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6第三节大气环境第3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湘教必修69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32774671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6第三节大气环境第3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湘教必修69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6第三节大气环境第3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湘教必修69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6第三节大气环境第3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湘教必修6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6第三节大气环境第3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湘教必修69(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6第三节大气环境第3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湘教必修69第3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归纳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主要形成因素: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1)三圈环流:为低纬环流;为中纬环流;为高纬环流。(2)(3)六个风带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南北移动。(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南半球则恰好相反。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成因:海陆热力差异。(2)分布北半球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3)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大气活动中心及其随季节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和强度异常: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气候的异常。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1)季风环流形成的重要因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2)季风概念: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3)典型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一、判断题1气温高的地区形成低气压带,气温低的地区形成高气压带。()

3、2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3信风带控制的地区一定多晴朗天气,西风带控制的地区一定多阴雨天气。()4气压带和风带在冬季向南移,夏季向北移。()5热带草原气候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答案:1.2.3.4.5.二、选择题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正确判读气压带和风带名称的是()A是极地低气压带B是副热带高气压带C甲是极地东风带 D乙是西南信风带7因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的气压带是()A BC D答案:6.C7.D三、连线题8将气压带或风带与其特点相连线。答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

4、下列问题。材料一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图(见教材P50图232)。材料二风带和气压带移动示意图(见教材P51图233)。(1)若地球不自转,地表均匀,只考虑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差异时,地球表面会不会形成大气环流?若能形成,其环流有何特点?(2)若地球自转,地表均匀,考虑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差异和地转偏向力时,地球表层形成的大气环流有何特点?(3)若地球自转同时也公转,地表均匀,考虑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差异、地转偏向力和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时,大气环流会有什么变化?(4)全球气压带分布有何特点?各风带风向有何关系?提示:(1)会。在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单圈环流。(2)在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三圈环流,即低纬

5、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3)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恰好相反。(4)全球气压带分布规律:高低相间,南北对称分布。各风带风向:同一半球,信风带风向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核心归纳】1用递进法推导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移动第一步:“冷热不均使其动”。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在极地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第二步:“地球自转使其偏”。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向,即上升或下沉,凡盛行下沉气

6、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区域,则必定为低气压带。第三步:“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在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形成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如下图所示: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特点(1)气压带的分布与特点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运动属性极地高气压带90附近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60附近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冷湿副热带高气压带30附近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气压带0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2)风带的分布与特点风带分布风向属性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6090东北风东南风冷干中纬西风带3060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低纬

7、信风带030东北风东南风干热【跟踪训练】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N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C20N30N盛行西北风D30N40N盛行西南风(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北半球春季B乙表示7月份、北半球夏季C甲表示9月份、北半球秋季D乙表示1月份、北半球冬季解析:第(1)题,从甲图中可以看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20N30N,故30N40N地区盛行西南风。第(2)题,从甲、乙两图气压带的位置可知,甲图为北半球的冬季,即1月份,乙图为北半球的夏季,即7月份。答案:(1

8、)D(2)B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北半球1月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北半球7月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材料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1)材料一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它切断了_带。该气压中心是怎样形成的?(2)材料二中B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它切断了_带。该气压中心是怎样形成的?(3)在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有哪几种?(4)哪些气候类型是在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5)欧亚大陆4060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有何不同?提示:(1)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1月,北半球为冬季,欧亚大陆上气温较低,气流下

9、沉,空气积聚形成高压。(2)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副热带高气压7月,北半球为夏季,欧亚大陆上气温较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3)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冰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4)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5)欧亚大陆40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核心归纳】1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1)大气活动中心成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引起海陆气压中心的变化。a冬季大陆降温较快,气温比海洋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海洋气温相对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中心。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b夏季大陆增温较快,气温比海洋高,气流上升,形成

10、低压中心;海洋气温相对较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 分布:不同季节,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北半球形成不同的高压或低压中心。亚洲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冬季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夏季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2)季风环流的形成与特点冬、夏季风的形成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节风向夏季东南风夏季西南风冬季西北风冬季东北风源地冬季风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夏季风源于太平洋冬季风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夏季风源于印度洋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2

1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同一种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全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湿润(2)不同气压带和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气候类型成因特点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干季受信风带控制,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跟踪训练】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表示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1)(2)题。(1)图中风带是()A北半球西风带B

12、南半球西风带C北半球信风带 D南半球信风带(2)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图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无直接关系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风的偏转方向可推断此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则为盛行西风,故A项正确。第(2)题,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地中海气候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的;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1)A(2)D气候类型图的判读【典图示例】结合上图分析,请填写:(1)图1所示气候类型终年气温较高,降水

13、季节变化显著,分旱、雨两季,为_气候。(2)图2和图4所示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为_气候。(3)图3和图6所示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_气候。(4)图5包括a、b、c、d四地的气候统计资料,读图时应注意看清图例,读出四地1月和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后再确定其气候类型;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气候、_气候、_气候、_气候。(5)图7中12条半径分别代表一年中12个月,折线代表各月气温,以圆心为起点的放射状粗线代表降水量,据图中数据可确定其气候类型为_气候。(6)图8中所示P点气候类型为终年温和湿润的_气候。答案:(1)热带季风(2)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3)地中海(4)热带雨林热带沙漠地中海温带季风(5)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6)温带海洋性【判读技巧】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特征来进行。具体判断时一般遵循“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三步走的原则。(1)根据温度确定南、北半球根据最热月或最冷月以及年平均气温曲线的形态来确定南、北半球。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年平均气温曲线形状北半球78月12月峰型(上凸)南半球12月7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