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643043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二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二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二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二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二课时).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第二章 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师教学目标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 关系。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 的兴趣。重点难点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学法指导探究性教学法为主教 具课件 教学挂图通 案个 案导入新课:复习提问上节课的知识导入新课。板书: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新授: 板块的运动一、 板书:两大地震带: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学习要求:让学生明白这些国家地震的原因。探究方法:教师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有关日本的地震、印度尼西亚的火山

2、等资料。学生观察分析。探究结果: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二、 板书:六大板块。 学习要求:让学生认识六大板块。 探究方法: 教师出示六大板块图学生观察并记忆六大板块的名称及位置。学生分组讨论火山地震会给人带来哪些影响?探究结果:各组选代表发言。 三、板书:两大山系学习要求:认识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系探究过程(1.):教师提问它们是怎样形成的?教师演示:用手挤压书,学生观察会发生的现象?探究结果:两书交界处隆起两书交界处凹陷一本书也会发生隆起和凹陷探究过程(2.):教师提问板块受挤压会怎样? 探究结果:形成山地、洼地、海沟、或其他。 探究结果巩固:教师出示六大板块示意图。小组讨论:

3、根据图中箭头表示,试用板块运动分析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科第勒拉山系红海的形成原因。 各小组选代表 发言。课堂小节 布置作业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 下列地区中,地壳较稳定,不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原因是( )A.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 处B. 板块内部C. 日本D. 中国二、 珠穆朗玛峰从古海洋变成世界最高峰,主要是由于( )。A. 堆积作用B. 搬用作用C. 板块碰撞挤压D. 板块张裂运动讨论:我们中国多地震的原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第二章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2.通

4、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重点难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学法指导探究性教学法教 具课件 教学挂图通 案个 案导入新课:由沧海桑田的故事导入。板书: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新授:板书:一、海陆是变迁的学习要求:学生观看教师播的放喜马拉雅山中 海洋生物化石,欧洲的荷兰填海造陆等。分析它们的变化。探究问题: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自然界也存在海陆变化。探究结果:确实海陆是变迁的,我们的古人早就觉察到这一变化,所以有了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 板书: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学习要求:学生再次观看教师播放海陆变迁的动态课件。分析海陆变迁的方式。探究问题:观察、分析、讨论变迁 方式

5、有哪些?探究结果:海陆变迁 的方式有三种、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板书: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 学习要求:1.观察挂图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有什么特点?2.自学阅读材料,自己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探究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探究问题。探究结果:现在的大陆现状是大陆漂移的结果。板书:四、用大陆漂移学说解释现象 学生分组探究活动:讨论红海、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的现状和未来。 各组选代表说讨论的结果,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 课堂小节 布置作业课堂检测1.地壳的变动和_,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2.德国科学家_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他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

6、_块大陆。红海位于_洲和_洲之间,两大洲分别位于_板块和_板块。3.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B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C地球上有山脉分布的地带D地球上有高原分布的地带4.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 ( ) A.海底森林死亡 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 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中 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中5.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 )。 A.我国地处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B.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 C.我国地形多山D.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课型新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

7、名称、位置,面积比较排列,形成“心里世界地图”3.记忆亚欧、亚非,南、北美洲分界线4.知道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区别;海、洋、海峡的区别重点难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2.七大洲的名称和分布;3.四大洋的名称和面积比较。“心里世界地图” 的形成学法指导探究式教 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通 案个 案导入新课:出示地球仪,用语言直接导入板书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一、地球?水球?学习要求要求学生研读本框内容思考:地球表面海洋的比例是多少?南、北半球的海、陆比例有何不同?探究问题创设情境:一学生模拟地球自转,另一学生闭目,右手食指触及地球仪表面,睁开眼睛看自己右手食指触及地球仪表面是在陆地上,还是在海洋上,

8、分别在黑板上陆地或海洋的下面划“正”字的一笔。重复此实验10次以上,分别加和所指到陆地和海洋的次数。探究方法:分组试验操作总结地球表面海陆比例;结合活动题讨论“你对地球名称的看法”。探究结果分析本部分结果,不要求学生争议地球的是否名称科学合理,更不是说地球起错了名称或要给地球改名称,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学生通论、运用地区和数据求证,加深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认识。用语言自然导入下一框题板书二、七大洲和四大洋学习要求要求学生读图2.5讨论思考: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区别;海、洋、海峡的区别?读图2.6、2.7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界,并对比相对位置。探究问题创设情境:视频播放,自转

9、中的地球。探究方法:学生讨论总结出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区别;海、洋、海峡的区别?指导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最大的陆地、半岛、岛屿以及著名的海峡,进一步增强这些概念的区别。在空白图中学生填写出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亚欧、亚非,南、北美洲分界线,并对比大小;教师引导学生记忆形成“心里世界地图”。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3、4,加固“心里世界地图”的印象。探究结果分析关于“心里世界地图”的形成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形状、不同比例尺的世界地图中能正确填出大洲和大洋名称与分界就可以。在面积大小比较时,可采取口诀帮助学生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印北冰。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堂检测一、综合题1.读图,在东西半球图上

10、填注:a.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b.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二、.填表题最大的大洲最大的大洋最小的大洲最小的大洋跨经度最高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经度最高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洋面积最大的大陆面积最小的大陆三、读图(1-2),在下面示意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表达,不正确的是( )A.岛屿 B.海峡 C.半岛 D.大洋四、读下图,在下面关于全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占全球表面积比例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第三章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课型新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 从生活角度出发,说出气温与人类的关系。2.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1、。3. 理解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的规律。4. 学会绘制简单的气温变化图。重点难点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理解气温变化规律和分布规律学法指导探究性教学法教 具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导入新课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让学生大致估计一下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板书第一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学习要求要求学生研读第一个子目录下的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什么是气温?2.什么是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3.如何进行对气温的观测?板书一.气温与生活探究问题创设探究情景提出问题:生活中那些现象是与气温有关的?探究方法指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以印证日,月,年平均气温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从材料中明白概念

12、的含义。探究结果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如“气温的观测”等在多方面实例的学习,加深对气温的认识和体验。经过学生思考和讨论结果的信息反馈,教书对疑难问题的点拨,形成科学的探究结果:课后活动1.的答案:参见教学参考书板书二.气温的变化学习要求要求学生研读第二个子目录下的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注意-1.曲线的变化规律,最高值,最低值和日(年)较差2.图中反应的气温特点3.如何绘制气温变化图。探究问题探究方法1.学习阅读气温变化图并归纳其特点。2. 结合课后活动2题,指导学生学习绘制气温变化图制作过程。3.合课后活动联系实际情况说出当地的气温状况。探究结果本节知识点比较概念化,在对学生学习的时候多出示形象化的动画,可以提高本节的学习效率。 板书气温的分布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研读第三个子目录下的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注意1.什么是等温线?2. 气温分布包括水平分布和空间分布。3.总结归纳影响气温分布的三大因素. 探究问题探究方法1.指导学生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2学习阅读气温的分布图,如(低温中心,高温中心,等温线密集和稀疏的区别)。3.总结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探究结果分析 本章节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规律,还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 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堂检测1.下面是某一气象观测站根据测得的某日气温数据绘制的气温曲线,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