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为例.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643322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178 大小:2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为例.doc(1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为例1、相关定义1.1、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1.2.1 数字图书馆简介1.2.1 数字图书馆简介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 是伴随 Internet 的出现而出现的。在 90 年代末,即 internet 迅速普及之后,信息 资源的类型、信息产生及发布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主要由印刷文献 信息释放和传递过程退出,逐渐被网络数码形式为主要载体的信息发布和传播逐 渐取代。由于有限的资源组织处理、服务采集范围手段的限制,图书馆传统服务 模式和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2、已经不能为用户提供各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信 息资源整合服务,然而 internet 具有覆盖范围广泛、资源数字化存储和超越时空 限制的信息传递、资源类型丰富等优点,所以,依托 internet 进行组织加工、信 息收集、存储和传递的数字图书馆概念便随之产生,并迅速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图 书馆发展方向2。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一经创建,对数字图书馆的定义、要素等问题的研究和讨 论就没有停止过。而且还吸引了不少数据开发商如图书馆网络开发者的注意力。 1995 年,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曾经发布的信息,认为数字图书馆应该具有的基本 要素包括: (1) 数字图书馆不仅仅是图书馆的网络表现形式; (2) 数字图书馆需

3、要使用到多种网络技术来进行对资源的连接; (3) 数字图书馆将服务于广泛存取和信息利用作为其目标; (4) 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并光有文献,还延伸到一些不能以印刷形式表现或数 字化制品。 到目前为止,数字图书馆仍没有公认的确切定义。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关于 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先后就出现有 60 多种。 1.2、相关概念 2.2.1 “认同”的涵义 认同 其含义即 认 与 同 的结合,认即认识 认为 承认 同 即相同 共同 所以认同在现代汉语中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承认,认可,并表示赞同,同意 的意思 认同在英文中的表述是 identity,其含义有几种,一是:同一性,一致 二是:等 同于 三是:身份,

4、个性及特征 认同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动态的心理行为 查阅已往的 研究,学者们对认同的内容主要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作出了界定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对 认同的解释是 认同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主体同化 吸收其他的 人或事,以构建自身人格的过程 而荆其诚在其主编的简明心理百科全书 中指出 认同即把自己看成是所期望的对象,并表现出与对象类似的态度和行为,又称自居 这是一种将对象内投的心理机制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 中,认同被解释为 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对他人的整个人格发生全面性 持久性的模仿学习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认同

5、 的含义,主要强调一种身份的认同,它指群体的一种心 理稳定感 ,并十分强调个体身份地位和与整个社会结构间的关系 如夏征农编写的辞 海 中的表述 社会学上的认同泛指个人与他人共同的想法,在人们交往活动过程中, 为他人的感情和经验所同化,或者自己的感情 经验足以同化他人,彼此产生内心的默 11 1.3、”3331”分类定义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在进行就业推荐服务时,提出”3331”推荐分类、针对性 的就业指导特色模式。 毕业生中,定位30%为优秀,这部分学生其各方面资质都非常不错;30%社会 关系优良,这部分学生家庭条件及社会关系较好;30%成绩、能力普通;10%”就 业困难户”,这部分学生综合能力及

6、家庭条件与社会关系相对比较弱势。前两个30 %就业基本上问题不大,学生都能顺利走向工作职位;第三个30%成绩、能力普 通的毕业生是学校的重点推荐对象,最后lO%的”就业困难户”则是学校重点帮 助对象。真正就业困难的学生,他们社会关系不是很广泛,综合能力较弱,没有 更多的就业渠道。学校就业部门设专人负责登记相关个人信息,进行一对一服务, 帮助寻找合适的岗位进行重点推荐。 1.4、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概念界定 概念的界定是研究的基础,它将使研究的对象更为清晰。随着 1993年国家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区别不同的 地区、科类和学校 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 办出特色。”“

7、办学特色”一词已不再陌生,相关的研究也雨后春笋般 的出现,而对办学特色的认识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民办高校 办学特色而言,涉及民办高校、办学特色和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概念。 在这里,本文就以下几方面作一基本阐释。 (一)民办高校 关于民办(高等)学校的定义,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归纳起来, 其界定有以下四种: 1.以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界定民办(高等)学校 凡是由国有资金(包括国家财政资金和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 资金)所办的学校,称为公办学校,其他学校则称为民办学校。需要 指出的是,这种按照教育经费来源界定民办教育组织的观点己无法反 映目前民办教育发展的现实。比如,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对民办教

8、 育的资助额度已经达到办学成本的80y0左右,而大多数国家中的公立 学校通过成本的分担与补偿、接受捐赠、产学研合作等多种途径减轻 一一一一一止吐壑些L一一一一 日益紧张的财政压力。我国亦不例外。正如张力所言,我国的”公办 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越来越呈现出一个光谱,在完全由政府和私 人投资举办(直接管理)的学校教育之间,己经出现一系列的模式。” 2.以”办”字的具体含义界定民办(高等)学校 这里的”办”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创办、举办”,指教育组织 的起始、设立,举办者一般对学校有资金投入,只要没有声明捐赠, 举办者对教育组织的财产就应有所有权;二是”承办、经办”,指管 理、运作,承办者、经办者是

9、一般对教育组织没有投入,所以对教育 组织的财产一般没有所有权。这样可以从”办”字的两种含义来划分 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比如,冯建军根据学校的所有权和管理权,把 由政府设立、政府管理的学校称为国立学校;由全民或集体企事业组 织经营的学校称为公立学校;所有权属于国家,而经营权属于社会团 体或公民个人的称为民办学校。这三类学校均属于公立学校系统。在 公立学校系统之外,只有一种学校,即由私营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 个人设立并管理的学校私立民办学校。它们”通常以非国家财政 和非公有制资金维持”。这种划分方法的学者常常以为,以民营方式 管理的学校比公立学校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更注重市场效益, 更关心教育

10、服务的质量。但是,这种看法忽视了当前公办学校普遍开 展的教育管理及教学改革现实。如国内普通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 公办学校”转制”实验、教材市场化改革以及国外公立学校有效管理 张力.社会力量办学步入新的发展阶段N.中国教育报,1998一8一14.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办学特色研究 特许学校运动、教育管理公司等等。 3.以财产所有权作为划分民办(高等)学校唯一标准 这种观点认为界定民办学校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财产所有 权。这里,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权是人们围绕财产而结 成的一组权利关系,包括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处分权。 狭义的产权就是所有权。并以狭义的产权即对客体的占有和归属

11、关系 来区分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认为公办学校的产权属于(或基本属于) 政府,民办学校的产权可以归属某一个个体或团体,也可以归属于若 干个体或团体。并把民办学校区分为营利性学校和非营利性学校,以 便于对民办学校的产权界定及管理。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但是这种界定没有进一步说明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产权界定和运营机 制与一般的私营企业到底有什么区别。 4.2002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 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条规定:”国家 机构以为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 办学校及其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 基于上述的理解,我们认为

12、,民办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基础教育 之上,由民间力量实施、培养专门人才的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民 办高等学校则是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私人和民间法人,并由私人或民 间法人管理和经营,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包括各种独立的私立大学、 私立专修学院、私立职业技术学院、私立函授学院、中外合作创办的 胡卫.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N.中国教育报,2002一12一29. _一一一一一止吐丝些乙一一一一一一 高等教育机构等。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具有颁发学历资格的民办本科院 校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而非民办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二)(大学)办学特色、民办高校办

13、学特色 对于什么是办学特色,人们的理解并不一致。特别是2003年我 国开始的首轮本科教育评估方案中设置了”特色项目”一栏之后,大 学”办学特色”更成为了热点话题,学者们也就这方面做了不少的研 究,对”办学特色”进行了各种界定。为了对(大学)办学特色有一 个清晰的认识,本文对办学特色的概念进行了一定的分类,当然这种 分类也不是绝对的,他们之间也有很多的相互融合。 1.特征论 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提交的报告中写到:特色,是 指格外突出的风格或特点,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 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或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 办学特征。 孙孔爵认为,学校特色是办学主

14、体刻意追求逐步实现的学校工作 某一方面特别优于其他方面,也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稳定的 品质,也称为办学特色。 张晓洪认为,所谓办学特色,就是办学的”个性化”,它不仅体 现在高校办学性质、类型、社会服务面向和行业特色、地方需要上, 还体现在高校办学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学科建设和专 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学报,2003,(3) 孙孔彭.学校特色的内涵与本源JJ教育导刊,1997,(2、3)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办学特色研究 业建设的布局及结构上。特色不是整体优势,而是局部优势。 这类研究往往从剖析具体的办学特征入手,采取分析

15、的方法探讨 办学特色的品质与属性等问题。认为办学特色是办学个性化的一种表 现,办学特色既可以是学校之间比较的结果,也可以是学校工作的某 一方面与其他方面比较的结果,也有研究者指出”特色不是整体优势, 而是局部优势”。 2.风格论 办学特色就是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人无你有、人有你强、人强你 优的办学特点和风格。 刘智运认为,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 的有别于其他的学校的独特的办学风格,独到的办学理念以及在人才 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特色。 办学特色是办学者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在一定的教育理念 指导下,经过长期努力所取得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办学风格、 运行机制等

16、等。 邢真认为,可将学校特色界定为: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过 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办学风貌或教育风格。这里所讲的”独特”不能 仅理解为学校这个整体中的某个教育要素的个性表现,也不能狭义地 理解为是”你无我有,你有我精”,而是指学校整体的个性。这是学 张晓洪.试论一般高校办学的目标定位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1999,(2) 李凤海,俞爱宗.对大学办学传统和特色的理性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3,(3) 刘智运.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3,(1) 余瑾.特色办学:地方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J.高教论坛,2004,(6) 硕士学位论文 校整体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个性风格或个性风貌。 这类定义,他们一般从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或个性风貌视角来探 讨大学办学特色,并从总体上试图概况大学办学特色的基本特征、外 在体现等。从这类定义可以看出,他们是从与其他大学对比的角度来 概括的,相对重视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