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2709474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高三历史试题(文科)第卷(选择题 共5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1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2易中天

2、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 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3.“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易既无,远行买卖,用其所致珍异,孝养其父母。”(易传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

3、落后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4.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这表明当时( ) 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6.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 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7.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4、,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二者的共同点在于()A.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B.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C.实行民主政治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8下表是对罗马法的分类。这体现出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 )分类标准调整对象表现形式适用范围立法方式权利主体名称公法私法成文法不成文法自然法公民法万民法公民法长官法人法物法诉讼法A博采众长 B体系完备 C影响长远 D崇尚公平9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 ) A英国、法国原生型 B日本、英国感应型C美国、德国次生型 D中国

5、、日本次生型10下列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其内容与结论完全一致的是()檄文内容结 论A权利法案: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实现了美国人民的真正平等。C人权宣言: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未由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力。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体现了总统制的政体特点。11右图是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漫画的说明文字是:“俾斯麦在给钟表上弦,钟表上写着帝国议会、各邦议会。俾斯麦自言自语

6、:我忙着处理国事,忘了给钟上弦了,现在该让它走会儿了”。该漫画从本质上反映德意志君主立宪的特点是 ( )A宰相牢牢控制着议会 B保留较多的封建残余C民主立宪制度不健全 D议会是宰相的工具12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

7、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3.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A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 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C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 D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14全球通史中描述:“英国人喜欢印度的经济补充他们自己的经济,而不喜欢印度的经济与他们自己的经济竞争。因而,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所需的资本。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在这段

8、史实中,我们可以发现( )A这一情况最早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 B英印之间形成了平等贸易的跨国市场C英国经济渗透加剧了印度经济的凋敝 D英印通过市场经济纽带形成紧密联系15西班牙的物价在16世纪中叶开始上涨,17世纪初上涨四倍。英法的物价上涨晚于西班牙五十年,到17世纪中叶达到顶点。中国物价的上涨,比英法又慢一百年。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B世界性大国的兴衰更替C白银在世界市场的流动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16张卫良在英国社会的商业化历史进程中说:“通过与殖民地的贸易,英国商人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从而促进了西部港口城市的崛起和曼彻斯特等制造业城市的发展以及一些新工业的诞生。”这表

9、明( ) A殖民扩张促使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 B产业资本崛起需要商业资本的推动 C三角贸易促进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D工业的开展拉动了殖民地经济发展17.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B.宣传“因信称义”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D.宣扬“先定论”18.“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文中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A.殖民扩张时代 B.文艺复兴时代C.宗教改革时代 D.启蒙运动时

10、代19.下面是法德英美四国18701913年间的一组统计数字,由此判断是哪一组数字统计( )国家法国德国英国美国1870年1.21.46.01.71890年2.04.78.09.41913年5.216.810.431.5 A.人口总数 B.出口总额 C.移入人口总数 D.钢铁生产总数20.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该材料( )A阐述了阶级斗争学说 B体现了全球化思想C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D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观点21.创刊于清咸丰年

11、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 “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传播商业信息 D.宣传政治主张22.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23.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此可见,当时( ) 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

12、战线 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24.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 )A废除“中立法案” 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C立即对日本宣战 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25“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

13、的发展。”确立这一方针的历史文献是( )A论联合政府 B论十大关系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3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卷上。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6.(20分)某校学习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新式学校”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材料年份学校数(所)学生数(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378881024988光绪三十四年(1908)477951300739宣统元年(1909)591771639641民国元年(1912)872722933387民国二年(1913)1084483643206民国三年(1914)1222864075338民国四年(1915)1297394292251甲:摘自中华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