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132713813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成都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成都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成都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成都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石室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卷与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30分,填写在机读卡上,第二卷 120分(其中作文60分),填写在答卷纸上。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阅卷时会根据卷面书写情况酌情加减分。第一卷 选择题 (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朱拓(t) 缱绻(qinjun) 猾黠(xi) 靡计不施(m)B讥诮(qio) 迂讷(n) 偏裨(p) 欷歔流涕(xx)C埋怨(mn) 债券(jun) 踉跄(qing)忄西 忄西 惶惶(x)D提防(d) 罪愆(qin) 筵席(yn) 敛声屏气(png)2下列词语

2、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暄 打烊 鼓噪犄角之势 孤身只影B妍媸 饿莩 鬼秘杯盘狼藉 涡角虚名C怂恿 乖张 错戡插科打诨 窗名几净D愁怅 陶冶 咂摸 向隅而泣 前合后偃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句中所说“王杨卢骆”指的是“初唐四杰”,“王”即王勃,他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对蒲松龄所作聊斋志异的高度评价。聊斋志异是一部笔记体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的号。“明清传奇”是明清时期的戏曲,它的篇幅可长可短,可不必一人独唱,也不局限于用一个宫调曲牌,押韵也不限于单一。元杂剧的剧本

3、都是由“四折一楔”构成。四折,是四个情节的段落。楔子的篇幅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之前,有点类似于后来的“序幕”。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1951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主要作品除了话剧茶馆外,还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曹禺是中国著名戏剧家。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继雷雨之后,曹禺又写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本。A B C D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小泉纯一郎在日本援助非洲会议上唾沫四溅地替参拜靖国神社辩解,话音刚落,他身边的几个人便拼命地鼓掌,与会的非洲国家领导人却都面面相觑,无言以对。B在改革浪潮刚刚兴起的时候,这一群中年

4、人相遇相识在深圳;十年后,他们又在西雅图萍水相逢,不禁心潮起伏。C王局长前不久因违纪受到处分,最近又因腐败丑行暴露而被停职,连连的打击让他如遭六月飞霜一般,但并没有引起他真正的反省。D午时将近,文殊院中僧人们在经历了一上午的劳作和念经参禅后,相继进入饭堂食用一天中的第二顿斋饭,这种钟鸣鼎食的生活使他们获得了心灵的宁静。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在我们看来,小说总得有比较细致的艺术描写,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但在唐以前,神话、寓言不用说了,即便是历史散文,也往往只有人物性格的一刹那的闪光,只有故事情节的某些片断富有文学意味,因而只能说是孕育着小说的因素,不能把它们

5、径直地称为小说。同样,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除了极少数有稍许细致的艺术描写之外,大都是简单粗略的“残丛小语”。即便其人物性格有一刹那的闪光,即便其故事情节的某些片断富有文艺性,也只能算小说的雏形,也很难径直地称为小说。我们顶多可以把其中极少数故事称为“小说”,顶多只能说魏晋南北朝出现有极少数“粗陈梗概”的小说,不能把这些故事全都叫做“小说”。正如我们不能把神话、寓言、历史散文与小说混为一谈一样,我们也不能把“故事”和“小说”混为一谈。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作品称为“故事”是可以的,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故事称为“小说”恐怕是不大恰当的。严格说来,中国小说的正式形成是在唐代。唐以前只能算小

6、说的萌芽和发展阶段。唐代的传奇才是名副其实的小说。在故事情节上,它由过去那样的随笔、杂记式的记录或简短零星的“残丛小语”,变成了篇幅较长的细致描绘、委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相当完整的艺术结构。在人物刻画上,它由过去那样的不注意人物性格或只有性格的一刹那闪光,变成了比较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心灵的描写。在作品内容上,它也由记叙怪异的人和事扩大到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一句话,唐代的传奇,具有完备的短篇小说形式,无愧于“小说”称号。明代胡应麟说:“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所谓“作意好奇”,就是有意识地进行虚构和创造,不拘泥于事实的记录。鲁

7、迅说:“小说到了唐时,却起了一个大变迁。六朝时之志怪与志人的文章,都很简短,而且当作记事实;及到唐时,则为有意识地作小说,这在小说史上,可算是一大进步。”唐人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终于正式形成了,标志着我国小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终于由萌芽成长为大树,标志着前人著作中孕育的小说因素终于形成了“小说”这样一个新型的文学体裁。5作者说“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故事称为小说,恐怕是不大恰当的”,作者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是 ( )A因为这些志怪、志人故事只能称作小说的雏形。B因为不能把“故事”和“小说”混为一谈。C因为这些志怪和志人的故事还缺乏比较细致的艺术描写,还没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所写的人物也缺

8、乏鲜明的性格。D因为这些志怪和志人的故事,大都是粗略的“残丛小语”,只有部分人物的性格有一刹那的闪光;从故事情节来看,除某些片段外,总体上还缺乏文艺性。6标有横线的“孕育着小说的因素”在文中是指哪几类?( )A神话、寓言、志怪小说B神话、寓言、历史散文C神话、寓言、志人故事D神话、寓言、历史散文、志怪小说、志人故事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说“唐代的传奇,具有完备的短篇小说的形式。”这“完备”的形式,作者是从“故事情节”“人物刻画”和“环境烘托”三方面来说明的。B鲁迅说“小说到了唐时,却起了一个大变迁”,关于这个“变迁”,鲁迅和胡应麟都论及了,这个“变迁”应是指有

9、意识地写小说。C文中的“假小说以寄笔端”是说他们借小说这种形式来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寄寓于文字之中。D我国小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萌芽而成长为大树的标志就是唐代的传奇。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旗亭画壁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sh买)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人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

10、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下里巴人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倘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

11、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竟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唐薛用弱集异记卷二注旗亭:即酒楼,悬旗为酒招,故称。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寻续而至 寻:寻找B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讴:唱歌C田舍奴,我岂妄哉! 妄:狂妄D诸伶不喻其故 喻:明白9下列每组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适则引手画壁曰控蛮荆而引瓯越B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C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即捕得二三头,又劣弱不中于款D黄河远上白云间吾

12、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10对上面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作为唐传奇,已经抛弃了六朝志怪“列异”“搜奇”的特性,转而记叙活生生的现实人物,虽可能有虚构成分,但叙述婉转,对话生动,细节传神。B本文第一段,点明时间、人物及社会背景。借诗人相同的际遇和生活情趣来作为小说的切入点,可以看作是小说的序幕。C本文借旗亭小饮、围炉听乐、赌唱书壁等情节突现了文人的洒脱、诙谐和傲世,其中也不免流露出失路之人怀才不遇的悲哀。D本文引入三诗人的四首绝句,不仅使之成为小说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强化了小说的艺术内涵,让人读来情趣盎然。第二卷(共120分)四、(23分)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

13、成现代汉语。(10分)(1)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5分)译文:_(2)倘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5分)译文:_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注: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虽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1)这首诗托物言志,作者借菊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4分)答:_(2)有人说第三句中“满”和“羡”体现了古人讲究“炼字”的特点,试结合诗歌分别进行分析说明。(4分)答:_13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1)碧云天,黄花地,_,_。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4)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午后的故事一声尖啸刺耳的叫骂声在大街上响起,像平空炸起一颗响雷,撕破了大街的宁静。当时是午后,阳光明亮亮的,没有多少事要去做的人们三五成堆聚在大街两旁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