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687372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有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从事着一种种植心灵的事业,任重而道远,倍感身上的担子之重。我想所有的职业最终极的目的就是追求自己事业的幸福感,但是,对于教师,我们的职业幸福感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困难学生的表现,取决于他们的转化。但是,所谓的困难生,包括学习困难、行为困难、家庭困难等多个方面。而我们大多时候,往往只注意到学习困难的学生却很少关注行为困难和心理困难的学生。案例一前几天,一个孩子的家长一直给我发微信约我聊聊孩子的工作,由于周末,到了昨天我们才有时间在一起谈谈孩子!他说:首先,孩子今天有可能要过来请假回家,并且他和我交流不要上孩子知道。接着他就说孩子最近这一段时间总是想哭并

2、且不想来上学。他很害怕孩子会出什么问题,就赶紧过来了。我听了之后,好长时间才想到那个坐在后面的那位小女孩,其貌不扬,文静,不会违反任何纪律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孩子!平常不会有什么事呢?我就在想是不是出现了、家庭问题、情感问题或者交际问题呢!孩子的父亲说:没有,估计不会啊!我首先安慰了这位焦虑的父亲,然后承诺说,待我了解了实际情况之后再反馈给他。这是心理困难还是行为困难呢!?我一直就在困惑中。到了班级之后,我没有直接找这位女生聊天,而是先把这位孩子玩的比较好的几个孩子一一叫出来,然后分别了解一下情况,在聊天之后发现这位孩子没有传说中的女生之间的勾心斗角问题,也没有孤立某个人的问题,更没有恋爱问题

3、。所以,我就放心了,很有可能是学习问题了。所以,我就放心的把那个女生约到了五点五十分在我的办公室聊天。女生来了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说,老师,我想请假回家。我说:坐,随手递给她几块口香糖,放松点。能给我说说什么原因吗?不问则以,一问哭的那叫一个天昏地暗呢!我待她哭过之后递给她几张面巾纸,然后说,没事,说说吧!她就坐在那里给我讲:学习困难,无论多么的努力,她的数学、物理和化学及总分总是考不好,老在班级中垫底就不想住在学校了,想天天回家努力学习呢!明白了她的症结所在之后,我就首先表扬她比较有上进心,很有目的性,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在班级里做的事也让我很感动。希望她能继续坚持努力。其二,我就把我在高中

4、数学总是考30多分的光荣的事迹和她分享了一下,并且一直讲到我高考结束。她说:真的吗?我说:如假包换,假如能回首的话,我就想和她坐在一起努力,再次参加高考;再接着,我就给她分享了一些学习方法的事例。告诉她逃避不是办法,坦诚面对并且找到应对的方式这才是关键。然后,聊了一会之后,她就笑着走了,还不住的感谢,我想我也是挺愧疚的,孩子的问题发现了,我竟然一无所知,但是能让她找到自己的路也是一种补救吧!很欣慰!案例二马某生,他可是一个真正的“困难生”,中考时200多一点,其他的事迹是不胜枚举啊!上课睡觉、不写作业、不听课、不值日还顶撞老师,这样的事我每隔三天就会处理一下,和他的家长结合也没有用啊!但是,我

5、又没法放弃他,毕竟他也是我们班的一个成员啊!于是,我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我想第一件事,先找到他的兴趣点,他喜欢打篮球,我就给他联系了校篮球社团,每周训练两次;他喜欢政治历史,我就让他参加学校里举办的历史知识竞赛;在苏翁的书里有这句话:“困难”学生比一般学生在理解和记住教材上要多花三、五倍时间,第二天就忘了所学的东西,因此,在学习教材后不是隔三、四个月,而是隔两、三周就要让他们做防止遗忘的练习。这一段告诉我,学习困难的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接受知识,同时他们遗忘的速度快,需要及时的巩固,反复的练习。我就让他反复的做一些反复的简单的他喜欢的政治历史题,慢慢的真的有效果了;下一步,我就采用了

6、苏翁的一种做法:他就阅读得越多。以后,他在学习上还遇到过困难,特别是历史和文学课。他的每个困难都是通过阅读而得到减轻的。念完七年级后,费佳进了中等专业学校,成了一个高度熟练的好专家调整车床的技师。我从来没有给费佳及其他这样的学生为了学会课堂上没有掌握的东西而补过一次课。我教儿童阅读和思考。阅读似乎起了诱导作用,唤醒了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教给我们一件法器阅读。他说没有为了学生学会课堂上的东西而补过一次课,只是教儿童阅读和思考。所以,与其让他无所事事,还不如让他读点自己感兴趣的书,历史人物传记,一些名人传记比如达芬奇传、长征史诗、兴趣类的达芬奇密码等,他读得津津有味,慢慢的也开始回答一些上课的问题了

7、,甚至可以和老师讨论一下历史和政治事件背后的东西了,在家也不和妈妈吵架了,在学校主动和老师打招呼,种种好的迹象都在他的身上展现出来了。尝试着让阅读占据孩子们地心灵吧。也许一个月看不到效果,也许半年难得有成效,只要学生开始阅读总比打打闹闹和睡大觉有效果吧。苏翁还告诫我们:请记住,愈是困难的儿童,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愈大,他就愈需要阅读。阅读能教他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书籍和书籍唤起的生动活泼的思想,是防止读死书的最有力的手段,而读死书是一件大坏事,能使智慧愚钝。学生思考得愈多,在周围世界中见到的不懂东西愈多,他接受知识的能力就愈强,而你,作为一名教师,工作起来也就愈容易。这样的

8、事例真的很多,我在想如何处理,真的要我不断的探索中去摸索,去解决遇到的问题,人是有智慧的动物,我相信,通过我的不懈的努力,他们都会顺利的度过这人生中最美的岁月的!读关于转化后进生有感李镇西老师说:“转化”永远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就是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后进生都能够被转化。是的,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力。后进生转化工作是艰难的,可是只要做就比不做好。李老师说,关于转化后进生,我在实践中比较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感情倾斜。教师对后进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教师应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我的感受:教师需要智慧,需要学会爱

9、,还要教会学生爱。第二,唤起向上信心。唤起对自己的信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切入口之一。所谓转化后进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设法唤起他向上的信心。当然,教师唤起后进生上进信心的前提,是对孩子无限的相信,相信每一个后进生都有着上向的愿望。唤起向上的信心,应该从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开始。只有意识到自己很有多优点,他才可能奋发向上。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我们做教师的,正是要善于发现并且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美好的萌芽”。这是后进生信心的来源,和进步的动力。我的感受:信心,信心,还是信心。优点,坚信自己的优点。唤醒和壮大自己和孩

10、子们地力量。第三,引导集体舆论。所谓“教育”,从来就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把后进生始终置于集体的注视之中,让他们随时感受到来自全班同学或温暖或期待的目光,这是我在转化后进生时所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我的感受:班风的形成不是自然而然的,需要教师用心指导。看了李老师的案例,我不能再怪某个班级的班风不好了。班风不好,教师的责任。不能指望孩子自己形成好的班风。后进生转化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班风。关爱后进生,集体要接纳后进生。第四,允许不断反复。不少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见不得后进生反复犯同样的错误我年轻时也是这样的。他们往往这样批评甚至责骂反复违纪的后进生:“昨天犯了错误,你不是

11、说要改正吗?怎么今天又犯了?你写的检讨还在我这儿呢!你说话真是不算数,说话比放屁还不如!”我的感受:刚刚参加工作那会,做班主任就遇到这样的烦恼。后来知道,反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必须允许学生犯错,而且还得允许反复。第五,要以表扬鼓励为主。人都有尊严,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尊重并承认。任何一个人,当他听到别人真诚而不是虚伪地赞美自己的时候,绝对是很开心的,并且信心大增。我的感受:同样是叫家长到学校。批评孩子和家长,与表扬孩子和家长,效果真的不一样。家长不皱着眉头去学校,就是好好教育孩子的开始。孩子犯错误,叫家长,似乎是教育问题孩子的最后一招了。这一招要慎用。李镇西老师的喜报却给我们亮出一条路。让家长盼着

12、老师叫家长。第六,暂时降低要求。我这里说的暂时降低要求,指的是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学习成绩,我们对后进生的要求不要一下子提得那么高。如果要求后进生一步登天,那他肯定会丧失信心的,因为他不可能一步登天。相反,适当降低要求,他则可能会跃跃欲试,逐步进步。改变恶习需要暂时降低要求,学习呢?也是一样,也要对后进生暂时降低要求。后进生学习差,那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他们的学习基础已经极其薄弱,学习习惯也非常糟糕,当然学习兴趣更是几乎荡然无存。在这种情况,你要求他们马上就冲到前面,不可能。转化后进生,主要还得靠自己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总结。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科研过程。如果你天天都和一个或一群后进生打交道,只要有耐心,并且善于思考和总结,几年下来,你绝对就是转后进生的专家了。我的感受:降低要求,也就是挑一挑摘到苹果。后进生转化要的是等待和信心。只要有心做,后进生就不用再虐心。只要把孩子当做孩子,我们便减少了烦恼和折磨。后进生是叫我们如何做好老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