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一语文3月网上测试试题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32719579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一语文3月网上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一语文3月网上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一语文3月网上测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3月网上测试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5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自己做题的答题纸(可打印、可用自己的纸张)最上方中间的位置。第卷(共72分)注意事项:1. 第卷共 2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2 分。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打印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或者在自己的纸张上写清楚。一、课内基础巩固(6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侍(sh)坐 铿(kng)尔 小相(xing) 哂(sh)笑B觳觫(h s) 恻隐

2、(c) 庠序(yn) 豚(tn)C忖度(cn d) 邪侈(ch) 孝悌(t) 衣帛(y)D千乘(shng) 率(shui)尔 摄(sh)乎 饥馑(j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根深蒂固 居安思危 善始善终B. 渊远流长 恃才傲物 戒奢以俭C. 择善而从 载舟履舟 施惠于人D. 鸣琴垂拱 文武争驰 是可而止3.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A、鼓瑟希,铿尔 B、莫春者,春服既成C、唯求则非邦也与 D、宗庙之事,如会同4.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导:引导C族庖月更刀,折也 族:众D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堆积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患:祸害B.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患:毛病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加速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洎:等到7.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 以:因为 B、摄乎大国之间 乎:在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如同 D、子路率尔而对曰 尔: .的样子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以其无礼于晋 敢以烦执事 B君知其

4、难也 吾其还也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D郑既知亡矣 既东封郑高一年级学情调查 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5 页3 / 103 / 10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苛政猛于虎也C而刀刃者无厚 吾尝终日而思矣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常以身翼蔽沛公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闻求木之长者 人君当神器之重 B.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必竭诚以待下C. 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虽董之以严刑 D.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而况于明哲乎11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

5、项是( )牛何之 反而求之 舆薪之不见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然后驱而之善 莫之能御也A/ B/C/ D/1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B. 必固其根本C. 则思知止以安人 D.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1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良庖岁更刀,割也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C足之所履 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未尝见全牛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5下列各项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

6、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C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6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是寡人之过也C夫晋,何厌之有 D敢以烦执事17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之所好者,道也A良庖岁更刀,割也 B技经肯綮之未尝C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D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18.下列句子与“以其无礼于晋”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B.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C.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D.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19下

7、列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文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提问时,曾皙鼓瑟正近尾声,他“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生动地体现了曾皙洒脱而又知礼的形象。B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C曾皙描绘的这幅理想蓝图既符合儒家礼仪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态。D听了曾皙的回答,孔子喟然长叹。这喟叹表现了孔子对曾皙志向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那种理想境界的向往。2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B宗庙之事

8、,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祭祀在古代是大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C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高一年级学情调查 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5 页20岁的人。D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

9、执聝,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瀁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二国之患,唯赐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辩哉!”颜回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对曰:“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

10、也。”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选自孔子家语)注 搴(qin):拔取。聝(gu):古代战争中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以记功,这里代指左耳。漭瀁(mng yng):广大无涯际的样子。熏:香草。莸(yu):臭草。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当一队而敌之 当:率领 B必也攘地千里 攘:夺取C挺刃交兵 兵:兵器 D夫子曰:“辩哉!” 辩:通“辨”,区别2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类异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则由无所施其勇 其真无马邪C子路抗手而对曰

11、舍瑟而作 D夫子何选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23下列语句中,与“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B古之人不余欺也C而良人未之知也 D异乎三子者之撰2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B孔子赞赏子路的“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C颜回向往的社会景象与曾皙所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其实都是“礼治”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D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侍坐”篇都体现

12、出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第卷 (共78分)注意事项:1. 第卷共五大题,共78分。2.考生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和计算步骤、过程填写在答题纸(打印的)相应位置或自己的纸张上。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25分)25(1)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2)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4)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谏逐客书高一年级学情调查 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5 页(5)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

13、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谏太宗十思疏四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7分)26(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 浴 临 风 , 一 路 酣 歌 的 美 丽 动 人 的 景 象 :, ,。”(3)、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4)、鸿门宴中写项庄舞剑,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5)、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用“昔闻”与“今上”交代时间,扩大了诗歌的时空领域的句子是“,”(6)、杜牧阿房宫赋中“,”两

14、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7)、念奴娇 过洞庭中,通过大与小的比照表现出一种空阔的境界,又显示出词人的豪迈、超旷的内在气质的句子是:“,”(8)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教训和反思的词句是“,”。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27-28 题(本题共 2 小题,9 分)梅 花张道洽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2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诗人好不容易寻到数枝梅花,荒林、野径、苔、竹等烘托了梅的品性。B.因为南雪易于融化而梅花不易凋落,诗人认为梅花羞于与向阳之雪为伍。C.梅花不是不愿委身于东风,只是它以自我炫耀、自荐为耻,希望有人引荐。D.诗人酒醉之后不愿睡到庭前梅树近旁,是怕污损阵风吹来落下的花瓣。28.诗的颈联有何含意?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