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教材课程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2725665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教材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教材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教材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教材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教材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教材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教材课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诵读中感受自然的美。 2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并尝试写简单的诗。 3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教学重难点】1诗歌诵读。 2诗歌仿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英国有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叫济慈,他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句经典的话本身也是一句诗,它告诉我们生活的本质就是诗,人的一生也是诗。如果我们能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我们平凡的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时时有诗情,人生处处有诗意。写诗,并不像许多同学想象的那么困难,今天,就让我们以两首优美的外国诗为阶梯,去尝试一下写景诗的创作。二、品读济慈和叶赛宁,感受写景诗的特点1介绍两位诗人

2、。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

3、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2自由诵读感受诗意诗情。(1)自由读、表演读、配乐读。(2)自由谈一谈你从这两首诗中读出了什么样的诗情。引导学生交流:蝈蝈和蛐蛐中的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热爱生活乐观地对待生活。夜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3自由诵读议一议诗歌的语言。 (1)重点读蝈蝈与蛐蛐引导学生体会:散文一样的语言:娓娓道来,似在说话,不造作不生硬。感受方式:改变诗

4、歌分行排列的方式,把它们以散文的形式排列,读一读体会一下,原来,散文诗就是一篇散文。(2)重点读夜,引导学生体会:诗的语言就是形象化、细节化、生动化的语言;景物的铺排:松林、夜莺、长脚秧鸡、溪水、明月;特点的凸现:松林的“幽暗”、夜莺的“歌声”、长脚秧鸡的“欢嚷”、大河的“银星”、小溪的“银波”教师总结:写景类抒情诗其实很简单:写诗,就是诚实地写出心中的话写诗,就是细腻地描绘出心中的话写诗,就是优美地表达出心中的话写诗,就是灵活地排列出心中的话三、他山之玉:看看如何把散文变成诗1把春的前几段变成诗。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了太阳的

5、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2把记叙文变成诗。深圳的程少堂老师曾把荷花淀的开头由记叙文改成这样了:原文: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四、自由创作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为题,或者以夜为题,模仿这两首诗简易朴实的写法,即兴创作小诗一首并朗诵交流。(提醒学生:如果觉得难,可以写成散文

6、再考虑形式。)五、课外作业自由创作诗歌,在班上举行诗歌创作比赛。【资料宝藏】1济慈轶事英国作家查尔斯常常发现济慈把诗胡乱地写在手边的纸片上,然后,不是作为书签夹在书中,就是扔掉了事。那是1819年的春天,一只夜莺恰好和他们作邻居。 它的歌声一直使济慈快活异常。 有天早上,济慈从餐桌旁拉过一把椅子,在葡萄树下的草地上坐了整整一个上午。临了,查尔斯发现他不声不响地走进屋里,又不声不响地把手中的碎纸片塞到书架后。趁济慈不注意的时候,查尔斯把那些碎纸片拣了起来。大致可以看出,那是一首关于夜莺的诗。查尔斯把它们复原了,这就是那首人人喜欢的夜莺颂。2济慈诗选夜莺颂我的心在痛,困顿和麻木刺进了感官,有如饮过

7、毒鸠, 又像是刚刚把鸦片吞服, 于是向着列斯忘川下沉: 并不是我嫉妒你的好运, 而是你的快乐使我太欢欣因为在林间嘹亮的天地里, 你呵,轻翅的仙灵, 你躲进山毛榉的葱绿和阴影, 放开歌喉,歌唱着夏季。哎,要是有一口酒!那冷藏 在地下多年的清醇饮料, 一尝就令人想起绿色之邦, 想起花神,恋歌,阳光和舞蹈! 要是有一杯南国的温暖充满了鲜红的灵感之泉, 杯沿明灭着珍珠的泡沫, 给嘴唇染上紫斑; 哦,我要一饮而离开尘寰, 和你同去幽暗的林中隐没:远远地、远远隐没,让我忘掉你在树叶间从不知道的一切, 忘记这疲劳、热病、和焦躁, 这使人对坐而悲叹的世界;在这里,青春苍白、消瘦、死亡,而“瘫痪”有几根白发在摇

8、摆; 在这里,稍一思索就充满了 忧伤和灰色的绝望, 而“美”保持不住明眸的光彩, 新生的爱情活不到明天就枯凋。 去吧!去吧!我要朝你飞去, 不用和酒神坐文豹的车驾, 我要展开诗歌的无形羽翼, 尽管这头脑已经困顿、疲乏; 去了!呵,我已经和你同往! 夜这般温柔,月后正登上宝座, 周围是侍卫她的一群星星; 但这儿却不甚明亮, 除了有一线天光,被微风带过, 葱绿的幽暗,和苔藓的曲径。 我看不出是哪种花草在脚旁, 什么清香的花挂在树枝上; 在温馨的幽暗里,我只能猜想 这个时令该把哪种芬芳 赋予这果树,林莽,和草丛, 这白枳花,和田野的玫瑰, 这绿叶堆中易谢的紫罗兰, 还有五月中旬的娇宠, 这缀满了露酒

9、的麝香蔷薇, 它成了夏夜蚊蚋的嗡嘤的港湾。 我在黑暗里倾听:呵,多少次 我几乎爱上了静谧的死亡, 我在诗思里用尽了好的言辞, 求他把我的呼息散入空茫; 而现在,哦,死更是多么富丽: 在午夜里溘然魂离人间, 当你正倾泻着你的心怀 发出这般的狂喜! 你仍将歌唱,但我却不再听见 你的葬歌只能唱给泥草一块。 永生的鸟呵,你不会死去! 饥饿的世代无法将你蹂躏; 今夜,我偶然听到的歌曲 曾使古代的帝王和村夫喜悦; 或许这同样的歌也曾激荡 露丝忧郁的心,使她不禁落泪, 站在异邦的谷田里想着家; 就是这声音常常 在失掉了的仙域里引动窗扉: 一个美女望着大海险恶的浪花。 呵,失掉了!这句话好比一声钟 使我猛醒到

10、我站脚的地方! 别了!幻想,这骗人的妖童, 不能老耍弄它盛传的伎俩。 别了!别了!你怨诉的歌声 流过草坪,越过幽静的溪水, 溜上山坡;而此时,它正深深 埋在附近的溪谷中: 噫,这是个幻觉,还是梦寐? 那歌声去了:我是睡?是醒3拓展阅读一诗 采 真水无香我曾拜倒在永恒的爱情的歌者海涅的足下。他的笔下饱含民乡情调,所显现的幽静、繁茂、美丽的丛林中的似仙似人的少女,无不荡漾着春情,令人爱慕而向往。他那老幼皆懂的口语式表达技巧,寓意深刻的诗行,读来琅琅上口,美妙无比。在他的诗中,有着那么一种具有非凡魄力的“静美”,“慢腾腾的美”。读着他的诗,往往使人慢慢地就沉醉在他所描述的意境中夜莺的高歌,美丽少女的

11、吟唱;轻轻的小溪,鱼儿的游荡;对爱的思念,对情的依恋再读莱蒙托夫的诗行时,心中却又充斥着另一种情感:忧郁,阴沉,悲壮好似整个诗间都散发着那么股悲愤、令人窒息的气味。读他的诗时,整个的思想情感都会像他的诗一样沉闷寡欢。然而,他的诗是战斗的呐喊:对自由的向往,对命运的抗争,对社会的悲叹,对权贵的鞭笞他写过两篇触目惊心的死,是那么阴沉可怕。而对幸福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却似乎是那么渺茫。总之,对于我们这些生长在自由、和平、幸福、欢乐年代的青年人来说,它的诗格调太沉了。当济慈的诗展现在面前时,你会完全沉浸于他所表现的对生活充满向往和欢乐的气氛中。他的诗真挚、俊逸,对待困难始终抱着乐观向上的精神。读后给人

12、以安慰、力量以及克服困难的信心!他最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地方,就是对生活始终抱着乐观的情调。因而也就表现出一种活力,青春的活力,使人在困难中勇毅、勤奋!正是这种精神影响了我,使我感到人生、生活是那么美好。使我觉得,不论在任何状况下都有活下去的信心和决心!它的秋颂、仙灵之歌,格调是那么欢快明亮,音韵是那么优美,把秋天的大自然,丰韵的农村景象描绘的真实、惟妙惟肖,读之仿佛一幅“秋实”图展现在眼前。而对于悲哀、苦闷者来说,读了仙灵之歌后,他一定会完完全全地振作起生活的勇气,把忧愁赶出胸间,从而快乐地生活下去可惜,这位天才的歌者却英年夭亡,连他自己也悲叹命运的短暂,称自己为“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当读了

13、普希金的诗后,你会深深地感到“诗歌的太阳”之于他是无愧的。他的诗,确像太阳那样,永远发散着迷人的光和热,给人以温暖和力量。始终满溢着青年人心中那种青春的活力和热情,读着使你热血上冲,浑身劲溢。而尤其他那带有明快的音乐性的、读来琅琅上口的诗韵,更使人爱不释手。在读他的诗体小说叶甫根尼奥涅金时,我曾多次激动得几乎读不下去。在对社会,对上层贵族阶级,封建宗教的评判上,他不像有些作家那样激烈、悲愤和怒吼,而是用一种缓缓的,不引人注目的,几乎是轻松的温和的和嘲弄的笔调表现出来,但所引发的人们对上层社会腐朽虚伪面目的认识却更加强烈和清晰。总之,它的诗行中,就像是充斥着一种力,一种通过光、亮就能传递到你身上

14、的力青春的活力,生命顽强的拼搏力,生活的勇气和战斗力,对压迫的反抗力!这些力,只要你触及和朗读他那优美的诗行时,就会传遍你的全身拜伦、雪莱的诗,则又是另一种情况了。他们是高入云端的歌者。就像天马行空,一步可以从宇宙的一头跨越到另一头。他们的思绪,比金色的阳光更浪漫,比汹涌的波涛更激荡,比广阔的宇宙更深邃。读着他们的诗,我们的想象几乎都跟不上作者的笔端。“伟大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基于他们是无愧的。他们不仅是伟大的诗人,而且还是无畏的战士!他们不但用诗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压迫他们的君主剥削制度,而且同人民一道拿起枪来战斗。大自然的任何景象出自他们的笔下都变得美妙无比。而上层剥削阶级、达官贵族在他们笔下都显得丑恶万分。他们那随意的诗歌表现形式和富于口语式的写作方法都达到了一般人所不能达到的高度。唐璜的自由漫抒,嘲弄刺讽,议论纪实以及诗的音乐性都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地步!泰戈尔的诗是最富有哲理性的。隽永,清新,意境无穷。对大自然和生活永远怀着好奇心和发现精神。在他的头脑中一定有一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