已十分富有,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求还替他搜刮财富,孔子因此评价冉求说:“非吾徒也,朽木不可雕也。”(论语)D、 贾母带刘姥姥等人来到院中,黛玉拿出珍贵的五彩泥金小盖盅,奉上茶。品罢茶,黛玉

2、令人将那茶杯另外收了,宝玉知道,是因为刘姥姥用过,黛玉嫌脏,不要了。(红楼梦)【答案】B 。【考点】识记文常识层级为识记 A。【解析】【A、见家第三十四章。应该是觉慧不开门,三叔克明和觉新催着觉慧开门。C、先进篇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先进篇记载:“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还富有,而冉求还替他搜刮、聚积,进一步增加他的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了!你们大张旗鼓地去声讨他好了。” )公冶长篇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 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3、 ( 圬(w):指泥工抹墙的工具,也作动词用,指把墙面抹平。 与:语气词,同“欤”,下文“于予与改是”中的“与”同义。诛:责 备。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 “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 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D、见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那妙玉便把宝钗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便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煽滚了水,另泡了一壶茶。宝玉

4、便轻轻走进来, 笑道:“你们吃体己茶呢!” 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撤茶吃!这里并没你吃的。”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茶盏来,妙玉忙命:“ 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腌臜不要了。】 (江西卷)16.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3 分)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答案】衣带诏上签名(参与密谋伐曹)或担心自己学圃,实是韬光养晦的用心被曹操识破。【解析】选自三国演义第二

5、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学圃:学种蔬菜。(湖北卷)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离娄:“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意思是观察一个人,在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因为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内心的丑恶,正如俗语所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B明天的结尾处,丧子的四嫂子希望在梦中与儿子相会,朦朦胧胧睡去。作者并不去写她有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这是为了遵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将令,将少作品的消极色彩而采用的曲笔。C周冲是雷雨中最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四凤对于他来讲不只是理想的伴侣,更是爱与美的象征,因此四凤选择周萍意味着周冲所追求的理想之梦终归破碎,于是这

6、个陷入绝望的青年选择与四凤一同触电而亡。D卡夫卡的骑桶者描绘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真实”是因为作者对骑桶者生活细节和心理状态的描写是深入而真实的,“荒诞”是因为故事主要情节“我”骑着煤桶去煤店不符合生活逻辑,不是对现实的真实摹写。1. 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识记并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及分析综合能力(C)。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严酷的现实让四凤无法承受,她冲向花园,碰到漏电的电线而死。周冲去救她也触电身亡,并非“选择与四凤一同触电身亡”。 (天津卷)5. 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7、幽而发愤著成信使照尘寰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A.韩愈 班固 屈原 苏轼B.韩愈 司马迁 屈原 李清照C.欧阳修 司马迁 贾谊 苏轼D.欧阳修 班固 贾谊 李清照【答案】B【解祈】“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是歌颂韩愈。所谓“金石文章”,是指韩愈的文章“掷地有 金石声”,这是表扬韩愈文章做的好,掷地有声。所谓“空八代”,源自苏試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认为 自从汉魏八代以来,只有韩愈的文章符合道通,是直接继承圣人文章。“刚直不阿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奋著成信史照尘寰”写了司马刚直不阿的精神,奋发图强的努力

8、,勾画了司马坎坷的人生路,还有他写成史书的伟大历史意义。“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天”,上联“三户”指楚,史记项羽本纪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下联“九歌”是屈原的代表作,此处借代屈原。这副屈原祠联在艺术表现上的妙处,是综合了用典、借代、双关、嵌字等多种修辞手法。上联“招魂” 一语双关,也指屈原的作品招魂。下联除嵌有九歌之名外,“呵壁” 一词又利用双关和借代,暗藏天间之名。“大河百代众浪齐奔陶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戟芳竟秀盛开一枝女儿红”,说的是李清照,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 (福建卷)(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

9、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冯云卿靠放高利贷挣起了一份家产,因投机公债库券 ,很快就亏折了,但他不承认是自己失误,而认为是运气不好。(子夜)B觉慧去看生病的祖父,祖父对他说,冯家的亲事不能不提,要他去把二哥找回来谈这件事,但是觉新等人却把觉民藏了起来。(家)C老葛朗台知道欧也妮把私房钱给了堂弟,大怒,把她关在房间里。克罗旭得知后,提醒他欧也妮拥有母亲去世后的遗产继承权,劝他善待欧也妮。(欧也妮葛朗台)D伽西莫多因为出奇的丑陋,没有参赛却意外地当选为愚人王。当有人称他是十全十美的愚人王时,伽西莫多激动地说:“谢谢!”(巴黎圣母院)E押解马斯洛娃这一批人的火车就要开了,涅赫柳多夫去为她送行。见

10、到他,马斯洛娃很高兴。涅赫柳多夫告诉她,下一班火车他也去西伯利亚。(复活)答案:BD 解析:考查文学名著重要情节的识记能力。B“觉新等人却把觉民藏起来”错,觉民是在觉慧的帮助下逃婚的。D 伽西莫多耳聋而且有语言障碍。(福建卷)8简答题。(选做一题)(5 分)(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徐晃解陈宫至。(曹)操曰:“公台别来无恙!”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陈宫被俘前辅佐的是谁?陈宫所说的“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相关情节。(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

11、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 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被小厮抱住的人是谁?引得“老爷喜欢冶的有什么事?几个小厮讨赏的结果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答第( )题: 8【答案】(1)(第一问)吕布(第二问)【要点】陈宫与曹操一起逃亡,投宿在吕伯奢家时误杀多人外逃时路遇吕伯奢曹操为绝后患,杀了吕伯奢陈宫见曹操如此不义,就弃他而去(意思对即可。)(2)(第一问)贾宝玉(第二问)【要点】众清客交口称赞大观园大观园题匾额对联,宝玉施展了诗才(第三问)【要点】几个小厮将宝玉所

12、佩之物尽行解去(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论语里仁)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 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注不处: 不享有。一介:一点点小东西。(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2 分)答: (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 分)答: (l)答案:取得财富不能违背原则。(意思 对即可) 解析:考查对论语孟子关于“富贵” 看法的相同点,解题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如“ 富贵”“ 道”等。(2)答案: 论语选段立足于“道” ,其主 张侧重于取得的方式方法

13、要正当;孟子选段立足于“ 义” 和“道”, 其主张侧重于取得和给 予都要合乎道义。(意思 对即可。)解析:考查对论语孟子关于“富贵” 看法的不同 侧重点。前者侧重点在“道”,后者侧 重点在“ 义”和“ 道 ”,结合材料做简单解析即可。参考译文: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不符合义,不符合道,一点点小东西也不拿去送人,一点点小 东西也不拿别人的。(江苏卷 )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 题。 (10 分)今日读列女传蔡琰二诗,其词明白感慨, 颇类世所传木兰诗, 东京无此格也。建安七子,犹涵养圭角,不尽发见,况伯喈女乎? 又 琰 之 流 离 必 在 父 死

14、 之 后 董 卓 既 诛 伯 喈 乃 遇 祸。今此 诗乃云为董卓所驱虏入胡,尤知其非真也。盖拟作者疏略,而范晔荒浅,遂 载之本 传,可以一笑也。(节选自苏轼题蔡琰传)20. 用斜线“ / ”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3 处)(3 分)21. 作为地名,文中“东京”即今天的 (限填城市名)(1分)22. 依据材料,其中的列女传出自(3 分)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宋史23.苏轼从哪几方面判断蔡琰二诗为拟作?请简要概括 (不超过20个字)(3 分)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4.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 三国演义中,徐庶之母大骂徐庶不识刘备之伪,

15、“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骂完自缢而死,其行动具有鲜明的拥曹反刘的倾向B. 茅盾子夜主要描写光怪陆离、大开大阖的都市生活场景,仅第四章写到双桥镇的农民暴动,所以此章游离了整部小说C. 边城由今年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写起,回溯之前的两个端午节,因而整部小说都洋溢着赛龙舟、捉鸭子的狂欢气氛D. 哈姆莱特采用多线索布局,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三条线索安排得繁简得当、缓急有序,全剧气势跌宕起伏E. 泰戈尔飞鸟集歌颂了自然、生命与爱情,诗句如格言般短小精致,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隽永的哲理性,语言清新,意象美妙25. 简答题(10分)(1)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 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 (6分)(2)鲁迅故乡的结尾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因为希望不过是“自己手制的偶像” 接着,“我”又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