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工程课后题答案 李传亮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756060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34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藏工程课后题答案 李传亮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油藏工程课后题答案 李传亮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油藏工程课后题答案 李传亮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油藏工程课后题答案 李传亮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油藏工程课后题答案 李传亮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藏工程课后题答案 李传亮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藏工程课后题答案 李传亮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1 2 简述圈闭充满系数的物理意义 圈闭的充满系数 即为油藏容积与圈闭容积的比值 并用符号 表示 0 表明圈闭没有聚集油气 为一个空圈闭 0 表明圈闭中聚集了油气 同时也表明油气是从储集层的下倾方向运移过来的 在储集层下倾方向的上一个圈闭中必定充满了油气 1 表明圈闭已经充满 同时也表明更多的油气曾经从溢出点溢出 并沿着储集 层的上倾方向继续运移 在储集层上倾方向的下一个圈闭中聚集起来 形成另外一个油 气藏 1 3 简述重力分异和差异聚集的物理意义 若在一个圈闭中发现了油气界面 则在储集层上倾方向的下一个圈闭中聚集了石 油 在储集层下倾方向的上一个圈闭中聚集了天然气

2、这就是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中的 重力分异和差异聚集现象 1 4 简述油藏的度量参数及其地质和力学条件 油藏的度量参数有 3 个 油水界面 油柱高度和含油面积 油水界面为圈闭中油 和水的分界面 油柱高度为圈闭最高点到油水界面的垂向距离 含油面积为油水界面所 对应的储集层顶面构造上的等高线所包围的面积 地质条件包括 生油层 源岩 油气生成 油气运移 储集层 盖层 圈闭和保 存条件等 力学条件包括 对于同一个油藏 应该只存在一个油水界面 在一个油藏中 应该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 1 9 某油井原始条件下的测压数据见下表 试分析油层之间的连通性 可以通过计算各个层位的压力梯度来确定他们是否是联通的 有问题

3、0 ppG D 10 1 10 10 0710 00 7 1 01 1 PP GMPa Km HH 10 2 10 10 42 10 35 7 1 06 1 05 PP GMPa Km HH 10 3 10 12 73 12 7 3 1 21 1 2 PP GMPa Km HH 从而 得出结论 1 2 与 3 层不连通 计算 1 2 层的截距 21 2 1 305 1 735 10 31710 DD D D 故 1 2 层连通 也可以通过作图得出结论 略 1 10 题干略 根据储量公式有 63 1 20 1025 0 15 10 25 0 85 10 1 2 owcos oi A hS N B

4、 7 3 984 10 t 储量丰度 0 0 1 wcos oi hSN AB 3 25 0 15 10 25 0 85 10 1 2 1 992 3 t m 单储系数 3 0 0 1 79 68 wcos oi SN Wkg m A hB 因此 该油田为中型油田且为中丰度油田 77 30 3 984 1030 1 1952 10tNN 可采 开采该有藏的收入为 710 1 1952 1010001 1952 10 元 1 11 题干略 根据公式有气藏地质储量为 g 1 scsci wc scii T ZP hS PTZ G A 6 27320 130 20 1025 0 15 10 25 0

5、 101 27380 0 86 103 1 61 10 m 根据公式有气藏的储量丰度为 g g N A 10 6 1 61 10 20 10 433 0 0805 10 mm g g N W A h 10 6 1 61 10 20 1025 32 2 33 mm 因此 我们可以知道 该气田为中型气田且为中丰度 93 60 9 66 10 GGm 可采 销售收入为 99 9 66 1019 66 10 元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2 1 1 此天然气平均摩尔质量 M Mi yi 16 043 0 9 30 07 0 06 44 097 0 04 18 01g mol 此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rg

6、M Mair 18 01 28 97 0 62 气体拟临界压力 Ppc yi Pci 4 6408 0 9 4 8835 0 06 4 2568 0 04 4 64 MPa 气体拟临界温度 Tpc yi Tci 190 67 0 9 305 5 0 06 370 0 04 204 73 K 对比压力 Ppr P Ppc 30 4 64 6 47 对比温度 Tpr T Tpc 80 273 15 204 73 1 72 查图 2 1 2 可得偏差因子为 0 93 理想气体偏差因子为 1 2 天然气储量计算公式 G Agh 1 Swc TscZscPsc PiTiZi 由此公式可以计算 按理想气体

7、与按非理想气体所计算的储量的偏差为 除偏差因 子外 其他各项可以消掉 R 1 1 1 0 93 1 0 93 0 08 8 所以若按理想气体计算 储量比实际气体会少 8 2 4 地层原油的压缩系数为 0 0 0 V C V P 1 因为原油体积系数B0 V0 V0S 则 V0 B0V0S 所以 0 0 0 V C V P 0 0 dV V dP 地层温度视作常数 又 V0S在地面条件下为常数 所以 0 000 0 0000 os os osos d B VdVV dBdB C V dPB V dPB V dPB dP 2 由 oosgsSo RB 所以 oosgsso BR 所以 11 1 o

8、sgss osgsso Ooo o O osgssoosgss o o Rdd dR dB C B dPRdPR dP dP 2 1 oo oo o d d dPdP 2 7 1 该地层水的总矿化度 SC 61900 768 11900 119000 230 35 193833 mg l 2 各矿化物的当量浓度如下 当量摩尔浓度 摩尔浓度 化学价 61900 12691 304 23 00 a NK 768 263 210 24 30 11900 2593 812 40 08 g a M C 2 4 3 119000 13356 841 35 45 230 24 789 96 06 35 10

9、 5736 61 01 l C SO HCO 2 3356 8412691 30463 210602 3270 lag CNM 水型 CaCl2地下水 海洋环境地下水 补充作业 试从达西定律推导出气测渗透率公式补充作业 试从达西定律推导出气测渗透率公式 达西公式的微分形式 QdL K AdP L 增量方向与 P 增量方向相反 所以取负值 假设气体在岩心中的流动为稳定流 且为等温过程 气体流过各断面的质量流量不变 由玻 马定律 0000 QPQ PQQ PP 常数或 Q0为大气压 P0条件下的体积流量 所以 0 Q PdL K AdP 分离变量 再积分 可得 1 2 00 0 PL P Q P

10、KPdPdL A 得 22 0021 2 Q PPP KL A 1 00 22 12 2 10 a Q PL K A PP Ka气测渗透率 m2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3 4 孔隙度的平均值代表孔隙的平均发育程度 孔隙发育的均匀程度用变异系数 极差 和高均比等三个参数描述 1 孔隙度平均值 算术平均 1 11 56 j n 几何平均 1 lnln11 40 j n 调和平均 111 11 25 j n 下面以算术平均得到的值作为储层孔隙度的平均值求变异系数和高均比 变异系数 2 1 892 0 160 3 11 56 j n V 所以 A B D 三点无自喷能力 C 点有自喷能力 4 7

11、题干略 对于油相 代入已知数据 得 因此 油相压深关系方程为 对于水相 代入已知数据 得 因此 水相压深关系方程为 第一油水界面深度 第二油水界面深度 gDPP ooo 0 MPaPP oo 008 110 38 968 031 00 DP o 664 6008 11 gDPP www 0 MPaPP ww 66 03 38 90 133 00 DP w 34 3266 0 29 1 4 D ow ctw0o0 1 WOC g PPP km3 14031 8 9 68 00 1 5 066 0008 11 30 1 4 WOC ow cdw0o0 2 g PPP km20408 3 8 9 6

12、8 00 1 3 066 0 008 11 自由水界面深度 4 9 题干略 对于西端岩心 油水过渡带厚度 2 0 20 1 0 029 1 0 65 9 8 ctcd wo pp h g 对于东端岩心 油水过渡带厚度 1 0 40 2 0 058 1 0 65 9 8 ctcd wo pp h g 5 12 0 0580 029 tan1 45 10 2000 hh L 所以倾斜角为 5 tan1 45 10arc 物源方向在西端 4 10 解 D m0 00500800110014001700210024002700 Pi MPa13 0014 0015 3317 3319 3321 332

13、4 0026 0028 00 28 1 4 ow w0o0 FWL g PP D km3 29975 8 9 68 0 0 1 66 0 008 11 0 0 0 0 500500500500 1000100010001000 1500150015001500 2000200020002000 2500250025002500 3000300030003000 0 0 0 05 5 5 51010101015151515202020202525252530303030 P MPa P MPa P MPa P MPa D m D m D m D m 1 1 1 1 得到了两个直线段 得到了两个直

14、线段 直线段斜率 直线段斜率 Gp 2MPa kmGp 2MPa kmGp 2MPa kmGp 2MPa km Gp 9 8 0 2041g cm3 Gp 9 8 0 2041g cm3 Gp 9 8 0 2041g cm3 Gp 9 8 0 2041g cm3气气 直线段截距 直线段截距 Pg 13MPaPg 13MPaPg 13MPaPg 13MPa 直线方程 气直线方程 气 132130 0241 g pDgD 直线段斜率 直线段斜率 Gp 6 6667MPa kmGp 6 6667MPa kmGp 6 6667MPa kmGp 6 6667MPa km Gp 9 8 0 6803g c

15、m3 Gp 9 8 0 6803g cm3 Gp 9 8 0 6803g cm3 Gp 9 8 0 6803g cm3油油 直线段截距 直线段截距 Po 10Po 10Po 10Po 10MPaMPaMPaMPa 直线方程 油直线方程 油 106 6667100 6803 o pDgD 静水压力 gdPP wairW D 2700m Pw 0 1 1 9 8 2 7 26 56MPa 压力系数 28 26 56 1 054 正常压力地层 4 11 D m0500800110014001700210024002700 Ti C26 1436 1942 2248 2654 2959 8467 24

16、72 7978 33 压深关系 0 00 500 00 1000 00 1500 00 2000 00 2500 00 3000 00 0 0010 0020 0030 0040 0050 0060 0070 0080 0090 00 不难得出温深关系方程 DTi32 1914 26 G G G GT T T T 19 32 19 32 19 32 19 32 30303030 地层相对较冷 负异常 地层相对较冷 负异常 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5 7 1 1 1 1 定容气藏 定容气藏 1 p i i G pp zzG 序号Gp 108Sm3 P MPa ZP Z 10 000042 1771 0938 694 22 218640 2111 0637 935 34 652737 8431 0237 101 46 283136 1770 9936 542 59 881933 5440 9535 309 611 679931 9180 9234 693 34 34 5 35 35 5 36 36 5 37 37 5 38 38 5 39 00 20 40 60 811 21 4 Gp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