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32690409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敏结果准确。2原理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待检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会不断的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浓度梯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待检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产生透明的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检测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待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即抑菌圈愈大,MIC愈小。3试剂M-H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药敏纸片、无菌棉签、35孵育箱、标准比浊管或比浊仪。4质控4.1 常用细菌药敏质控标准菌株参见CLSI规定。4.2 质控菌株每日随临床标本一

2、起进行药敏试验,测定质控菌株的抑菌环。质控菌株的抑菌环在允许范围之内,说明结果可信。4.3 质控的频率 由于纸片法药敏试验是很稳定的,在不失控的时候,可以每周作12次质控菌株的测定。如果发现有失控的情况,就必须每日做1次,寻找失控的原因并予以纠正。如果连续30日失控3次的,可以恢复每周1次。5.操作步骤5.1 挑取45个纯培养菌落,接种于35ml M-H肉汤(0.5麦氏单位)中,经35培养68h。5.2 用无菌生理盐水或M-H肉汤校正菌液浊度,使其与标准比浊管的浓度相同。5.3 用无菌棉拭蘸取校正过的菌液,在试管壁上挤压几次,压去多余的菌液,涂布整个M-H平板表面,再重复两次,每次旋转平板60

3、,使整个平板涂布均匀,最后用棉拭涂布平板四周缘一圈。5.4 涂布菌液的平板于室温中干燥35分钟后,用纸片分配器或无菌镊子取药敏纸片,贴于平板表面,并用镊尖轻压一下纸片,使其贴平。每张纸片的间距不小于24mm,纸片的中心距平板的边缘不小于15mm,直径90mm的平板宜贴6张药敏纸片。5.5 将贴好纸片的平板置35孵育1824小时后,用卡尺量取抑菌圈直径。个别菌孵育温度,时间及条件应按照CLSI规定。6.结果判断7.根据CLSI M100最新标准将所测抑菌圈的大小,报告为敏感(S)、中介/中敏(I)或耐药(R)。8.注意事项8.1 测试链球菌时应测量生长受抑制区域而不是溶血受抑制区域。8.2 如抑菌圈内有独立生长的菌落,则提示可能有杂菌,需要重新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此菌落也可能为高频突变耐药株。8.3 某些细菌的磺胺类药抑菌圈内可能有微量的细菌生长,可忽略不计,应以外圈为准。9.临床意义 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参考文献 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王钦升,周正明,高屹主编.实用医学培养基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周庭银) 编写人: 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 批准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