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诗圣——杜甫》课件备课讲稿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2719732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秋诗圣——杜甫》课件备课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千秋诗圣——杜甫》课件备课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千秋诗圣——杜甫》课件备课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千秋诗圣——杜甫》课件备课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千秋诗圣——杜甫》课件备课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千秋诗圣——杜甫》课件备课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秋诗圣——杜甫》课件备课讲稿(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千秋诗圣 杜甫 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儒生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郭沫若 杜甫生平 读书游历时期 712 746 35岁以前 读书和漫游时期 扩大了眼界 结识李白 放荡齐赵间 裘马颇清狂 壮游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陷贼与为官 任左拾遗 时期 756 759 45 48岁安史之乱 目睹京城荒凉 朝廷腐败 创作达到现实主义高峰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春望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2、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月夜 陷贼与为官 任左拾遗 时期 756 759 45 48岁安史之乱 目睹京城荒凉 朝廷腐败 创作达到现实主义高峰 春望 哀江头 北征 羌村三首 三吏 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月夜 梦李白二首 漂泊西南时期 759 770 49岁以后成都草堂安定时光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漂泊西南时期 759 770 49岁以后成都草堂安定时光 晚年漂泊不定 天末怀李白 月夜忆舍弟 蜀相 江村 客至 春夜喜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江畔独步寻花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绝句 倦夜 旅夜抒怀 秋兴八

3、首 咏怀古迹 孤雁 登高 漫成一首 江汉 登岳阳楼 登楼 江南逢李龟年 杜诗题材 爱国忧民诗 春望 三吏 三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等 咏怀抒情诗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等 写景咏物诗 春夜喜雨 江畔独步寻花 秋兴八首 登高 登岳阳楼 等 思乡怀友诗 月夜 月夜忆舍弟 梦李白 二首 不见 等 咏史怀古詩 蜀相 琴台 八阵图 咏怀古迹 五首等 题画论诗诗 画鹰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戏为六绝句 等 周五安居时期诗歌周五练笔交流周一安居时期诗歌周二漂泊时期诗歌周四漂泊时期诗歌 漂泊西南时期 759 770 49岁以后成都草堂安定时光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

4、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客至 杜甫 本诗的感情基调 喜崔明府相过 明府 县令 相过 拜访我 客至 杜甫 客至杜甫解题 客至 宾至 客是相知之客 宾是贵介之宾 贵介之宾 显得客套和拘谨 有应酬和敬而远之的成分 相知之客 则通俗明白 亲切融洽 如话家常 富有生活气息 本时期的诗歌 一反往常之沉郁 开阔明快 轻松愉悦 背景 公元761年春天 杜甫 42岁 在友人帮助下 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营造了一所草堂 暂时定居下来 生活上也有人接济他 此时生活比较安定 有了生活的情趣 皆 但 绿水缭绕 春意荡漾水势涨溢 江波浩渺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群鸥相伴 清幽僻静无人来访 时有寂寞

5、为下文的喜客之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环境幽美恬淡闲适 不曾 今始 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 缘客扫花径 为君开蓬门 前后映衬 情韵深厚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嘉客临门喜出望外 无客 客至 无 只 兴奋欢快略有歉疚 延客就餐 频频劝饮菜肴简单 家贫旧醅 有客 自锄稀菜甲 小摘为情亲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直接表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 巧妙落笔 选取细节 诗人高声呼喊着 邀请邻翁相对饮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馀杯 诗人用这种民间常见的方式 把席间气氛推向更高潮 酒意越浓兴致越高 结尾句峰回路转 别开境界 艺术特色 本诗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 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 还出人料

6、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 写得精彩细腻 语态传神 表现了诚挚 真率的友情 这首诗 把门前景 家常话 身边情 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 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尽显特点 吸引着读者 拓展阅读 圣人的情致意趣 绝句二首 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描绘了一派明净绚丽的的初春景象 步骤一 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练习 3 2 P 153 08福建 阅读下

7、面这首唐诗 按要求答题 6分 绝句漫兴九首 其三 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 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 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景中含情 诗人从燕子落笔 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 点污琴书 打着人 等活动 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 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 以及对诗人的亲昵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给人自然 亲切之感 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 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 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

8、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言之成理即可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情景交融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诗人为什么对诸葛亮情有独钟 诸葛亮的一生 有四个特点 一是明君垂爱 君臣已与时际会 树木犹为人爱惜 古柏行 二是功勋盖世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八阵图 三是忠心耿耿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出师表 四是功败垂成 令人叹惋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八阵图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公元234年春天 诸葛亮六出祁山 与司马懿的军队在陕西渭南对垒 相持百余日 无论他如何激司马懿 司

9、马懿就是坚持不出战 他终因操劳过度 于这年八月病死五丈原中 享年只有54岁 虽是写诸葛亮北伐失败 英雄 洒泪 却是作者自伤失志之语 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1 此诗为诗人栖居浣花溪畔时而作 首联中的 幽 字堪称诗眼 请分析此诗从哪些方面表现出了 幽 4分 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1 环境之幽 江水曲折 绕村而流 恬淡幽静 2 物情之幽 燕子鸥鸟 自由自在 相伴相随 3 人事之幽 老

10、妻小儿 棋局钓钩 乐在其中 诗人从环境 物态和人情方面写足了江村的 幽 来表现自己的愉悦之情 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2 尾联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寄予着诗人复杂的情感 试做分析 4分 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1 欣喜满足 因为终于有了家人的相聚和栖身之地 2 悲苦 因为眼前的悠闲生活只能依靠朋友 3 更何求 更是充满落寞不欢之情和惆怅之意 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

11、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千古悲愁一肩扛 个人遭际的坎坷与悲苦 国家危难的无助与苦恨 不管是 蜀相 还是 登高 都抒发了诗人的无限悲愁 请问 悲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秋兴八首 其一 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明人胡震亨评注的 杜诗通 群

12、山万壑赴荆门 当似生长英雄起句 此未为合作 清人吴瞻泰的 杜诗提要 发端突兀 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 谓山水逶迤 钟灵毓秀 始产一明妃 说得窈窕红颜 惊天动地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南朝江淹 恨赋 明妃去时 仰天太息 紫台稍远 关山无极 望君王兮何期 终芜绝兮异域 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 大大超过了江淹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明人胡震亨评注的 杜诗通 群山万壑赴荆门 当似生长英雄起句 此未为合作 清人吴瞻泰的 杜诗提要 发端突兀 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 谓山水逶迤 钟灵毓秀 始产一明妃 说得窈窕红颜 惊天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