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2706153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时间:上午9:00-11:30】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往往意味着国家颜色的变换。周得火德,尚红;秦灭周,得水德,水德尚 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看似简单的黑红白青黄更替背后,是一种影响了中国 王朝政治几千年的“五德始终说”。“颜色革命”实质上反映出 A儒学宣扬以德治国 B君权神授深入人心 C维护统治的合法性 D阴阳五行相生相克25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逐渐涌人中原,农牧经济格局受到冲击,

2、牧业开始向南推进;随着 西晋的灭亡,游牧民族如潮水般涌入内地,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A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B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C少数民族接受农耕文明 D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26“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宋明以后成为禁镏人们言行的桎梏。但 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对三纲的解释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 慈,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明朝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市民文化开始兴起 C思想界对理学的批判 D民主启蒙思想的萌发27 19世纪60年代,汉族地主官僚为核心的清朝统治集团发起丁洋务运动,史称“同光中

3、兴”; 1898年力主变法的光绪帝被囚,百日维新流产;1911年“皇族内阁”的诞生导致清廷汉官离 心,空前孤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主阶级严重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 B权力结构的变动影响近代化进程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力量弱小 D统治集团对西学的认识逐步加深2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1870年以后,日本已经开始在全国实现工业化,但 在中国,工业化仅仅是在有数的几个城市中得以实现。”与日本相比,中国工业化发展滞后 的主要原因是 A遭受外来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B民族企业先天不足难以自立 C缺乏中央政府的领导与推进 D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强力抵制29梁启超说:“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以为

4、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 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 也。”下列主张与粱启超意图相似的是 A民为邦本 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 D人民主权30天津历史档案馆现存袁世凯对“二十一条”的朱批原件中,针对日本提出在内蒙古课税、开 埠、合办工农业等要求,袁批:“办不到”;他还写道:“各条内多有干涉内政侵犯主权之处,实 难同意。”但最终部分接受,签订民四条约。这反映出 A袁世凯拒绝接受“二十一条” B日本侵华的野心被遏制 C民国初年外交受制于实力 D北洋政府对日政策强硬31.1961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

5、人口2600万人;城市化水平 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964年的14.6%,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度回落。中 国出现“逆城市化”反映了 A中央决定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B“一五计划”的城镇化建设过于超前 C农业生产水平跟不上工业化进程 D党中央对“左”倾错误进行局部调整32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神灵,蛊惑青年”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论神)中说“不 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焚毁;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 典,客死异乡。这说明 A人文精神深刻影响雅典社会 B神权主宰雅典社会各个领域 c城邦对公民思想自由的限制 D哲学家在雅典没有生存环境33 1799

6、年,在“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工厂中,70%的工人在18岁以下,其中绝大多数是13 岁以下的儿童,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现象。按照保守估计,当时的英国工厂,特别是纺织厂 中,50%以上的工人都是儿童。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工厂主追逐利润最大化 B新兴行业存在“用工荒” C工业革命导致社会对立 D童工成为工业化的主力34“工业4 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就是指“互联网+制造”。结合图4回顾以往的科技创新历 程,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1 0创造了机器工厂的蒸汽时代,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工业2 0将人类带人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模式和电气化时代C工业3 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促使第三产业产生D都以创新为手段,

7、体现了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35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有学者绘制成图 5所示,其所代表的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A.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B美国主导,多极格局形成 C冷战结束,美国独霸局面形成 D多极合作,联合遏制美国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统治者认识到,钱者,人君之大权,故钱必官自鼓铸。设提点诸路坑冶铸 钱司,统领全国26个铸钱监,确立栈文式样,用荆八十八两,得钱千,重八十两十分,其剂, 铜居六分,铅

8、锡居三分大严私铸之令,铸者依法加二等,私造吏子者,罪以徒配。 摘编自姚兆余论北宋时期的货币政策 宋人张方平说“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北界(辽)公私交易,使本朝铜钱”, 南洋诸蕃国“得中国钱,分库藏贮,以为镇国之宝”。近代考古更是证明,,以汉字文化圈的朝 鲜半岛、日本列岛、越南,到属于阿拉伯与印度经济文化圈的南洋诸岛国,从印度半岛到波 斯湾,到非洲东海岸,制作精良、信用良好的宋钱广泛流通,成为当时区域性的“硬通货”。 吴钩宋代大航海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以黄金为参照、美元为中心,欧洲货币汇率紧盯美元 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由此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1960年,美国经

9、济学家 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为了发展 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 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特美元 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70年代随着世界形势的重 大变化,美元放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特里芬难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货币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钱成为区域性“硬通货” 的原因。(1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况指出

10、北宋时期和二战后货币国际化的异同点。(8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史学家钱乘旦在谈及现代化的进程时提到:除立新派和守旧派外,存在第三种 立场,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j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 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从而为避免不可避免的现代化挑战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它是企 图把“传统”与“现代”调和起来的一种解决方法,它是将“现代”服务于“传统”,让“现代”向 “传统”过渡,因此是“反现代化”。“反现代化”并不反对现代化,其实质是用现代化的手段 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抗拒现代化的实质。 摘编自钱乘旦反现代化一个理论假设 根据材料并结合近

11、现代史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中这一观点的认识。(要求:对材料中观 点赞成、反对或另有其他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正确。)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肘,请把答题卡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末新政大事记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7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人权运动是由胡适、罗隆基等一批留学欧美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发起的。“五 四”后,中国各种思想搏击争鸣,自由知识分子办

12、报办刊、传布思想,各种论争不断。1928 年8月国民党宣布“军政”告终,“训政”开始,党国体制及蒋介石的权威地位初步形成。 1929年5月,胡适发表了人权与约法,指出武人政治、分赃政治是中国政治紊乱的两大 原因。提出运用“契约论”、“天赋人权”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本理论,建立法制,保 障民权。主张国民政府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各方面专家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人权运动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各家报刊也纷纷刊文,探讨一党专政、人权、法治等问 题。上海出现多个商业团体组织请愿团,要求国民党中央实行民主。从实质上看“人权运 动”乃十足的“宪政运动”。但由于实力弱小,他们不具备从事实际政治运动的实力和条

13、件,只 能幻想国民党自上而下推行宪政。人权运动在精英知识界掀起波澜,但广大民众却充耳不 闻实际成效也微乎其微。国民党对于人权派不断采取封杀手段,始终没有实行宪政。 摘编自人权论争与国民党的训政、宪政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权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人权运动的主张并简析失败的原因。(9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和平主义思潮在日本社会文化中占主流地位1945年每日新闻在 1946年的民意调查显示,认为“放弃战争条款是必要的”的A高选70%。1949年4月r以 民主同盟、全日奉行业工会议会等社会团体为中心,发起有组织的“拥

14、护和平大会”。1951 年7月全国性政治团体“日本推进和平国民会议”,提出保卫和平宪法、反对美国军事基 地、反对缔结军事协定等和平主张。50年代出现了反对美军基地的斗争,高潮是1960年 反对“新日姜安保条约”的国民运动。1955年8月,厂岛召开第一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 大会”。9月,日本成立全民性的反对桩武器团体“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受其压力, 1956年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要求禁止核试验决议案”。在文学艺术方面也出现了不少反 思战争、追求和平的作品。例如描述原子弹轰炸灾难的小说长崎的钟、横尸遍野的城 市).夏之花等。但另一方面,文部省修订中小学学习指导要纲,指导将战前日本的对 外“侵略”全部改写为“进入”,此外,有关731部队”、随军妇、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 等战争罪行也逐渐在教科书中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