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2725581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精编版(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漫谈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福州市群众路小学郑德容 语文 语文 是一个 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生成 掌握 运用 的教学活动和过程 它的任务和目标 是引导学生 了解语言的生成规律 进而 掌握 运用 语言 并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 养成习惯 语文 同样是一门 心灵的学科 课文应该成为学生内心体验的源泉 课堂上要有情感生活 有心智的活动 语文教学如果不能让学生凭借语言通灵 感悟 移情 益趣 那就是失败的教学 因为远离了语文的本性 小学语文 小学 就决定语文教学具有儿童性 我们应该走进童心 走进童心 就是要站在儿童的立场 从儿童的角度看待问题 走进童心 就是要做儿童世界的使者 融入儿童的生活 引领儿童生活 走进

2、童心 就是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世界 让文本生成为儿童的精神 食粮 成为儿童生命的一部分 参加语文阅读教学有感 阅读 阅读是语文课的基础 阅读必须是大量的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 认识世界 发展思维 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而小学生阅读兴趣 方法与习惯的培养 仅限于语文科阅读教学范围之内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 课内打基础 课外求发展 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也就是说 需要借助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 因此 语文课程标准 在各学年的教学目标中 都将阅读课外书籍报刊 收集处理信息列为重要要求 并明确规定了各学段的课外阅读量 整个小学阶段必须阅读145万字 其中低年级5万字 中年级40万字 高年级100万字 这表明小

3、学语文教学必须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纳入教学计划之中 并成为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义不容辞的任务 漫谈 语文课要充满 语文味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解读 语文味 从语文教学论看 语文味 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 语文素养包括的内容很丰富 既包括语言能力即听 说 读 写的能力 还包括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 包括知识视野 情感态度 思维品质 文化品味 人文精神 等等 解读 语文味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学生认识的多元性 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个性特点 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 语文味 也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复杂性 有 语文味 的课不只是展示语言现象 而需要经

4、历一个对语言的理解 感悟 品味 应用和拓展的复杂过程 语文味 的课堂是怎样的 我以为 具有 语文味 的语文课堂应该有朗朗的读书声 应该有浓浓的情感体验 应该有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应该有学习方法的习得和学习习惯的自然渗透 应该有自然和谐的师生互动场景 一看到 语文味 三个字 我们仿佛会闻到了淡淡的墨香 会听到富有韵味的朗读 会感受到孩子们正浸润在语言的海洋中 尽情地遨游时的那种快乐幸福 怎样才能上出具有 语文味 的语文课呢 深入研读文本 精心预设教学环节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优化处理教学环节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力求做到 心中有 标 心中有 本 心中有 生 心中有 法 立足生本 深层对话 问题 等待

5、 倾听 尊重 平等 精彩的生成来源于精心的预设 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及教师的教学机智 研读文本 巧用教材 朱子读书法 对阅读过程有一段经典的描述 读书 始读未知有疑 其次则渐渐无疑 中则节节有疑 多了这一番 疑渐渐解 以至融会贯通 都可无疑 方始是学 朱熹将读书过程揭示得十分清楚 教师研读文本大概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 从 有疑 到 无疑 再到 节节有疑 以至 融会贯通 这个过程大致要经过三轮的研读 第一轮 以读者的身份初读 达到从 有疑 到 无疑 方可 文本对于教师来说首先是一篇文章 因而我们首先会以一般读者的身份去阅读 始读未知有疑 当我们初读时也许会遇到读音障碍 也许会遇到词语理解的困难 但是我

6、们会运用以往的旧知或经验 通过猜测 查证等方法去弄懂 解决了词句理解障碍后 自然会透过语言符号组成的文章表面去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是什么 也就是说 我们作为一般读者 在初读时要解决词句理解的障碍 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 要懂文章的意思 即达到从 有疑 到 无疑 的程度 第二轮 以作者的身份去体察研读 达到从 无疑 到 有疑 再到 有悟 的程度 进入教材的文章成为文本 文本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文章 因而我们教师不能够满足于一般读者身份的阅读 而要站在作者的角度 去设身处地地进入事件的情境 深入人物的内心 体察角色的情怀 在体察研读的过程中多问几个 为什么 往往

7、可能会激发几许感动 产生某些感想 获得特定的感悟 即达到从 无疑 到 有疑 再到 有悟 之境界 第三轮 以学生的身份去研读 达到从 有悟 到 有用 我们对文本的研读 使文本藏于胸 融于心 化于情 这对于教学的意义十分重大 我们知道 教学不是简单地将教师感悟到的统统倒给学生就行了 而应该有所选择 因此 教师研读文本还要多一份耐心 再次转换角度 以学生的身份 设 生 处 地 地阅读 从而有效地选择有用的训练点 即要从 有悟 到本轮的 有用 对学生有用 对教学有用 巧用教材 打破常规 捕捉精华 桂花雨 小桥流水人家 巧妙整合 力求高效 窃读记 我的 长生果 有效训练 拓展思维 地震中的父与子 梅花魂

8、 准确定位 符合学情 明确目标 有效教学的根本 1 依据 课程总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 中的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中已经为我们语文教学确定了课程 总目标 和 阶段目标 分四个学段 2 依据 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 学会 过程和方法 会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乐学 3 依据 文本特点 语言训练点 情感体验点 方法渗透点 能力提高点 4 依据 学情特点 教学环节的优化处理 1 寻找教学线索 2 找准教学突破口 3 形成板块 4 力求变换方法 5 精心设计板书 寻找教学线索 写文章情动而辞发 读文章是披文以入情 入选小学语文的教材很多都是情感很浓的文章 如热爱大自然之情 如热爱祖国之情 如亲情 如友情 这样的

9、文章很能够打动人心 所以 教学中教师应该紧紧把握 情 感线索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去体会感悟 案例 梅花魂 文章其实有两条很清晰的情感线索 一条是明线 一条是暗线 明线是外祖父三哭 二送 一怒 表达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愿望 暗线则是作者不懂 拍手笑 害怕又奇怪 到后来的理解 离别时觉得外祖父衰老了许多 珍藏墨梅图 抓住这两条线索展开教学 让学生了解外祖父为什么哭 为什么送 为什么怒 走进祖父的内心 体会他的思乡情爱国心 在体会感悟的过程中 暗线也会慢慢地清晰 孩子们和莺儿从开始的不懂 不懂外祖父为什么哭 为什么送 为什么怒 可后来却全懂 在离别的那一刻全明白了体会到了外祖父那颗火热的爱国心 两条

10、线索自然地重合 找准教学突破口 预设过程中 我们要考虑教学的突破口 切入点 切入点其实也是教学点 教学点很多 从哪个点切入可以带动一串 辐射上下文 起到 牵一发而动全身 四两拨千斤 的作用呢 这就是我们要在预设过程中努力寻找的 可能是一段话 可能是一句话 也可能是一个词 如 梅花魂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他挖了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是血迹 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在教学父亲的 了不起 这个部分时 我们可以从 他挖了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

11、是血迹 作为教学的突破口 因为 这个部分的描写凸显了父亲的形象 令人震撼 且这个部分承接了上文 他挖了多长时间 为什么没人再来阻挡他 之前人们如何劝阻他 他为什么不接受他人的劝告 为什么他会成为现在的这副模样 36小时中他都经历了怎样的艰难 一系列的问题都围绕着这段话展开 起到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作用 梅花魂 是啊 莺儿 你要好好保存 这梅花 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 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 愈是寒冷 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得愈精神 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 最有灵魂 最有骨气的 几千年来 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 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 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 不肯低

12、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 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案例 梅花魂 言为心声 这段话是外祖父发自内心的表白 他由衷地赞美了梅花的精神 字里行间流露着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 让人能够触摸到他的那颗滚烫的爱国心 但是 这段话对于孩子来说 的确是难点 但又是重点 通过对这段话的品读 我们能够更好地走进外祖父的内心 能够更好地凸显外祖父的形象 更好地理解外祖父为什么如此珍爱墨梅图 为什么哭 为什么怒 为什么离别时要送我墨梅图 所以 从这段话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是很有道理的 每节课有突破口 每个环节也有切入口 找准切入口会避免教学的零乱 零散 往往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可以承接上文

13、 开启下文 教学会更具整体性 更容易形成教学板块 课堂教学更具有整体感 形成板块 力求变化 板块式 教学结构其实就是我们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每个环节为一个板块 各板块之间是相互独立相互依赖 相互渗透又层层递进 我对 板块式 教学结构情有独钟 是因为它以其特有的 板快情节 为教学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提供了 天高任鸟飞 的广阔空间 同时 根据学生的好动 持续性差的心理特点 我们能够通过板块之间的这种变化多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减轻学生上课的疲劳 最大限度地发挥四十分钟所带来的教学效果 如 欢庆 梅花魂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案例 梅花魂 板块1 引导学生体会梅花的精神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如果你是画家 你

14、会画一幅什么样的梅花图呢 并引导学生通过引用相关的诗句 给梅花图题诗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梅花那种凌寒独放 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中 教师紧紧抓住语言文字 风欺雪压 愈 愈 与学生的想象自然结合 想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梅花的品质 板块2 引导学生体会那些具有梅花精神的有气节的人物 这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 难度更大 于是 教师引导学生先理解 气节 的意思 再引导学生说说 你想到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并让学生结合资料 运用文中的句式进行语言训练 赞美这些有气节的人物 这样 不仅理解了句子的意思 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加上课件的使用 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渲染 学生被梅花精神深深感动着 渐

15、渐地 孩子们走进了外祖父的内心 体会到了外祖父的爱国情怀 案例分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写的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雷利先生的一封感人肺腑的信 他的父亲为了世界的和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失去父亲的伤痛 充分表达了他对和平的渴望和向往 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四年级孩子来说 战争对于他们过于遥远 他们很难体会理解战争给人类所带来的痛苦 难以体会雷利心中的痛楚和呐喊 所以 对于 呼声 的理解就成了教学的难点 但同时又是重点 因为这篇文章就是透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来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案例分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板块1教学内容 通过雷利一家人离别前后的强烈对比

16、引导学生体会雷利父亲的伟大 感受雷利失去父亲的痛楚 亮点 1 通过强烈的对比 拨动孩子的心弦 引领学生走进作者心中 感受其失去父亲的痛楚 2 巧妙地运用画外音 引导学生理解 蓝盔 的意思 体会父亲的这种自豪感和光荣感 3 不断地变化朗读的形式 个别读 齐读 自由读 师生对读 在朗读中 教师带领着孩子走进文本 案例分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板块2教学内容 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亮点 1 巧妙地补充了相关的资料 并引导孩子运用资料来体会和理解 51年前 和51年后 2 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 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 读一读 然后向加利先生赞颂爸爸 培养了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 很扎实 3 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 捕捉重点词语读懂句子的方法 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等 案例分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板块3教学内容 理解 呼声 并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呼声 亮点 1 通过 你想对加利先生说什么 你又想对加利先生说什么 不断的扣问 使得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很自然地转化为全班孩子的呼声 孩子已经完全融入到文本的情感中 和作者的心贴和在一起了 2 利用两组强烈对比的照片 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使学生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