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六单元 力和简单机械 第2讲 运动和力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132687841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 第六单元 力和简单机械 第2讲 运动和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一部分 第六单元 力和简单机械 第2讲 运动和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一部分 第六单元 力和简单机械 第2讲 运动和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一部分 第六单元 力和简单机械 第2讲 运动和力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一部分 第六单元 力和简单机械 第2讲 运动和力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 第六单元 力和简单机械 第2讲 运动和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 第六单元 力和简单机械 第2讲 运动和力(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运动和力 1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 的运动中 2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估测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估测长度 3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 算 4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能 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5 会测量力的大小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6 通过实验探究 理解物体的惯性 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1 长度单位 常用单位有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m 纳米 nm 2 单位换算 1m m nm 一 长度和时间 1 长度 米 m 106 109 3 测量工具 测量

2、长度的工具是 刻度尺 2 单位换算 1h s 1s s 4 长度的测量 量程 分度值 测量时 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 和 最小刻度值 数据 单位 读数时 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 测量记录 包括 和 2 时间 秒 s 小时 h 毫秒 ms 1 单位 常用单位有 分 min 微秒 s 纳秒 ns 3600 106 3 测量工具 机械表 电子表 等 秒表 3 误差 测量 真实 减小 避免 更加精密 1 概念 值和 值存在的差别 2 特点 误差只可以 不可以 3 减小误差的方法 选用 的测量工具 改进 多次测量求 测量方法 二 运动的描述 平均值 变化 标准 1 运动 物体位置的 叫做机械运动 简称运

3、动 2 参照物 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所选为参照 的物体 1 物理意义 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 公式 3 单位 符号 常用单位 km h 换算关系 1m s km h 3 运动的特点 一切物体都在 运动和静止是 的 运动 相对 4 速度 v st 米每秒 m s 3 6 1 概念 力是 的作用 一个力产生时 必然存在着两个物体 一个叫 物体 另一个叫 5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 且 不变的运 动 直线 速度 6 平均速度 在直线运动中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和所用时 间的比值 公式为 三 力 物体对物体 施力 受力 物体 牛顿 牛 N 2 单位 简称 符号是 3 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 改变

4、物体 的 运动状态 形状 4 力的相互作用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 也 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 力 反作用 5 力的三要素 力的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6 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 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 方向 作用点的图叫力的示意图 带箭头 四 牛顿第一定律 不受外力 静止 1 内容 一切物体在 的作用时 总保持 或 的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 2 惯性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一切物体都有惯 性 惯性大小与物体的 有关 质量 不需要 3 力与运动的关系 物体的运动 力来维持 力是 的原因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五 二力平衡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 概念 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 且物体处于 状态

5、就说这二力平衡 2 条件 两个力作用在 物体上 且 以及作用在 直线上 同一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同一 考点1 长度和时间及其测量 1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 使用前观察其零刻度线 量程和分度值 2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4 读数时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 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 估计值和单位三部分 2 初中阶段 只有刻度尺需要估读 例1 2012年三明 如图6 2 1所示 测得苹果的果径 为cm 6 15 6 13 6 18 图6 2 1思路点拨 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起始刻度 读数时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例2 停表的示数如图6 2 2所示 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 m

6、in s 图6 2 2 思路点拨 停表表面有两个示数 长针所指的大圆示数以 s 为单位 短针所指的小圆示数以 min 为单位 大圆上的数字有 2 4 6 8 其中还插有 33 35 37 这些数字 表示长针转过一圈用时30s 转两圈用时60s 大圆上的分度值是0 5s 短针转一圈用时15min 小圆上的分度值是0 5min 即30s 如图所示 此时长针示数是 8 5s 还是 38 5s 关键是看短针的位置 图中短针指在3与4之间且超过中间刻度线 在此情形下长针应读作 38 5s 如果短针未超过3与4之间的刻度线 则长针读作 8 5s 短针示数加长针示数即为记录的时间 答案 3 38 5 考点2

7、 运动的描述 1 参照物的选取和运动的相对性 1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取决于参照物的选取 2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 参照物既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3 不能选取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1 特征 物体运动时快慢不变 方向不变 即运动状态不改变 2 速度时间公式 v 常数 路程时间公式 s vt 3 两种图象 图6 2 3 图6 2 4 例3 2012年赤峰 如图6 2 5所示 小霖和小华同学 在竹排上一起顺流而下 相对竹排而言 运动的是 图6 2 5 C A 小霖同学C 岸边的山 B 小华同学D 竹排上的凳子 思路点拨 当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完全

8、相同时 两物体相对静止 否则相对运动 例4 2011年泸州 甲 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 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处理 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 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6 2 6所示 在选项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 速度v与时间t的 关系图象 正确的是 图6 2 6 思路点拨 匀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是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速度越大 图线越高 其s t图象是斜线 速度越大图线的倾斜程度越大 答案 B 考点3 力 1 力的相互作用与二力平衡 1 力的相互作用 力必然成对出现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但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特点 等值 共线 反向

9、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2 二力平衡 两个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条件 等值 共线 反向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 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不受力受平衡力 合力为零运动状态不改变 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合力不为零运动状态改变变速运动 例5 2011年鸡西 如图6 2 7所示 当你手握饮料罐时 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 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 各对力 属于平衡力的是 C 图6 2 7A 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B 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C 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D 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例6 2012年宜昌 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A 静止

10、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B 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D 没有力的作用 运动的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思路点拨 物体不受力或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 物体处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但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就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考点4 惯性 1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不受力和静止的物体也具有惯性 2 惯性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不能说速度越大 惯性越大 惯性与速度无关 3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不是力 不能说 受到惯性作用 应该说 具有惯性 例7 2012年宜昌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拍打衣服时灰尘脱落 是由于灰尘具有

11、惯性 A B 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 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C 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 是为了增大惯性D 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 它的惯性就消失了思路点拨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静止的物体和不受力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物体的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惯性大小跟速度 运动状态无关 1 2012年广州 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的长度是否 A 有差异 选用下列哪种规格的刻度尺最合适 A 量程3m 分度值1mmB 量程10m 分度值1dmC 量程30cm 分度值1mmD 量程15cm 分度值0 5mm 2 2012年茂名 如图6 2 8所示 小明每次都让小车在斜面上从

12、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然后通过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的运动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关于这个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小车是为了保证小车在水平面 上开始运动时惯性相同 B 小车的轮子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 C 小车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小车滑下斜面后 由于惯性还能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 距离 答案 A 图6 2 9 1 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 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力和 力相平衡 使力的作用效果相抵消 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 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 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 3 2012年梅州

13、用如图6 2 9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 运 动和力的关系 重 支持 速度 3 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可以得出 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 水平面越光滑 小车受到的摩擦 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小 慢 4 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 可以得到 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 它将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 2011年广东 如图6 2 10所示 秒表的读数为 s 337 5 图6 2 10 5 2011年广东 关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以下叙 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B A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B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C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

14、力D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解析 平衡力跟相互作用力的主要区别是 平衡力的作用点必须在同一物体上 相互作用力的作用点分别在两个物体上 6 2011年广东 关于惯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 B 运动物体的惯性比静止时大C 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失去惯性D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解析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静止的物体和不受力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物体的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惯性跟速度无关 7 2010年茂名 甲 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 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6 2 11所 示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图6 2 11 A 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 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 5m sC 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 甲 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