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十章第一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ppt课件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2699287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十章第一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十章第一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十章第一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十章第一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十章第一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十章第一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十章第一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ppt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章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一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一 自然灾害1 含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社会失稳 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 主要类型 3 特点区域性 危害性 突发性 渐发性 链发性 干旱 沙尘暴 干旱 虫灾 4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二 自然灾害的影响1 衡量标准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灾害的损失为衡量标准 2 表现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3 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地球上不同的大洲 不同的国家 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 即使是同一种自然灾害 危害程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

2、异 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 经济发展水平高 但防抗灾害能力弱的地区 自然灾害危害程度高 相反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但防抗灾害能力强的地区 自然灾害危害程度低 三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 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 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 放大 和 缩小 4 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一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1 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及灾害系统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 致灾因子 受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 灾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相互综合 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下图所示 考点二 考点一 2 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 考

3、点二 考点一 3 世界各大洲的自然灾害特点 考点二 考点一 典例 2015 新课标全国卷 近年来 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洪涝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容易出现重度洪涝的自然原因可以从图中等高线分布 排洪通道数量 海水的顶托 台风影响等方面分析回答 参考答案 地处平原 地势低平 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 排洪通道少 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 排水不畅 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 台风常带来强降雨 考点二 考点一 2016 河南濮阳统考 尼泊尔位于亚洲南部 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山地国家 2015年4月25日

4、 该国发生8 1级地震 当地人员伤亡严重 多个登山基地大本营因次生灾害被掩埋 搜救困难 指出尼泊尔地震多发的原因及可能发生的次生自然灾害 原因 尼泊尔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震带 地壳运动活跃 可能发生的次生自然灾害 滑坡 雪崩 泥石流等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 自然灾害的影响 1 人员伤亡 自然灾害能给人体造成死亡 伤残等生理伤害 以及恐慌 忧愁 痛苦等心理和精神伤害 对人类生理 心理的损害是自然灾害产生的最严重后果 因此人是防灾 救灾中的首要防救对象 2 财产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 自然灾害对作物 牲畜 林木 房屋 道路 机场 船舶 厂矿 文物古

5、迹等财产造成的损毁 间接经济损失 是指停产停工 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 商贸金融 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 3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的灾情特点 作为受灾体 自然资源和环境与人 财产相比具有不同特点 因此受灾后所表现出的灾情特点也不同 考点二 考点一 自然灾害对不同类型资源的影响 考点二 考点一 2 人类活动对自然活动的影响 1 人类活动影响地表活动的稳定程度 增加环境的稳定程度 考点二 考点一 降低环境的稳定程度 考点二 考点一 2 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影响人自身的易损程度 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程度 考点二 考点一 工程措施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6、3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 放大 和 缩小 不同地区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 放大 和 缩小 考点二 考点一 高风险区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 放大 和 缩小 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人类不合理的 过度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造成生态破坏 导致环境承载能力下降 不稳定性增强 加剧灾害的发生 人类活动会使地表财富积累增多 加剧灾害损失程度 考点二 考点一 典例 2016 鄂豫晋冀陕五省联考 2015年7月17日下午 陕西省多地下起冰雹 冰雹部分大小如鹌鹑蛋 如图乙 图甲为全国各月冰雹日占全年的比例图 说出我国冰雹日最多的季节及冰雹产生的主要危害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冰雹的季节分布与危害 最多的季节可以结合坐标图信息分析得

7、出 产生的危害可以从对农作物 树木 人畜 建筑物 交通 通信设施等方面分析回答 参考答案 夏季 毁坏农作物和树木 造成人和动物伤亡 损害建筑物 危害交通和通信设施 考点二 考点一 2015 山东威海二模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下图为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 海岸线附近村庄夏秋季节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 说出该村庄此季节易遭受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带来的危害 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台风 带来的危害 台风带来狂风 特大暴雨 风暴潮 灾害之间联系性的判断方法 1 分清主灾和次生灾害 在判断哪些灾害之间能形成灾害链时 分清主灾能诱发出哪些次生灾害是关键 2 看看能否形成灾害链 例如 典例 2014 新课标

8、全国卷 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2013年4月20日 这里发生了7 0级强烈地震 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 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 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 图示区域发生严重次生地质灾害的原因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 本次地震后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有崩塌 滑坡 泥石流等 分析该地区本次地震后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需要从地形 地貌 水文等方面进行 参考答案 图示区域 地处断裂带 岩石破碎 山高 坡陡 谷深 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 破裂 形成崩塌 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 降雨致滑坡 崩塌加剧 引发泥石流 2015 河南八市重点高中

9、质检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 5级地震 余震1335次 震区人口密度大 降雨多并且伴有雷电 给救援带来极大困难 此次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下图示意本次地震地理位置 指出本次地震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 并分析此次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的原因 次生灾害 滑坡 泥石流 崩塌等 原因 震级高 震源浅 震中地质条件复杂 地震造成严重崩塌 滑坡及大量地质灾害隐患 雨季降水多 易诱发泥石流 灾区人口密度大 救灾难度大 1 2015 新课标全国卷 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 图b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2011年 该地区9 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 M城被水淹80多天 造成严

10、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1 M城靠近河口 距海近 地势低平 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 降水量大而且集中 河水常受海潮顶托 下泄缓慢 2 2014 海南高考 初春气温逐渐升高 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 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 形成泥石流 规模较大的泥石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 建筑物 道路灯 下图所示区域年降水量1500 1700毫米 年雨日约180天 甲地海拔约1000米 平原平均气温约4 公路西端海拔约3000米 山地1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 冷杉林 林下土层深厚 分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石流灾害的原因 2 公路北侧 山高 坡度大 高差数百米到千米以上 坡长 且土层深

11、厚 含水量大 降水量大 雨日多 有植被保护 冬季气温低于0 土层冻结 有积雪 初春升温快 冻土层和积雪快速融化 3 2013 山东高考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 对比甲 乙两地 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 并说明理由 2 若丙地发生泥石流 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3 1 甲地 地形坡度较大 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降水多 2 冲毁铁路 阻塞河道 4 2013 福建高考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 读图回答问题 1 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 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4 1 农业减产 农作物 牲畜 林木 渔业减产 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 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 冷空气堆积 地势较高 气温低 2 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 加强防灾减灾管理 做好防冻措施 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