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 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2709342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 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 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 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 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 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 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 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PPT课件(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 抓线索 联热点 攻大题 专题一 抓线索 重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 联热点 关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 攻大题 决胜全国卷增分制高点 重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 抓线索 政治模块线索 线索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 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 专制主义逐步强化 1 秦 三公九卿制度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在地位 职责和权力方面彼此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 便于皇帝专制集权 2 汉 设立中朝 中朝主决策 外朝主执行 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3 唐 三省六部制度 三省长官皆是宰相 通过增加宰相人数来削弱相权 4 宋 增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和三司使 使相权进一步被削弱 5 明 废丞相 使六部直属皇帝 明成祖设立

2、内阁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6 清 设军机处 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一语点拨 一语点拨演变脉络 秦朝建立 两汉巩固 隋唐完善 北宋加强 元朝发展 明清强化并走向顶峰 演变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直至被废除 2 中央集权加强的历程 一语点拨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是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君主专制体现的是君臣之间的关系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一语点拨 线索2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变化 一语点拨 一语点拨选官模式和选官依据的变化是 世官制 爵位 血缘

3、军功爵制 军功 察举制 名望 品行 九品中正制 门第 科举制 才学 线索3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变迁 1 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 夏商周三代已有监察的因素和活动 但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未确立 2 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 秦朝的御史大夫 汉代的刺史 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出现完整的监察制度 3 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 隋唐时期 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出现谏议制度 形成较严密的监察网 4 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 宋代设独立机构谏院 元代制定一整套监察法规 5 明清时期的顶峰阶段 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 地方设按察使司 至此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达到高度的统一和严密 一语点拨 一语点拨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监察范围从中央扩展到地方

4、 监察程度越来越深入 从而加强了皇权 也有利于中央集权 但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 其作用十分有限 线索1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五大线索 1 生产工具的改进 如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唐朝的筒车和曲辕犁等 2 耕作技术的进步成熟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 西汉的代田法 从西汉的二牛抬杠到唐代的曲辕犁 隋唐时期南方两年三熟耕作制等 3 农作物的推广 如商周时期已种植五谷 明朝棉花推广和引进新品种甘薯和玉米等 4 水利工程的兴修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和郑国渠 西北地区的坎儿井 隋朝修大运河等 5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如唐代的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 唐中期开始征收茶税 明清时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5、扩大等 经济模块线索 一语点拨 一语点拨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精耕细作 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 耕作技术的进步 水利工程的兴修 农业经验的积累等 线索2古代中国商业与外贸的发展 一语点拨 一语点拨古代商业发展的要素包括 商人 市场 货币 城市商路和国内外贸易等 每一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水平和统治者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线索3 市 的发展演变 1 秦朝 制定了管理 市 的法律 2 汉代 城中设专供贸易的 市 官府直接管理 3 唐朝 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 整齐划一 4 宋代 坊市格局被打破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5 明清 出现了大批工商业市镇 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 一语点拨在市的发展演变过

6、程中宋代是一个转折点 宋代以前是严格限制阶段 宋代以后放宽限制 一语点拨 线索4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 一语点拨 一语点拨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 南移趋势往往在封建割据 战乱时较为突出 文化模块线索 线索1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1 孔子 仁 礼结合 为政以德 中庸 有教无类 2 孟子 仁政 德治 民贵君轻 人性本善 3 荀子 仁义王道 礼法结合 制天命而用之 人性本恶 4 董仲舒 大一统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5 朱熹 理是忠孝节义仁 理生万物 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 6 明末清初儒学家 批判君主专制 倡导工商皆本 经世致用 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一语点拨 一语点拨发展过程 形成 春

7、秋战国 受打击 秦朝 成为正统思想 西汉 进一步发展 宋明时期 新发展 明清之际 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甚至外来的思想以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 其思想特点是民本主义 重群体 轻个体 重人伦 轻自然 崇老尚古 线索2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一语点拨 一语点拨古代中国市民文化的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 搜神记 志怪小说 唐 传奇 宋 话本 元 散曲和元杂剧 明清 小说 线索3古代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1 绘画艺术的发展 2 书法艺术的发展 一语点拨 一语点拨书法和绘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有重大影响 其发展成就有鲜明的时代性 关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 联热点 热考点1国家

8、治理能力习近平同志指出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古代中国的统治者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中多有创新 富有成效 国家治理能力也有显著提高 针对练1 2017 湖北孝感七校联考 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 九卿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仆掌舆马廷尉掌刑辟典客掌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皇族 宫室治粟内史掌谷货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 六部吏部掌职官铨选户部掌税收财政礼部掌文仪外事兵部掌兵籍军令刑部掌司法刑狱兵部掌营造工程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B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C 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D 世卿世禄向科举取士的转变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郡

9、县制取代分封制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 故A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九卿和六部都是中央官僚机构 故B项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九卿的职责包括国家政务和皇家事务 而六部只管国家政务 所以 从九卿到六部是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故C项正确 世卿世禄向科举取士的转变是选官制度的变化 与九卿和六部无关 故D项错误 答案 解析 热考点2郡县治 天下安古人曰 郡县治 天下安 习近平同志借用古人的说法 强调的是当前政局和地方各级官员在各自岗位上做出出色业绩 心中有责 心中有戒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针对练2 2017 安徽蚌埠高三质检 据 汉书 等记载 在郡县制度下 十里一亭 亭有长 十亭一乡 乡有三老 有

10、秩 啬夫 游徼 三老掌教化 体制最尊 啬夫职听讼及赋税 其权尤重 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 这体现了A 汉代末真正实现统一B 郡县制未广泛推广C 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D 啬夫由中央任命 答案 解析 解析A B不符合史实 秦汉时期由中央任命的官吏是郡守和县级官吏 啬夫不在之列 地方人民不知郡县 可见管理地方的力度还不够 地方有一定的自治色彩 热考点3低碳发展与人口增长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但发展的高碳特征非常明显 环境破坏严重 低碳发展刻不容缓 因此 我国目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应对气候变化 发展低碳经济 同时注意解决发展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出台有关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 针

11、对练3 2017 安徽合肥高二质检 明朝后期马铃薯传入我国后 迅速跻身宫廷美食的行列 只有达官贵人方能享用 到清朝中叶以后 马铃薯成为常见主食 走入寻常百姓家 对这一变化原因解释较为合理的是A 等级观念日益淡化B 人口增长粮食短缺C 中外贸易不断扩大D 崇尚西方生活方式 答案 解析 解析马铃薯原产美洲 传入中国 清代中叶以后成为常见主食 与等级观念没必然联系 故A项错误 也和崇尚西方生活方式无关 故D项错误 马铃薯在中国种植推广 不是从外国大量进口以满足人民需要 故C项错误 清代人口增加 人地矛盾突出 为解决粮食问题 广泛种植马铃薯 故B项正确 热考点4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 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

12、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简称 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旨在借用古代 丝绸之路 的历史符号 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 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打造政治互信 经济融合 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针对练4 2017 江苏苏北四市高三质检 1956年 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一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 研究表明 有日本 印度尼西亚 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 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 在器物上标出 天下第一 等广告语 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 这说明该窑A 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B 注重市场营销策略C 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D 产品主要销

13、往海外 答案 解析 解析长沙铜官窑的瓷器打广告语 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都是为了扩大市场 体现出其市场营销策略 故选B 材料反映不出A C D三项 热考点5道德中国国无德不兴 德不可空谈 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 崇高的事业需要崇高的品德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助人为乐 见义勇为 诚实守信 敬业奉献 孝老爱亲等仍需大力弘扬 针对练5 2017 湖南十校联考 战国时期 某思想家认为 人天性中有恶 要 化性起伪 即通过后天的道德教化 实现对人性的改造 达到弃恶入善的目的 这说明该思想家A 主张提高道德自律性B 要求缓和社会矛盾C 强调加强国家的统治D 吸纳了法家的思想 答案 解析 解析根据材料

14、 解决人性恶的方法是通过后天的教化 故A项错误 材料主要是对人性教化的探讨 没有涉及社会矛盾的问题 故B项错误 材料主要探讨了对人性改造的方法 没有探讨国家管理 故C项错误 材料主张通过教化使人符合圣贤的标准 属于法家思想 故D项正确 热考点6树立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曾长期领先于世界 其 多元一体 兼容并纳 与当代中国的发展血脉相连 习近平同志提出 今天中国的发展道路 深深根植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 实现民族复兴 必然要求我们树立文化自信 针对练6 2017 山东兖州高三模拟 墨梅图 是写意画中的精品 画中题诗为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观察绘

15、画和题诗可以得知A 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B 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反映C 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D 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 答案 解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影响 墨梅图 是元代王冕的作品 故A项错误 墨梅图 是文人画 不是风俗画 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中西文化的交流 故C项错误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体现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这是宋明理学的影响 故D项正确 热考点7反腐倡廉 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要坚持 老虎 苍蝇 一起打 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针对练7 2017 江苏常州高三期末 阅读材料 完成

16、下列要求 材料 刺史 即是刺举不法之人 汉 武帝时称部刺史 全国划分为十三个部 州 每部 州 包括若干个郡 每年秋八月 刺史分部周行督察 年终返京奏报 其没有常设的办事机构 走到哪里便临时设 治所 或 所止理事处 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其具体职责从一开始就有明文规定 即 六条问事 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行为一经查出有违法之处 便可奏报皇帝 其不察小吏 专察大吏 不光举劾奏报 还可以贬退大吏 刺史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 地位并不高 属下大夫 待遇也不丰厚 每年秩六百石 但刺史所监察的对象却远远高于自身的地位 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官吏 地位相当于郡守 即地方最高职位 摘编自窦重山 浅论刺史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1 据材料 指出汉武帝时部刺史的特点及其工作机制 答案 解析 答案特点 官卑而权重 或 秩卑 而 任重 中央派遣并直辖 职责有明文规定 无常设办事机构 机制 每年分部巡视督察 年终返京奏报 专察大吏 可以举劾奏报或贬退大吏 解析特点从地位权力 与中央的关系 职责等方面概括 机制据材料概括即可 2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汉武帝设立部刺史的主要目的及其意义 答案 解析 答案目的 监察 清正并抑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