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指导意见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2692623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指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指导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指导意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指导意见为全面落实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上海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2022)及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2)文件精神,推进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积极探索智能化实训教学与资源建设路径,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决定组织开展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助推上海职业教育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以信息化引领构建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新模式,坚持立德树人、融合创新,深化产

2、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中职学校开发信息化环境下基于职场环境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实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探索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教师人技协作支撑体系建设,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实训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推动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常态化应用,达到创新实训教学新模式、提升实训教学质量的效果。二、建设目标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的建设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体现上海特色,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建设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突出虚拟仿真实训优质化、精品化体现类型教育属性,选择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专业进行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对示

3、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所对应的专业(群)进行合理布局。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的布局与上海职业教育新体系构建保持一致,通过建设形成能适应上海重点产业发展、有标杆作用、高质量的虚拟仿真实训室,助力培育上海“工匠”。(二)引导虚拟仿真实训多元共建、辐射引领创新建设架构,推动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建设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改革,联合共建,打造一批具备实训教学、企业培训、“1X”证书、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多功能性的虚拟仿真实训室。推动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注重国际视野,提高实训教学管理研究水平,为学生职业技能提升提供支撑。(三)实现虚拟仿真实训智能化、个性化依托

4、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高新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实训教学的深度融合。注重学生实训过程数据的积累,充分完善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数字画像,开发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训学习资源,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建设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完善优化虚拟仿真实训资源,以实现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的高效化。(四)构建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新模式数据驱动,实现实训教学流程再造,积极探索智能化实训流程与资源建设路径,开展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不断融合行业企业资源与需求,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拓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途径和手段。深化虚拟仿真技术与教育教学及实训的融合,以创新促发展,有效促进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模式的变革,

5、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三、建设任务到2022年,建设10个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虚拟仿真实训室,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的建设周期为2年,其建设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一)高质量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发挥学校专业优势,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智慧教室、创新实验实训中心等资源,围绕示范性品牌专业和品牌专业建设,充分整合学校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建设不少于2门课程的基于职场环境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资源建设注重共建共享,积极利用企业的开发实力和支持服务能力,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创造性地建设与应用高水平软件共享虚拟实训、仪器共享虚

6、拟实训和远程控制虚拟实训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能力,拓展实训领域,丰富教学内容,降低成本和风险,开展绿色实训教学。(二)精品化虚拟仿真实训教学项目坚持需求导向,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和行业产业发展最新成果,紧密结合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特点,依托高新技术,研发原理准确、内容紧凑、时长合理、难度适宜的一批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精品项目。坚持职业能力导向,重点解决真实实训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实现实习实训“看得见、进得去、能操作、可再现”

7、的目标。在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上,支持以项目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泛在化实训方式。(三)多功能虚拟仿真实训管理和共享平台整合学校资源,实现具有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管理和共享平台,高效管理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有效记录学生实训行为,形成能体现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数字画像。实现专业(群)、校企、家校、职教集团、跨省市范围内的实训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多场地、多专业、多学校、多区域协同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的需求。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共管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服务支撑体系,通过智能化的虚拟仿真实训考核评价平台,能实现对实训全过程的自动

8、跟踪、记录、评价与考核等功能。(四)全方位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和管理队伍创新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和管理模式,吸引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形成一只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学管理团队。团队架构清晰,教学、技术人员结合,核心骨干人员相对稳定,人员结构合理,全方位服务于虚拟仿真实训室,打造教育理念先进,实训水平高,研究应用能力强,实训教学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和管理一体化团队。四、建设路径(一)第一阶段(遴选阶段)各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发展需要组织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申报和创建工作。各申报学校应立足自身办学定位、师生特点以及办学资源等因素,结合虚拟仿真实训对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重要作用,系统推进示范

9、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从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特色创新、实施计划、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整体谋划,并明确重点建设项目,找准创建工作的突破点,制定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的发展规划。市教委将组织专家采用书面评议、答辩评审和现场调研等方式进行综合评定,择优遴选项目开展立项建设。(二)第二阶段(建设阶段)各立项学校根据发展规划,积极调动教育系统、社会专业机构和优质行业企业等各方力量,按时保质建设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市教委组织专家实时跟进,确保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学校发挥广大教师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完成规定建的基础上,全面开展虚拟仿真技术支持下的实训教学领域的实践与创新。(三)第三阶段

10、(认证阶段)在学校创建的基础上,由市教委组织专家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的全面认证。对认证通过的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由市教委进行授牌,并对先进经验和实训教学成效进行宣传推广。五、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指导小组统筹指导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工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统筹规划、组织实施本市中职学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工作,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对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进行全程参与、过程性跟踪、中期检查指导及后期认证等。各中职校主管单位要指导学校结合上海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和学校发展需要,做好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工作。(

11、二)规范管理,确保质量各中职校要建立由校领导担任第一负责人、分管领导牵头的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制定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的有关规划、政策和制度;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熟练开展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管理队伍。行业、企业等建设主体应参与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的申报、建设和认证工作,保障工作有序进行。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学校应系统制定并有效实施保障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经费使用管理、实训教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和反馈机制。(三)加大投入,保障经费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经费应列入学校预算,形成制度化可持续的经费投入机制,鼓励学校多元筹措建设资金,以多种形式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学校有持续稳定的建设和管理经费,保障学校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投入,满足学校发展形势和师生需求;硬件、软件(含资源)和运维(含培训)的经费投入要比例合理,加大应用和培训的经费投入。对立项学校,市教委将进一步给予政策支持和资源支持,全力支持学校创建工作,及时复制推广创建工作的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