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一政治3月线上调研考试试题180119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32719671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高一政治3月线上调研考试试题180119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高一政治3月线上调研考试试题1801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高一政治3月线上调研考试试题180119(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3月线上调研考试试题180119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政治3月线上调研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72分)1.“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人民是阅卷人”的根本原因在于( )A、在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B、我国人民民主最广泛、最真实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我国人民拥有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答案C解析“人民是阅卷人”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国体,即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C符合题意。2. 年 7 月 25 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 70 年白皮书。白皮书强

2、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关心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残疾人权利,推动残疾人真正成为权利主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享有者。中国残疾人人权事业的发展表明( )作为中国公民都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公民享有广泛和绝对的自由和权利我国民主是最真实的和最管用的民主人民权利随社会进步得到日益充分实现A、B、C、D、答案D解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关心特殊困难群众,保障残疾人权利,推动残疾人真正成为权利主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享有者,这说明我国民主是最真实的和最管用的民众,也表明人民权利随社会进步得到日益充分实现,符合题意;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不是公民当家作主,错误;公民没

3、有绝对的自由和权力,因为自由本身就是相对的,错误;故本题选D。3.顾炎武指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曾疾呼:“目光短浅、自私浅薄的国民无法成就一个伟大的国家。”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公民应树立对国家责任的担当意识国家发展离不开公民素养的提升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公民权利意识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提高公民法治意识A、B、C、D、答案A解析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国家发展离不开公民素养的提升,公民应树立对的国家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公民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不强调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与题意不符;故选A。4.有媒体认为,外国的民众除了看媒体的宣传,还会看中国人在国外的表现。看一个具

4、体的中国人的表现,从这个角度来说,13 亿中国人个个都是“外交官”。为了做好“外交官”,每个公民都应( )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培养公民意识,树立国家观念坚定维护世界各国的利益A、B、C、D、答案C解析外国的民众除了看媒体的宣传,还会看中国人在国外的表现。看一个具体的中国人的表现,从这个角度来说,13 亿中国人个个都是“外交官”,这说明出国办事的中国人都是在代表国家形象,都应该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更要培养公民意识,树立国家观念,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公民的政治性义务,不是公民的权利,不符合题意;公民应坚定维护世界自己国家的利益,错误;故选C。5. 年 6

5、月以来,围绕修订逃犯条例等问题,香港发生了一系列游行示威活动,随后演变成暴力事件并不断升级。部分极端激进分子撕毁香港基本法,公然挑战“一国两制”底线,严重践踏香港法治,对香港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大破坏。这警示我们,作为公民应(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珍惜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树立法治意识,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自觉履行专政职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A、B、C、D、答案A解析材料警示我们,作为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故正确;履行专政职能、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是国家及其相关职能

6、部门的事,故与公民这一主体不相符合。6.近期霸车、霸座、霸路等各种“霸”字霸屏,我霸我有理,别人都这样做我为什么不可的心态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破坏。这种行为迅速受到媒体和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和严厉批评,有关部门迅速回应民意,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则,并及时惩处了有关人员。这体现了( )有权力不可任性,越界必然受到道德谴责或法律制裁公民要通过自觉捍卫自身权利来维护社会秩序公众责任意识的觉醒,推动了相关规则制度的完善公民要树立责任意识,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序、良俗A、B、C、D、答案D解析正确,材料强调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则,及时惩处对社会秩序破坏的行为。说明公民要树立责任担当意识,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序、

7、良俗,同时也反映了公众责任意识的觉醒,推动了社会纠错机制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则,及时惩处对社会秩序破坏的行为,未涉及权力不可任性;错误,应该是公民自觉履行自身义务,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故本题选D。7.决策关系到公权力行使的方向和目标,影响着政府工作的成效。正确的决策能够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错误的决策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为做好决策,决策机关应当( )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组织专家研究论证,集中专家学者智慧开展决策事后公示,真正落实决策内容A、B、C、D、答案C解析决策机关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组织专

8、家论证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故符合题意;是公民的做法,不是决策机关的做法,排除;针对的是决策的落实,不选,故选C项。8.出于对青少年心智的保护,各国的法律都会对青少年的一些不当行为采取宽恕的态度。在很多国家,“宽恕”的界限就在 18 岁、16 岁和 14 岁等几个特定的年龄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信息程度的提高,某些狠辣的犯罪手法、缜密的作案设计都出自一些“早熟”的“孩子”。当今中国,是不是到了该降低刑责年龄的时候呢?某班就当今中国是否应该降低刑责年龄开展了辩论,主要观点如下。其中合理的是( )在预防和惩治犯罪的问题上,应坚持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一视同仁,现有规定不符合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应适

9、时修改只考虑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把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只归结到个体而忽视了社会、家庭、学校这些因素,孤立地看问题是不可取的是否需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需要进行深入调研,征求全社会的意见并按照法律修订程序来严格操作,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时代在快速发展,面对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低龄化的实际,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定罪量刑时加大惩罚力度A、B、C、D、答案C解析说法合理;根据材料“出于对青少年心智的保护,各国的法律都会对青少年的一些不当行为采取宽恕的态度”可知,说法不符合题意;错误,“在定罪量刑时加大惩罚力度”说法不符合实际;故选C项。9.某市规定,对下派社区的工作事务,实行清单管理:属于各部门/街

10、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需要社区协助的事项,应当为社区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这一规定( )彰显了社区组织的自治功能创新了社区组织管理形式有利于推进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旨在提高基层政府行政效率A、B、C、D、答案A解析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是村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材料中的规定彰显了社区组织的自治功能,有利于推动社区居民自治,适合题意;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故选A项。10.网民“啄木鸟”因小区有业主在楼顶违章建筑,改变结构,影响住户和来往行人安全,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未果,遂给某县的书记信箱发帖,希望相关部门及时解决问题。网民“啄木鸟”发帖是(

11、 )A、利用传播媒介参与基层民主评议B、按照信访制度进行民主监督C、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决策D、公民对共产党实行民主监督答案B解析网民“啄木鸟”发帖是按照信访制度进行民主监督,B项符合题意;材料不反映基层民主评议,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体现的是民主监督,不是民主决策,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反映的是公民通过信访制度进行民主监督,不体现公民对共产党实行民主监督,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11. 年 1 月 21 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零容忍的决心丝毫不能动摇,打击腐败的力度丝毫不能削减,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作为当代公民,可以选

12、择参与反腐监督的方式和途径有( )专家咨询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A、B、C、D、答案C解析材料中说的是公民参与反腐监督的方式,即民主监督的方式,包括专家咨询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正确;属于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与材料无关,故本题选C。12.2018 年 6 月 5 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自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行动者、示范者,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对此公民可以( )利用言论自由履行应尽义务,随意各处

13、张贴大字报宣传建设绿色社区、绿色家庭行使监督权,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管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参加各类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践行生态环境责任A、B、C、D、.答案D解析“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自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行动者、示范者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说明公民应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参加各类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践行生态环境责任,符合题意;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说明公民应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与公民的权利无关,排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的职能,不符合设问要求;本题选D。1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14、对公众而言,要以博大的襟怀和良好的德行来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理性参与公共事务,培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从政治参与的角度看,这需要( )强化公民意识,形成对国家的政治认同铸牢民生保障,传递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注重实践体验,提高公众政治参与素养加强社区治理,从而提高政府管理效能A、B、C、D、答案B解析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公共精神其实是要求公民要关心国家和社会,积极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强化公民意识,形成对国家的政治认同;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理性参与公众事务,培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需要注重实践体验,提高公众政治参与素养;不合题意,“铸牢民生保障”的主体是政府,不是公民;不合题意,“加强社区治理,全面提高政府管理效能”的主体是政府,题目中的主体是公民,故本题选B。14.下列活动中,属于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的是(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筹森林、草原、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