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三网融合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讲义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2786234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三网融合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精编》三网融合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精编》三网融合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精编》三网融合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精编》三网融合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三网融合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三网融合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讲义(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韦乐平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三网融合的发展 机遇与挑战 内容 三网融合的内涵 趋势和进展美国三网融合的沿革OTT的界定 特点及其发展趋势OTT对运营商的影响三网融合对网络的影响及对策三网融合对终端的影响及对策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有线网发展趋势与挑战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无线网发展趋势与挑战三网融合带来的市场机遇三网融合对于广电的挑战三网融合对于电信的挑战 融合和综合的涵义 融合 converge 的涵义 Movingobjectscometowardseachotherandmeetatapoint运动的物体互相靠近并向一点汇合综合 integrate 的涵义 Combinesomethinginsuchw

2、aythatitbecomesfullyapartofsomethingelse将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结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融合是对综合的反思 融合是演进式发展 而综合是革命性发展 电信界从热衷于综合 ISDN B ISDN 转向了融合 NGN 第一个层面 各种技术层面上的融合涉及技术架构 协议 接口 软硬件 中间件等第二个层面 电信网自身各个层面的融合水平 核心网 城域网 接入网 驻地网垂直 传送网 承载网 业务网 支撑网第三个层面 移动与固网的融合第四个层面 网络与IT的融合 实时融合业务 第五个层面 三网融合 三业融合至少涵盖八个方面的融合 行业 监管 市场 技术 业务 网络 终端 支撑系统

3、第六个层面 网络世界与物理世界融合 物联网 融合的大视野 三网融合的出处和实质 三网融合的来源不明 无论是学术界 标准化组织 还是产业界都没有这一术语 只有 融合 convergence 或 三重业务捆绑 tripleplay 两个词 前者不单指三网融合 后者倒是比较准确的道出了所谓三网融合的实质三网融合是一个业务融合大趋势 不是一个技术术语 也不存在严格的定义在我国的特定国情下 所谓三网融合的实质特指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都能够传送语音 数据和电视业务 背后则涉及利益格局的博弈 通俗定义 三网融合主要指业务应用层面的融合 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 网络层上互联互通 物理资源上实现共享 业务应用层上互

4、相渗透和交叉 都趋向全业务和采用统一的IP通信协议 最终将导致行业监管政策和监管架构上的融合 至于各自的基础网本身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竞争的需要将会长期共存 竞争和发展 而业务应用层的融合将不会受限于基础网而迅速发展 各类公司都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全业务方向演进 三网融合的通俗定义 全球趋势 作为全球性宽带战略的一部分 ITU统计有20 的国家出台促进三网融合的政策 国家政策 2010年国家启动三网融合的主要目的是应对金融危机 找到一个能够引领产业发展 创造数千亿巨大市场的抓手 技术进步 数字技术 互联网 视频技术 微电子 光电子 软件 光通信等进步及成本剧降 市场需求 视频业务已经成为网络流量的

5、主体 老百姓娱乐的刚性需求 运营商转型的需要 企业发展需要 不少大城市宽带渗透率超50 需提升带宽 填充高价值业务 维持高端用户 为什么要三网融合 监管状况 美 英 加 意 日 以 韩 瑞士和香港等已实现统一独立的融合管制机构 市场状况 2011 IPTV 全球用户超过3580万 增速29 中国用户1300万 增速90 互联网视频 中国用户3 25亿 增速15 趋缓 靠广告盈利 占68 流量大 收益低 互联网电视 全球IT巨头高调进入 中国互联网电视机产量占电视机10 增速50 但 手机视频 我国用户5600万 增速280 全球三网融合现状和趋势 1 市场展望 2015年 IPTV 2015年

6、全球用户数将达1 24亿 年均增22 5 中国IPTV和交互式数字电视用户7500万 年均增50 左右 互联网电视 全球将从2009年的1470万增加到2013年的8760万 年增56 然而 中国广电实现封闭监管方式 只允许用户接入到12张有牌照方的内容 文广 华数 CNTV等 从而严重制约了互联网电视在中国的发展 前景 互联网视频 2015年我国5 3亿 监管弱 手机视频 2015年全球6 5亿 我国2 2亿 全球三网融合现状和趋势 2 美国三网融合的历史沿革 1970年FCC禁令 为了扶植弱小的有线电视行业 禁止电信公司经营有线电视 1984年有线电视法 禁止电信经营有线电视 1990年F

7、CC废止禁令 有线电视业已经壮大 FCC希望电信公司加入竞争 但是有线电视法依然未删除禁令 国会依然禁止跨行业经营 1996年电信法实施 法院判决禁令违宪 实施双向非对称开放 有线电视进入电信无限制 但电信进入有线电视需有本地视频特许权和交特许费结果 视频产业稳步扩大 从2000年400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1000亿美元 年增12 美国宽带接入份额的发展趋势 FCC 2010 9 主要趋势 1 有线电视公司的宽带份额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但是依然占居主导地位 2 电信公司的宽带份额呈现缓慢上升降趋势 但依然屈居第二 国务院两步走目标 2010年至2012年双向进入试点 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

8、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2010年第一批12个城市和地区 2011年底第二批 扩大到54个 2012年底结束 2013年至2015年 全面推广 普及应用融合业务 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 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 协调顺畅 决策科学 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一个重要的进展 有了阶段性目标 而且明确涵盖了监管层面的融合目标 但实际进展缓慢 我国三网融合的实施目标 国际 OTT OvertheTop 过顶传球 泛指利用他人网络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和计费 现多指通过公共互联网为电视观众提供IP视频等服务 称为互联网电视或网络电视 像桌面互联网一样无内容监管 国内 广电界定

9、以具备上网功能的电视一体机或机顶盒为接收终端 利用专业的内容分发和播出控制平台进行内容和管理信息的分发和管理 以公众互联网资源作为传输媒介 能够为电视观众提供直播 点播 回放及丰富的互动应用等功能 全国集成业务牌照7家 终端需绑定一家客户端 互联网电视的界定 商业模式 多样化多数公司收入主要靠广告或外加终端销售 平台 内容和应用等收入很少 少数 Netflix等 靠高质量电视服务带来的前向收费 优势 在应用软件和开发平台上的专长和丰富经验 丰富的用户和开发者经验和很强的吸引力 利用用户ID锁定第三方应用和内容 现状和趋势 快速发展 全球年增长35 前向收费占比不断提高 2016年会超过后向收费

10、 我国2011年出货量2145万 超IPTV 预计2015年一体机用户可达1亿 互联网电视的特点 国外互联网电视的探索历程 1999 2006 2007 2010 1 维纳斯计划 英特尔 欢悦计划 AppleTV YahooConnectedTV GoogleTV 2010 10 通过高分辨率宽屏幕电视机播出iTunes的内容 通过YahooWidgetEngine软件 为带互联网功能的电视提供视频点播 社交网络 游戏和网上购物等 基于Android平台 内置搜索技术 通过浏览器 输入简单文字即可查找某个视频 通过一可选的遥控设备 娱乐电脑能够使消费者随心所欲地享受 操作和分享丰富的数字娱乐内

11、容 使用WinCE操作系统简化版 即维纳斯 的机顶盒 将电视机转化为上网终端 虽无疾而终 但开启了互联网上电视的探索历程 国外OTT发展的案例 Netflix 流媒体服务商 在短期内用户发展到2500万 超过美国最大的传统有线电视公司Comcast 主要业务 在线DVD租赁和包月观看 DVD片目10万部 在线播放节目1 7万部 每月资费8美元 主要技术 自适应视频编码自动适应网络带宽 收费业务量占固网宽带接入峰值流量的30 Hulu 由NBC和迪斯尼等内容提供商成立的视频网站 竞争优势是 正统 权威 高质量 独立用户2000万 同比增长60 月资费9 9美元 其流量仅占1 但收入占视频网站33

12、 互联网电视的发展趋势 1 1 价值链 电信运营商 宽带管道提供 获取接入费用 平台厂商 平台运营 靠广告 搜索引擎 甚至用户收费 如 谷歌 苹果 还靠终端销售 Netflix 百视通 华数等 内容商 内容提供 获取内容版权和使用费 家电厂商 靠提供终端 电视或STB 赚钱 部分厂商还提供平台运营 如 三星等 应用 支持丰富的UI形式 达到生动 三维的页面效果 支持互联网访问 视频分享 社交应用等 支持多种互动融合应用 互联网电视的发展趋势 2 硬件 架构 向单芯片方案 例如 Amlogic 发展 网络 有线和无线 802 11b g n 均支持 外设 简洁便利遥控 触屏遥控 软件遥控 安装在

13、手机 PAD等设备上 软件 架构 开放式 智能化 操作系统 安卓系统为主 IOS仅有苹果使用 浏览器 APP 支持 互联协议 DLNA为主融合趋势 硬软件架构 UI界面 操控等趋同监管 我国国情 监管力度决定了产业活力 我国互联网电视现状 运营牌照方 已发7张牌照 其中CNTV 百视通 华数 南方传媒已推出互联网电视业务 销量680万 各牌照方均与多个家电厂商开展合作家电厂商 2011年6大家电厂销量2145万 互联网功能已经成为电视机标配 电视厂家已部分自建平台 希望介入运营机顶盒概况 2011年底总销量100万 生产厂家30余家 单价 300 400元 产品均支持高清 介入互联网电视的必要

14、性 运营商继续管道化的风险加大 牌照方与终端厂商均已自主介入互联网电视运营 运营商已经管道化 发展空间较大 尽管有限制 用户已初具规模 后续市场空间大 宽带填充需要 随着宽带提速 需更多视频填充 未来融合发展的需要 未来IPTV与互联网电视将趋于统一和融合 不能错失机遇 逆潮流而动 现行模式的问题为电信运营商的参与提供了机遇 牌照价值无法体现 向家电厂商收取牌照费的模式难以推行 希望转向前向收费 网络投入越来越大 牌照方难以独立承受 OTT对IPTV的影响和对策 我国目前两者在终端形态及内容上基本无差异 但将来OTT有更大的生命力 是IPTV的发展方向 主要差异 接入网络 政策监管和商业模式

15、互联网电视优势 监管无二次落地要求以及对前向用户的免费 因此该产品是IPTV的竞争产品 对IPTV发展有替代性影响 对策 目前OTT的概念大于实质 且困难重重 电信必须利用这一时间窗口 加快实施IPTV的互联网化 首先是加强对外合作 加快内容开放 其次是提升人机交互智能化 第三是运营集约化 OTT对电信的影响和对策 1 OTT对互联网视频的影响 在国外 两者在接入网络 监管和商业模式上差异不太大 国内 OTT尚处于严格监管阶段 主要差异 在终端形态和提供内容 特别是我国其接入内容提供商受限于7家 不如互联网视频丰富 因此 互联网电视对互联网视频的影响较小 替代性不明显 况且 互联网视频本身的业

16、务收入很少 影响就更加有限 未来如果OTT的政策更加开放和灵活 内容上的限制变小 则其发展速度将大大超越发展速度趋缓的互联网视频 OTT对电信的影响和对策 2 电视业务还是最流行的媒体 据GenerationM统计 按照每天使用时间计算 电视依然是当前美国年轻人最流行的媒体业务5年后 形势将会有较大变化 互联网电视和互联网视频将占据重要位置 小时 视频业务的特征 长时间高带宽 一页书5KB 1分钟读1页 10分钟流量50KB 一部H 264电影 10分流量112MB 比文字高2000倍 屏幕尺寸 分辨力 用户数和用量不断攀升 HD AHD 3D的应用和出现要求更高的带宽高服务质量 抖动 丢包率和可用性要求高产生收入的能力很弱按照ATT计算 电话和上网的单位比特价格分别是有线电视的65万倍和12万倍盈利模式单一商业模式的特殊性 中国的特殊性1 3收入付了内容 中国的公益性和超低资费政策 视频已成为网络的主要流量和带宽发展趋势 骨干网层面上的主要业务及其协议的趋势 业务 主要是视频 占60 以上 是主导的带宽驱动力 其中网络视频主导 占比将攀升到2015年45 而IPTV和网络电视流量对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