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印农村金融发展比较研究及启示.docx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643404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印农村金融发展比较研究及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中印农村金融发展比较研究及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中印农村金融发展比较研究及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中印农村金融发展比较研究及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中印农村金融发展比较研究及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中印农村金融发展比较研究及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印农村金融发展比较研究及启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中印农村金融发展比较研究及启示论文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农业保险:农村金融法律制度论文摘要: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农业大国,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有很强的可届比性。本文通过对中印两国孜农村金融机构、农业保险和芝农村金融法律现状等方面的比较,认为中国在今后农村金融改革中,应注重培养多仪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农村金融的相关法冂律制度。我国是世界上最揿大的发展中国家。有13亿人口,其中6O以上生活迪在农村地区,农民、农业和搪农村问题是我国历届政府最裱为关心和最希望解决的问题骅。而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藏体系,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贫富差疟距,构建和谐社

2、会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黧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蝉农村金融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初步形成了商业性金融、揸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酎其他金融组织分工协作的金融服务体系。但当前农村金韭融发展仍面临着农民贷款难姓、资金大量外流、金融市场孰竞争缺失以及价格扭曲等诸跛多难题。中央政府从XX年通至XX年连续颁布的6个“樨一号文件”,都提出要鼓励农村金融改革,可见农村金融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酚印度也是一个人口、农业丢大国。截至XX年底,80曼的人口以从事农业为主,摭农业GDP占国内生产总值垆的比重为178。始于吝二十世纪60年代的“绿色娄革命”,对印度农村经济发胸展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加炽之印度政

3、府对农村金融支持捧力度较大,仅1970到1汹992年问在农村地区就有50000家新成立的金开融机构。目前已形成了政盗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疠作性金融和农村金融保险为暝一体的,比较完善的农村金海融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印度闻农业和农村发展不同层次的铺金融需求。由于中国和印度尬两国都是人口、农业大国,稷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有很强涟的可比性,既有很多相似处茁,又存在较大差异。已有的聚研究着重把重点放在对印度农村金融的发展和评价上(躇白广玉,XX;冉杰,XX瞿;文富德,XX;等),对傧深入认识中印农村金融状况具有积极的作用。一、农篚村金融机构的比较(一)鎏农村政策性金融印度农村蜕政策性金融体系十分庞杂,绔其

4、业务几乎涵盖了与农业和农民相关的所有领域主要包袒括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行(NABARD)、区域农村银行(RRBs)、印度犄工业信贷和投资公司等。在饶这些机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拜的是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发耔展银行。由于这二三类政策硕性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不同,楚有不同的业务特点,在农村芸金融领域起着不同的作用。(1)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诘发展银行。于1982年6涔月成立,是印度当前最高一樱级的农村金融机构。它既负责农业和印度农村地区经济绵活动的信贷领域的政策、计樾划和经营等所有重大问题,颔又是一个最高再融资机构,桦为信用合作机构、区域农村逡银行以及从事农村信贷工作的商业银行提供再融资服务浩。截止到XX年

5、8月,共提短供9046千万卢比的再融丫资额,按当时汇率换算,窑大约为23亿美元。(2)葭区域农村银行。其营业机构主要建立在农村信贷机构薄蛐弱的地区,贷款对象主要是捻小农、无地农民和农村小手兖工业者等贫穷农民,还分期禄给农民提供维持生活的消费贷款,贷款利率不高于当地农业信用合作机构。1975年刚开始经营时只有6家柔区域农村银行到XX年3月31日,印度区域农村银猹行通过组合,现共有96家勒,在全国534个县设14惟520家分支机构,其分支轾机构数占所有商业银行总网檫络分支机构数的37。(驾3)印度工业信贷和投资公司。印度工业信贷和投资公移司的业务主要是为固定资产苁投资提供中长期贷款、投资羲和租赁;

6、此外,还为中小企巳业提供金融服务(40的攫贷款用于扶持小企业,包括角农村工业),其资本金中有鹪80为政府所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唯一的裥农业政策性银行,于199梓4年成立,服从并服务于国昃家粮食调控政策和农业产业迥政策。其成立之初专门从事瓢粮棉收购,目前已经形成以契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缏的发展格局。截至XX年末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有机级构2152个,涉农贷款余董额12万亿元,占金融机许构涉农贷款总额的176。但从其贷款结构来看,以XX年为例,其主要贷款艉仍集中在储备粮、棉、油及购收购贷款上,而对于农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的力度

7、较小,同时不涉诳及对农业科技、渔业、生态霄环境等方面的贷款。(二景)农村合作性金融在印度的农村信贷体系中,合作性喂(Co-opera-ti捃ve)金融机构占有独特的地位,现在印度90以上披的农村地区建立了信用合作姝社,50以上的农业人口盥加人了信用社。二、农业保挡险的比较印度的农业保险右可追溯到二十世纪40年代蔽,它实行自愿保险与有条件榛的强制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即进行生产性贷款的那些农豁户必须参加相关农业保险,镗其他的保险如牲畜保险实锨行自愿的原则,由农户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是否参加(赡焦瑾璞,XX)。1985松年,印度政府推出“农作物世全风险综合保险计划”,覆轱盖大部分农作物。1999椐年,印

8、度中央政府推出“国家农业保险计划”,并以此氩取代“农作物全风险综合保赙险计划”,该计划由印度农眶业部负责实施,由印度保险毛总公司执行,承保面扩大到暂所有农户,并且政府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但支持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印度政府的国家农业保险计划受到涿农民的普遍欢迎,参保农户洎每年约2000万户,占全捎国总农户的14,成为世剿界上最大的农业保险项目。宦到XX年7月,国家农业保破险计划共覆盖农户971谏千万户,受保作物面积50绽000万公顷,保费收入达到9855亿卢比。另外瘦,印度农业保险公司已开办圆经济作物的保险,主要针对茶叶、橡胶、棉花和甘蔗种贝植等。近年来开始实施的天建气保险计划,12个邦的保费

9、收入在XX年已达到50犰千万卢比。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妮分,对保护农业生产、保障爵农民利益、加快社会主义新暧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早在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就对农业保险进行了“低保额、低保费”的商业化经营试点,由于农业保险姜缺乏明确的业务定位和足够的政策支持,其业务迅速萎扔缩,甚至停办。近几年来,颍保险业在服务“三农”方面罚进行了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得到较快发展。除了作为订跑单农业支撑的农业气候性、棱病虫害等农业生产性保险外墼,符合农村和农民需求的健峭康、人寿、财产等各险种也琮在商业可持续基础上加快发弟展。XX年中央财政首次对农业保险给予补贴,选择6膝省(区)的5种主要农作

10、物开展试点,对农业保险的发峤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卒截至XX年末,农业保险已沉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赖直辖市),共承保各类农作囟物532亿亩,参保农户觇9000万户次,为农民提棠供了23974亿元风险簸保障,分别比XX年增加了改130、807和l霭l3。三、农村金融法律的比较印度农村金融法锭律比较健全、完善。为确保徜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印噗度在印度储备银行法案镇、农村信用合作社法、曲地区农村银行法、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法蒹等有关法律中,都对金融机侗构在农村地区设立机构网点氓提出了一定要求。如银行国有化法案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在农村地区设立炬一定数量的分支机构,将其嫫放款的一定比例用于

11、支持农淮业和农村发展。地区农村凉银行法案规定,农村银行慢营业机构要设立在农村信贷厌服务薄弱的地区。印度储备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在城市媸开设一家分支机构,必须同哥时在边远地区开设2-3家烷分支机构。我国农村金融睐缺乏法律的保护,在一定程醑度上导致交易成本的上升。农村金融法律缺失主要表现钙在:(1)在农村信用社方星面,目前还没有一部法律对彤其性质、内部法理结构、日觐常运营机制等进行明确界定斓,因此应尽早制定一部农粒村合作金融法,以填补这顿个立法缺口。(2)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也没有相应的杈立法,结果是商业银行和合尔作金融机构往往承担了大量纂的政策性业务导致商业银蛔行和合作金融机构出现大量混的不良贷款。

12、(3)对各种痖民间金融机构没有明确的立义法。我国民间金融机构复杂妯多样,这些金融机构对农村欢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其法欲律地位很不明确和稳定;同褫时由于在法律上没有保障,嘀并经常会因此出现一些短期行为,甚至不规范的经营行舣为进而累积了大量风险,羡随时可能影响到社区的稳定瞵。(4)对于一些民间的小咪额信贷组织,目前也缺少一坍部法律来规范。人民银行进缕行的五个省区的小额信贷试氲点,目前也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境况,这使得人民银行蒂和银监会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甥法律依据来对其进行有效监沥管。(5)农业保险法律处佴于空白状态。我国的保险蛛法是一部有关商业性保险兼的法律,规定:“国家支持江

13、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肃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嫜政法规另行规定”,农业例法中并没有对政策性农业旱保险公司、商业性保险公司穴相关法律的规定。四、主渖要结论与启示以上分别从舵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保菇险和农村金融法律3个方面谕对中国和印度农村金融发展忉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比较。研岣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杜国农村金融发展虽然经历了窳一个较快发展的过程,但同水印度农村金融相比,仍有很桀大差距,并据此得到如下三参点基本启示:第一,从农村金融机构来看,印度农村促金融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圪鲜明的多层次性,各金融机娼构之间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截至XX年3月末,目印度银行业在农村的机构网唢点达到153万个

14、,平均钨每万名农村人口服务网点数萁2个:而到XX年末,中国鳊农村平均每万人农村人口服卷务机构网点数为15个,瘊全国还有2868个乡镇没舯有金融机构网点约占全国嗍乡镇总数的7。金融是现排代经济的核心,健全的农村书金融体系和良好的信贷供给飒机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应推动、扩大化政策性金融支农服务范围,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蜓入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建议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鳜向县域和农村延伸机构和业务,支持农业大型项目的开峡发。积极推动和支持农村信用社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逐步发展成为农民恻合作金融组织:进一步放宽藻农村金融市场准人条件,重麇点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农民润合作金融组织

15、。中国农业银坻行、邮政储蓄银行要稳定农村地区机构和网点,继续发膛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挢要作用。第二,从农业保仓险来看,印度的农业保险充篡分发挥了分散农业经营风险犄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属于初级阶段,农业保险覆盖率低,且农业保险的摊规模与其需求不相称。XX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5镣18亿元,承保农作物2唔3l亿亩,仅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l126亿元的风辖险保障,而同期全国农业总摈产值是27680亿元。农砻业保险发展滞后,不仅会导致“三农”经济收入平稳增啥长缺乏保障,而且也会导致竖农村金融市场信贷风险较高者。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和农业保险体系,尽快建立耆健全农村保险组织,加快发跆展多种形

16、式多种渠道的农村嬖商业性保险、政策性保险、撼互助性保险等。第三,我谤国应继续完善农村金融法规,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属性、臬功能、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掌等加以规定。确定其法人资噎格、法律地位和其实施各项螂优惠政策。应大力发展新型舨农村机构,放开民间金融,绳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财啸政支持。印度农村合作性质鳏的信贷机构分为两类:(1盛)提供短、中期贷款的合作毁机构,主要是信贷合作社。它信贷合作社是向农民提供廉价信贷的来源,又可分为三刂个层次,即初级农业信用社绾(PACS)、中心合作银阝行(DCCBs)和邦合作瞀银行(SCBs)。截止到XX年3月31日。PAC碟S共贷出461亿卢比,册占全部农村金融贷款的37,中心合作银行和邦合作逶银行贷款比重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