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分析与真题解析医学免疫学

上传人:金手指1****983 文档编号:132711299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分析与真题解析医学免疫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分析与真题解析医学免疫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分析与真题解析医学免疫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分析与真题解析医学免疫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分析与真题解析医学免疫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分析与真题解析医学免疫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分析与真题解析医学免疫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解析(基础医学综合)医学免疫学第一章免疫学概论【考纲要点】1.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2. 免疫系统的组成3.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4.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考点纵览】1. 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排除“异己(如外来病原体及其有害 产物和自身衰老、凋亡、癌变的体细胞等),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保护性 机制。2. 免疫系统的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三部分组成3.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历年试题】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考纲要点】1. 中枢免疫器官概念(2) 组成(3) 主要功能2. 外周免疫器官概念(2) 组成(3) 主要功能【考点纵览

2、】1.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2. 骨髓是造血器官: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是人类B细胞、细胞发育、分化、 成熟的部位。体液免疫应答的发生场所:造血干细胞系的分化:3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诱导自身免疫耐受,减 少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免疫调节功能。4.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粘膜伴随(或相关)淋巴组织5. 淋巴结主要功能:滤过淋巴液,捕捉抗原并递呈给免疫活性细胞,启动免疫 应答。6. 脾脏:主要功能:储存和调节循环血量,滤过血液,捕捉抗原并递呈给免疫 活性细胞,启动免疫应答。7. 粘膜伴随(或相关)淋巴组织(,)8的主要功能:产生类抗体和细胞因子等,执行黏膜免疫

3、功能。【历年试题】1.属于粘膜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是(C)2013年A.胸腺B.脾脏C.扁桃体D.骨侧E.肝脏2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A) 2010年A.骨酸B.淋巴结C.胸腺D.外周免疫器官E.脾3.免疫应答发生的基地是(D) 2010年A.骨隘B.淋巴结C.胸腺D.外周免疫器官E.脾.第三章抗原【考纲要点】1. 基本概念(1) 抗原及其特性(2) 抗原表位(3) 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4) 共同抗原(5) 交叉抗原(6) 耐受原与变应原2. 抗原的分类(1) 完全抗原和半抗原(2) 胸腺依赖性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3) 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

4、抗原3. 超抗原概念(2) 种类(3) 与普通抗原的区别(4) 与临床疾病的关系4佐剂(1) 概念(2) 种类(3) 作用机制【考点纵览】1.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 疫应答产物(指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2. 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中被相应抗体或淋巴细胞受 体识别的特定部位或化学基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3. 线性表位:一段顺序相连续的组基酸片段:4. 构象表位: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基。5. 异嗜性抗原,又叫抗原:是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 的共

5、同抗原。6. 异种抗原: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质7. 同种异型抗原:来自同一种属基因型不同的其他个体的抗原8. 自身抗原:引起自身免疫的自身组织成分。【历年试题】1. 佐剂的功能不包括(A) 2012年A.作用于T细胞抗原受体B.激活抗原提呈细胞C.延长抗原的体内滞留时间D. 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E.增获免疫应答2. 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过程中依赖T细胞的辅助抗原称为(D) 2010年A.完全抗原B.半抗原.共同抗原3. 抗体抗原反应的特异性主要依赖于(D) 2010年A. 抗原的相对分子质量B. 抗体的电荷C. 抗原和抗体的浓度D. 抗原和抗体的构象E. 免疫球蛋白的类别4. 病毒在下列哪种情况

6、下可脱离免疫逃逸状态(E) 2010年A.病毒基因高频突变B.病毒急性感染期C.免疫抑制D.分子模拟E.干扰抗原提 成第四章抗体【考纲要点】1. 基本概念(1) 免疫球蛋白()(2) 抗体()2.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2)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3) 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3.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1) 免疫球蛋白的类及亚类(2) 免疫球蛋白的型及亚型4.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1) 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2) 免疫球蛋白C区的功能5.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1) 的特性和功能(2) 的特性和功能(3) 的特性和功能(4) 的特性和功能(5) 的特性和功能6. 抗体的制备

7、(1) 多克隆抗体(2) 单克隆抗体(3) 人源化抗体【考点纵览】1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2. 抗体():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的蛋 白质3. 基本结构(以为例)单体:由两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轻链()通 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每条轻链与一条重链结合,两条重链相 互联结,位于上端的两个臂由易弯曲的钗链区连接到主干上形成Y”形分子。 单体结构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4. 特异性结合抗原1.激活补体2.段结合细胞表面的受体()3.穿过胎盘和粘 膜5: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

8、:占血清总免疫球蛋白的75-80%:出生后3 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年人水平:单体、半衰期较长,亲和力高,是再次 应答的主要抗体:抗感染的主要抗体:大多数抗细菌、病毒的抗体、抗毒素和 某些自身抗体是。发挥调理作用、激活补体:通过胎盘。6:分子量最大,巨球蛋白,多数血浆中存在的游离为五聚体:是在生物进化和 个体发育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也是在抗原刺激的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的 抗体:不能通过胎盘,在胚胎后期开始合成,若脐带血中增高,提示胎儿宫内 感染(某些病毒):感染过程中血清增高,说明近期感染;半衰期较短、亲和力 低:类型:天然血型抗体、类风湿因子、的主要成分()、抗菌抗体:免疫效应: 激

9、活补体能力比强15倍,原因见补体章节。因此主要发挥溶菌、溶血、早期防 御作用。7:分型:血清型和分泌型。以后者为主。分泌型为二聚体:分布:是分泌液中 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存在于胃肠道、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泪液:免疫 效应:对蛋白熟水解有一定抵抗力,能在局部消灭微生物,阻止病原体入血, 是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新生儿可从初乳中获得,是自然被动免疫的重要 方式。8:血清浓度低,功能不清,B细胞表面的膜型()是B细胞成熟的标志细胞活 化或变为记忆B细胞后,逐渐消失。9:血清中含量最少:亲细胞抗体,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支气管、胃肠等粘 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这些部位常是I型超敏反应发生的场所。

10、【历年试题】1. 决定免疫球蛋白类别的结区是(C)2012年A.重链恒定区B.轻被恒定区C.轻被可变区D.钗链区E.重链可变区2. 可以通过血胎屏障的抗体是(E)2011年3. 具有亲细胞作用的抗体是(C) 2010年第五章补体系统【考纲要点】1. 基本概念补体的概念(2) 补体系统的组成2. 补体系统的激活(1) 经典激活途径(2) 旁路激活途径(3) 凝集素激活途径3. 补体激活的调节(1) 补体的自身调控(2) 补体调节因子的调控4补体的生物学功能(1) 膜攻击复合物介导的生物学作用(2) 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作用5. 补体与临床疾病(1) 补体与疾病的发生(2) 补体与疾病诊治【考

11、点纵览】1. 补体系统概念: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在正常情况下,补体蛋白以非活化的蛋 白前体形式存在于血清中。2. 补体系统的组成包括:补体的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介导补体生物学效 应的受体3. 在进化和感染过程中,依次出现的激活途径是旁路激活途径一途径一经典途 径。一般说来,经典途径的活化总是在机体已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应答后开始的, 而替代途径的活化则可早于经典途径,对微生物的早期感染具有防御作用。这 种命名的不合理源于对旁路途径的认识远远晚于经典途径。4.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包括:细胞溶解作用、调理作用、引起炎症

12、反应、清除。参与传染病感染过程中的特异免疫反应的是()oA.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作用B.补体C.溶菌酶D.肿瘤坏死因子-a E.细胞免 疫法【历年试题】1.参与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是(E)2012年A.第六章细胞因子【考纲要点】1. 基本概念细胞因子2. 细胞因子的种类(1) 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3) 肿瘤坏死因子(4) 集落刺激因子(5) 趋化因子3. 细胞因子受体基本概念4细胞因子的功能概述5. 细胞因子与疾病(1) 疾病的发生(2) 疾病的诊断(3) 疾病的治疗【考点纵览】1. 细胞因子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 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2. 细胞因子

13、的功能:抗细菌作用、抗病毒作用、调节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刺激 造血3. 白细胞介素(,)最初因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而命名,现发现来源、作用的靶 细胞均很广泛。生物学活性:介导、调节细胞间相互作用、免疫调节、造血、 炎症过程等。4. 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肿瘤坏死因子(,):杀瘤、抑瘤作用:损伤血管、促血栓形成:免疫调节:5. 集落刺激因子(,)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 祖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6. 趋化性细胞因子():招募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进 入感染发生的部位。7. 生长因子(,)

14、:指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历年试题】11细胞主要分泌的细胞因子(B) 2011年123452.促进产生的细胞因子(D) 2011年12345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考纲要点】1. 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子的概念及应用2. 黏附分子概念及功能【考点纵览】1. 白细胞分化抗原()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 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2. 细胞弑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 接触和结合的的分子的统称。【历年试题】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考纲要点】1. 基本概念(1)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2)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15、2复合体及其产物(1) 复合体的定位和结构(2) 复合体的分类(3) 复合体的遗传特征(多基因性、多态性、单元型遗传、共显性遗传、连锁不平 衡)(4) 编码的产物3类抗原结构(2) 分布(3) 主要功能4类抗原结构(2) 分布(3) 主要功能5在医学上的意义(1) 与同种器官移植的关系(2) 与输血反应的关系(3) 与疾病的相关性(4) 的生理学意义【考点纵览】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一组决定组织是否相容、与免疫应答密切相 关、紧密连锁的基因群。2. 定位:人第六号染色体的短臂上3. 将基因分为两类:经典基因:I类基因 包括B、C、A三个座位,编码类分子。II类基因 包括、三个亚区,编码H类分子。4. I类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