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武宁话类似的南昌话 【一老朴实】 (YiLaoPuSi)老老实实 【歪头劣脑】 (WaiTouXiaLao )形容长相不端正 【何苦得】 (HoKuTaoDe)何必 【策谎打白】 (CeFongDaPa )说谎话 【策爷策娘】 (CeYaCeNong)欺骗父母意指什么人都敢骗 【一式八贴】 (YiSiBaTie)形容物品或事情整理得齐备妥当 【赊牙咧齿】 (SeEaLieCi)牙齿不齐,延伸指物品破烂 【作固认真】 (ZoGuNenZen)非常认真 【吓死巴人】 (HaSiBaNen )极肮脏 【作神作脉】 (ZoSenZoMe)故弄玄虚、故作神秘 【福气兜兜】 (FuQidoudou)形容人很有福气 【翻刁绝灭】 (FanDouQueMie)咒骂语,意思是全部灭绝蹊跷古怪】 (QiQiaoGuGuai)古怪,不合常理 【搭盆搭钵】 (DaPenDaBo)摔打物品发泄气愤 【横眉竖眼】 (WangMeiSuEan)横蛮的样子 【皮塌骨塌】 (PiTaMaoLo)比喻人受损失后的狼狈样子 【正儿八气】 (ZenDaBaQi )正规,正式。
【赤膊罗汉】 (CaBoLoHon)指流氓、地痞 【学嘴学舌】 (HoZuiHoSe)背地传话,搬弄是非 【瘸手拐脚】 (JieXiuGuaiJio)形容人手脚苯拙,不会做事 2【起头发始】 (QiTouFaSi)起初 【安心安意】 (EonXinEonYi)放心,无忧虑 【送肉上砧】 (SongNiuSongZen)比喻自投罗网 【强横霸道】 (QongWangBaTao )仗势欺压别人 【佛头颠脑】 (FeTouDianLao)晕头颠脑 【三日两头】 (SanNiLongTou)隔三岔五 【讨好卖乖】 (TaoHaoMaiGuai)讨好 【天聋地哑】 (TianLongTiEa )胆大妄为,不知利害 【前纵后仰】 (QianZongHouNiong )前俯后仰,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不警不觉】 (BuJiangBuGo)不知不觉 后生崽俚会吃会睏细声细气【滂桐壳】吃价蔑黑 ——【蔑古搭黑】 (MieGuDaHei)颜色非常黑坑瘦 ——【坑精鬼瘦】 (KangJinGuiSou)非常瘦纠圆 ——【纠古搭圆】 (JiuGuDaYuon)非常圆脱大 ——【脱古脱大】 (TuoGuTuoTai)很大。
老实 ——【老搭老实】 (LaoDaLaoSi)很老实【悉悉霍霍】 (XiXiFoFo)粗心、忙乱的样子3【 平平整整】 (PiangPiangZangZang )平整,熨贴 慢慢掸掸 】 (ManManDanDan)慢慢吞吞的样子 结结赖赖】 (JieJieLaiLai)不断的麻烦 搂搂钻钻 】 (LouLouZuonZuon)挖空心思 忍忍缩缩】 (NinNinSoS0)言行畏缩的样子 咪咪摸摸 】 (MiMiMoMo)长时间做些琐事 七七雀雀】 (QiQiQioQio )背地乱议论一碗水端平瘦骨零丁哇句老实话有一句,哇一句”相当于普通话里的“有一说一”你懂我咯意思啵“乱雀(胡说) ”、 “雀七雀八(说三道四) ”、 “七七雀雀(不停地说) ”“嚼牙交”的意思可以是说废话,如“闲得冒事,一日到夜找人嚼牙交” ;用言语顶撞人或噎人,南昌话称为“撑(cang) ”, “我哇一句,偈撑一句(我说一句,他顶一句) ”、 “一句哇把人撑到壁上去(一句话将人噎得无话可说) ”;“尽哇些冇得油盐咯话(尽说些没有用的话) ”上午、中午、下午,分别称作“上昼” 、 “当昼” 、 “下昼” ;傍晚称作“断夜边” ,黎明时分称作“天光边” ;深夜称作“半夜哩”“晏(ean ) ”,意思是晚、迟。
如“我来晏了(我来晚了) ”、 “明日4再做也不晏(明天再做也不晚) ”;“捱( eai) ”,意思是拖延如“捱时间(拖延时间) ”、 “捱七捱八(磨磨蹭蹭,耽误时间) ”;“嘎(ga) ”,含有现在、这样一来、接下去等意思例如, “嘎会死(这下要命) ”、 “嘎啷办(现在怎么办) ”、 “菜洗完了,嘎做什哩呀(菜洗完了,接下去做什么呀) ”紧(jin) ”,意思是一直、连续如“紧哇紧哇,烦死人(不断地说,烦死人) ”;“一了(yiliao) ”,意思也是一向、一贯突是(tusi) ”,意思是经常、老是如“你突是跟我斗霸(他总是跟我对着来) ”一刻时(yikiesi) ”,意思是一会儿、一下子打个转身(dagezuensen) ”,表示很短的时间如“打个转身东西就没有了” ;“间不间(ganbugan ) ”,意思是时不时、隔不多久如“你间不间就发次脾气(你时不时就发次脾气) ”;表示“很”的意思时,多习惯用“相当”来表示,如“相当快” 、“相当贵” 、 “相当恼火”等也经常用“好”字来表示,如“好快” 、“好贵” 、 “好恼火”等在需要表示更“很”的时候,南昌人会用“不晓得几”来代替 ——“不晓得几快” 、 “不晓得几贵” 、 “不晓得几恼火” 。
表示一种无可名状的“很” 5在表示情感程度之“很” ,如表示“很生气” 、 “很害羞” 、 “很着急”的时候,南昌方言有一种代替“很”的特殊句式 ——“好… 人家” 例如“好气人家” 、 “好羞人家” 、 “好逗人家” 、 “好磨人家” 、 “好烦人家” 、 “好急人家”等讲这类话时,感到“气” 、 “羞” 、 “烦”…的是言者本人,不是“人家” ,不要以为是气人家、羞人家、烦人家…用 “不得了”代替“很” ——“好得不得了 ”、 “贵得不得了” 、“气得不得了” 描述颜色、亮暗 ——匡(kuang)红 暄(xon )红 桔(ju)绿 、 雪(xue)白 灭(mie )黑 灭(mie)乌 灭(mie)暗 描述味道、气味 ——揪(jiu)酸 刮(gua)淡描述食物口感 ——灭(mie)烂 拂(fu )嫩 刻(kie)粗描述物体其他特征 ——6飘(piou)轻溜(liu)软 敲(qiou)硬纠(jiu)圆 焦(jiou)干 腊(la)湿 搭(da)厚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欲名其状,怎一个“很”字了得?【“什么”说成“什哩” 】【“ 怎么 ”说成“啷样” 】【“多少”说成“几多” 】【“谁”说成“哪个” 】【 啵】“啵” 的作用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吗”或“吧” ,如“你晓得啵?”、 “吃了饭啵?” 、 “身体还好啵?”用“啵”做疑问词,问话显得更为亲切,所以通常用在对较亲近的人问话的场合下。
啰】“啰” 字放在疑问句句尾,可以使问句有求证的性质如“照你咯样哇,是我错了啰?” 、 “你出面,咯件事应该冒有问题啰?”看得出, “啰”字在这里可以起到普通话中“是吗” 、 “对吗”所起的作用 哟】7“哟” 字放在疑问句句尾,有一种责问的意思如“啷搞得一身咯样哈死巴人哟?” 、 “你还要吵什哩哟?” 、 “哇了来咯啷又不来哟?”【 哈】“哈” 是个比较特别的疑问语气词,读 ha 的第三声,这里写成“哈”是找不到合适的字表示 “哈”在对方说话之后起反问的作用,意思相当于“你说什么?” ,含有惊讶、怀疑或不快的情绪如“哈?咯么贵啊?” 、 “哈?你搞错了吧?” 、 “哈?啷会咯样呢?”下面是一对夫妻的几句对话,从中可以感觉一下南昌话中这几个疑问语气词的用法妻:今日回来吃夜饭啵?夫:哇不定,可能又要加班妻:瞎忙什哩哟?啷老加班是?又没有几个加班费!夫:人家都加班我一个人敢走开呀?老板不高兴拿我辞掉了是?妻:辞掉就辞掉,还怕找不到事做哇?夫:哈?我就自己辞掉啰?妻:我就是咯样哇一句,你就当真加班不要太累了,夜晚我做好夜宵等你吃一张桌子两杯茶,三棵柳树四朵花,五条鱼儿水中游,六只鸭子8岸上耍,七本书,八幅画,九面彩旗呼啦啦,十个娃娃排排坐,滴滴答答吹喇叭。
这些量词要记清,千万不要弄混它 ”这是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念的《量词歌》 ,目的是让小朋友记住不同事物与不同量词间的搭配关系汉语中的量词太多,搭配关系又复杂鸡是“一只” ,狗是“一条” ,马是“一匹” ,牛是“一头” 规律也不明确,狗与狼外形差不多,而狗要用“条” ,狼却要用“匹” 鸡蛋用“枚” ,导弹也用“枚” ,二者的个头、形状毫无相近之处,此“弹”非彼“蛋” ,为何都称“枚”?量词多而复杂,初学汉语的人难以掌握,于是才有人编各种《量词歌》教人背记如果一律不用量词,像“一篙一橹一渔舟” 、 “一人独占一江秋” ,像“三瓜两枣” 、 “九牛二虎” ,多撇脱鸡鸭猪狗,牛马虎狼,都可论“只” ,如“牵一只狗” , “懒得像只猪” , “买了只牛” , “一只饿狼” 本来锅论“口” 、电视机论“台” 、飞机论“架” ,武宁话中却都可以用“只”代替,如“买了只新锅” 、 “一间房里放一只电视机” 、 “天上有一只飞机” 挫】 (Co)段,节[ 例]“两头不要,只要中间一挫 ”、 “把甘蔗切成三挫” 、 “细伢子又长高了一挫” 、 “裤子太短了,一挫脚骷都露在外面” 垛】 (Do)堆,团用于泥状物。
[例]“一垛泥巴” 、 “一垛牛粪” 、 “一垛眼屎” 9【 网】 (Wong)堵,面[例]“ 中间再砌一网墙” 、 “咯网墙上可以挂一幅油画” 部】 (Pu)辆用于车辆[例]“一部汽车” 、 “一部摩托车”、 “一部脚踏车” 兜】 (Dou)棵[例]“种两兜树” 、 “栽几兜菜” 管】 (Guon)支、根用于细长物[例]“一管牙膏” 、“一管针” 、 “一管笛子” 皮】 (Pi)片用于叶片[例]“摘一皮树叶” 、 “放几皮菜叶” 手捏子(手绢) 、头绳(毛线) 、背褡(背心) 、裤头(短裤) 、细伢子(小孩) 、毛伢子(婴儿) 、哑子(哑巴) 、告花子(乞丐)等北京话中的“一点儿” ,武宁话说成“一滴(dia)子” ,要强调特别少,就说成“滴滴(diadia)子” 类似地,北京话中的“快点儿” 、“慢点儿” 、 “多点儿” 、 “少点儿”在武宁话中就是“快滴子” 、 “慢滴子” 、 “多滴子” 、 “少滴子” 由于武宁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特征方面存在的差异,武宁人讲普通话很容易存在一些共有的毛病,例如:将卷舌的 zh、ch、sh 发音成不卷舌的 z、c 、s,使得“找”和“早”不分, “插”和“擦”不分, “师”和“思”不分, “昌”和“仓”不分;将声母 n 发音成声母 l, “脑”和“ 老”不分, “农”和“龙”10不分;将声母 h 发音成声母 f,使得“户”和“夫”不分, “荒”和“方”不分, “灰”和“飞”不分;将韵母 ing 发音成韵母 in,使得“玲”和“林”不分, “兴”和“新”不分, “明”和“民”不分, “京”和“津”不分;将韵母 eng 发音成韵母 en,使得“成 ”和“陈”不分, “升”和“深”不分, “政”和“振”不分, “烹”和“喷”不分。
为了追求音韵的美感,中国古代诗词很讲究合辙押韵但实际上我们读起有些古诗词来,往往会觉得押韵不怎么和谐例如: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晏几道《生查子》应该押韵的“马” 、 “夜” 、 “谢” 、 “下”四字,其音分别是 ma、ye、xie、xia “马”与“下”是一个韵, “夜”与“谢”又是另一个韵这押韵怎么押的?读起来怪别扭的有语文老师说,你用南昌话读读看,也许会有新的感觉那就用南昌话来试一试马” 、 “夜” 、 “谢” 、 “下”四字,在南昌话中分别读作 ma、ya、xia、ha,全都是一个韵用南昌话一读,果然感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