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种慢性病申报标准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32690978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8种慢性病申报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38种慢性病申报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38种慢性病申报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38种慢性病申报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38种慢性病申报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8种慢性病申报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8种慢性病申报标准(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8种慢性病申报标准一、恶性肿瘤1、有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报告。2、有影像学、内窥镜诊断或相关诊断依据。3、诊断明确有本专业医师建议需治疗者。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临床表现:有慢性咳嗽、咳痰、活动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或其他症状。2、检查项目:胸部X线检查及肺功能检查。3、申报标准:检查应结合病史、体征、胸部X线检查及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肺功能检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符合中度标准FEV1/FVC%70%;30%FEV180%预计值,或重度标准FEV1/FVC%70%;30%FEV150%预计值。胸片示肺气肿征象。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FEV1/FVC%1.05Mvl;(5)avR R/S或

2、R/Q1;(6)V1-V3呈QS、Qr、qr(需除外心肌梗塞);(7)肺性P波:结合病史,具有上述一条主要条件可诊断。超声心动图:(l)右室流出道30mm;(2)右室舒张末期内径20mm;(3)右室前壁厚度5.0mm,或有振幅增强者;(4)左室与右室内径比值1.4;(7)肺动脉瓣超声心动图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者(“a”波低平或2mm,有收缩中期关闭症)四、支气管哮喘1、临床表现:支气管哮喘是有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常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

3、行刺激、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胸闷和咳嗽。2、检查项目:临床症状,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实验阳性。慢性持续哮喘分级:(1)间歇发作喘息症状每周发作1次;哮喘发作短暂;每月夜喘2次;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量)预计值的80%或PEF(呼气峰流速)80%的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 变异率20%。(2)轻度持续 喘息症状每周发作1次,但2次,但30%。(4)重度持续每天都有喘息症状,哮喘症状频繁出现;经常有夜喘症状;体力活动受限;FEV1预计值的60%或PEF30%。3、申报标准: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FEV1较基础值降低量20%)。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一

4、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以上,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哮喘严重程度属轻度持续性哮喘及以上患者。五、慢性心功能衰竭(级及以上)1、左心衰竭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容易疲乏,运动耐力降低,继之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者不能平卧,咳嗽、咯痰和咯血性泡沫状痰,最终呈端坐呼吸即肺水肿表现。心率增快,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两肺底或全肺出现干罗音和(或)湿罗音。2、右心衰竭临床表现:上腹部饱胀,肝区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少尿、夜尿增多。紫绀,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脏肿大和压痛,肝一颈

5、静脉逆流征阳性,全身出现水肿,胸腔积液和腹水。3、全心衰竭同时存在左、右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4、检查、化验及申报标准:主要根据X线、超声心动图、定量测定B型钠尿肽(BNP)、定量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NT-BNP)、放射性核素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六、慢性房颤1、临床表现:心脏听诊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心率大于脉率。2、检查及申报标准:心电图检查示:P波消失,代之以小f波,频率约350-600次/分钟;心室律极不规则;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七、高血压病(具有心、脑、眼底、肾、血管损害合并症之一)1、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2、至少三次在二甲以上医疗机构

6、就医诊断及半年以上治疗记录。八、冠心病(一)心绞痛1、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疼痛,多有诱发因素,典型部位为胸肋骨后,可放射至颈颌部,范围为一个区域、性质压榨性、紧缩窒息及濒死感、含服硝酸甘油或休息后5-15分钟可缓解消失。2、辅助检查:心电图、冠脉CT、血管内超声、心肌损伤标记物、冠状动脉造影、核素心肌显影。3、申报标准:心电图检查示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可有ST段压低及T波低平面或倒置等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性改变、超急性期的ST段抬高、R波幅度降低,室内或束支传导障碍及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负荷试验阳性。冠脉CT和或血管内超声检查,发现冠状动脉狭窄50%。心肌损伤标记物心脏肌钙蛋白T (cTnT)、心脏

7、肌钙蛋白I (cTnI) 或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可以帮助诊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核素心肌显影异常。冠状动脉造影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可以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狭窄50%或痉挛。(二)急性心肌梗死1、临床表现:疼痛超过20分钟,可达数小时,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不能缓解。常有烦燥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恶心呕吐。2、检查及申报标准: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需符合下列中三项中的二项:(1)缺血性胸痛。(2)心电图呈心肌缺血或坏死的动态变化。(3)坏死的血清标记物浓度的变化。(三)陈旧性心肌梗死既往有心梗病史,心脏超声或核素心肌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相关证据。九、心肌病(

8、原发性)1、扩张型心肌病以心脏扩大、收缩功能下降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的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气促、胸闷、乏力、腹胀、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收缩期杂音、肝肿大、水肿等。2、除外心肌炎、酒精性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甲状腺机能减弱、风心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先心病及心包疾病等其他心脏病。3、辅助检查:检查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4、申报标准:X线检查示心影扩大。心电图示心脏肥大,心肌损害,心律失常。超声心电图示心室内径扩大,室壁运动减弱,左心室射血分数降至50%以下。排除其他心脏病。 十、消化性溃疡1、临床表现:具有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等特点。2、检查及申报标准:结合X线、内镜

9、、组织病理学等情况综合分析。十一、慢性肝炎1、临床表现:既往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史;肝炎的症状、体征、病程超过6个月。2、检查及申报标准:肝炎标志物(乙肝五项、HBV-DNA、丙肝抗体、HCV-RNA等)阳性;肝功能异常或肝脏活体组织检查(肝穿)符合慢性肝炎表现。十二、肝硬化1、临床表现:慢性肝功能受损表现为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肝功能异常等;门脉高压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腹水等。2、检查及申报标准:B超、CT、MRI检查符合肝硬化征象。十三、慢性肾小球肾炎1、临床表现:尿检异常(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 2、检查项目:肾功能、尿液检查(24小时

10、尿蛋白定量、尿常规或尿沉渣)、肾穿刺检查。3、申报标准:有慢性肾炎的病理学改变,可具有双肾形态学改变,肾功能可呈慢性进展性减退;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和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十四、肾病综合症1、临床表现: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或一过性肾功能异常。2、必备条件检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排泄量大于3.5克/24小时);严重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3、申报标准:肾病理诊断,符合肾病缩合症相关征象。十五、慢性肾功能衰竭(未达到透析程度)1、临床表现:厌食、恶心、呕吐、口有尿臭味等;疲乏、重者嗜睡、烦躁、惊厥、昏迷等; 高血压、左心室肥大,心肌炎、视力障碍,视网膜出血;造血系统

11、有贫血、出血倾向;代谢性酸中毒时呼吸深长;皮肤瘙痒伴色素沉着,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2、检查: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升高。根据血肌酐值、性别、年龄,用CKD-EPI公式评估eGFR水平下降)。申报标准:肾脏形态学改变(双肾缩小)。十六、再生障碍性贫血1、急性再障(亦称重型再障型)临床表现为发病急,贫血呈进行性加剧,常伴严重感染,内脏出血。血象检查除血红蛋白下降较快外,须具备下列三项中之两项。网织红细胞1%,绝对值15109/L。白细胞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象:多部位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如增生活跃须有淋巴细胞比例增高。骨髓

12、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多。2、慢性再障(亦称非重型再障)临床表现为发病缓慢,贫血,感染、出血均较轻。血象检查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网织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值常较急性再障为高。骨髓象:三系或二系减少,至少1个部位增生不良,如增生良好,红系中常有晚幼红(炭核)比例升高,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加。十七、白细胞减少症1、临床表现可有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可出现各部位的感染,甚至严重的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2、血常规检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成人)低于2.0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加。3、骨髓象检查符合白细胞减少症。4、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体阳性。十八、骨髓增

13、生异常综合征1、临床表现为以贫血症状为主,可兼有发热及出血;2、血象检查:全血细胞减少或任一、二系血细胞减少,可出现幼红(或)幼粒细胞,可有巨大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病态造血现象。3、骨髓象检查:有三系或二系或任一系血细胞病态造血;原始细胞增多。4、有特征性的遗传学异常征象。十九、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注:原名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已更名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临床表现为多形性多部位出血;反复发作、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等。2、血象检查:至少两次化验血小板减少。3、骨髓象检查: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可有成熟受阻。二十、甲亢性心脏病符合下列心脏异常体征: (1) 心脏增大;(2) 心律失常;(3) 充血性心力衰竭;(4) 心绞痛或心肌梗塞需排除同时存在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病变。二十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临床一般表现为畏寒、无力、面色苍白、眼睑颊部虚肿,表情淡漠,皮肤干燥、粗糙,体重增加。或有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相应症状。1、 检查(1) TT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