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杭州市高考语文《正确使用虚词》教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642082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杭州市高考语文《正确使用虚词》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杭州市高考语文《正确使用虚词》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杭州市高考语文《正确使用虚词》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杭州市高考语文《正确使用虚词》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杭州市高考语文《正确使用虚词》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杭州市高考语文《正确使用虚词》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杭州市高考语文《正确使用虚词》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正确使用虚词”专题复习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的1、在语言环境中正确选用虚词;2、正确判断虚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是否恰当。二、教学重点、难点在语言环境中选用虚词及判断虚词使用的正误。三、教学设想1、从高考试题分析中总结高考命题方法及趋向;2、要求学生掌握虚词的分析方法,并运用于解题实践;3、通过精讲、精练典型试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4、本专题共安排2课时,讲授1课时,练习及讲评及自学共1课时。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一、高考试题分析(可让学生自学,教师只作小结)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是对词语意义的把握,而对虚词的考查则主要是对表达作用及语法意义的把握。虚词考查

2、的题型无外乎三种:选词填空、判断正误、修改。分析复习资料上的高考试题二、使用关联词、介词、副词、助词错误举例 (一)关联词语误用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部分。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常见的搭配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又又”“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的有的”等; 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不反而”“连也”“尚且(也)何况”等; 表选择关系的“不是就是”“要么要么”“宁愿不愿”“宁可不”“与其不如”“或者或者”等; 表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尽管却”等; 表假设关系的“如果就(那么)”“倘若(倘使、若)便(就

3、、那么)”“要是(要不是)那么”“即使(纵然、就算、哪怕)也”等; 表条件关系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还(都)”“不论(不管)总(不)”等; 表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 “既然那么”等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1、滥用关联词语。例(1):有一些电视剧我们不能看的原因,是因为它们不适合我们,只能迎合少教人的口味。(应去掉”因为”)2、错用关联词语。例(2):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斗鸡,就把一个流氓抬举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例(3):尽管学习怎样紧张,他还坚持天天锻炼身体。“尽管”和“不管”是不尽相同的。“

4、尽管”是用于让步转折句,“不管”是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应把“尽管还”改为“不管都”。3、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4):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的幸福生活得之不易。(“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规律: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各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前面。例(5):尽管他行车已三十万公里,却从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主语相同,“他”应放在“尽管”之前)例(6):由于国棉布一厂长期以来不抓革新,总落在国棉二厂后面。产量不是比国棉二厂低,就是质量比国棉二厂差。(分句主语不同,“产量”应放在“不是”之后) 关联词语的几个难点转

5、折关联词。注意“轻转”与“弱转”所用关联词的不同。重转:成套的转折关联词,如“虽然但是”轻转:单用,如“但、但是、可、可是、却、然而)”弱转:“只是、不过、倒”递进关联词一般递进:成套时,递进意味更强单用的递进关联词有:而且、并且、从而、甚至、何况、况且、更、还等衬托递进:尚且何况(况且、还、更不用说) 别说(慢说、不要说)就是(连)选择关联词疑问选择式:一般用 是还是陈述选择式:一般用 或者或者非彼即此式:不是就是,要么要么先舍后取式:与其不如(宁)先取后舍式:宁可也(不),如“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二)介词误用1、不可滥用介词介词在语言组合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做到当用则用

6、,不当用的时候不可滥用。滥用介词不但会使表达罗嗦,而且,有时还会使表达混乱、造成语病。例:(7)他们试制了十九个心脏瓣,从而填补了我国在生物瓣替换领域的空白.(“在”是多余的,应删去)(8)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9)在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无不闪耀着立党为公的光辉。(10)当我累得睁不开眼的时候,一想起班主任老师的鼓励,精神就振作起来了。(11)对于我们学校,由于开展了“学雷锋,创三好”活动,出现了新气象。(8)中的“从”、(9)中的“在”、(10)中的“当”、(11)中的“对于”都使句子缺少主语,均应删去。 2不可漏用介词应该使用介词的地方而

7、没有使用,就是漏用介词。漏用介词同样会使表意不清,句子不通。(12)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前要加上“对于”,否则句子的结构和表意都不清楚。)(13)这种习性是动物长期求食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动物”之后加上介词“在”)(14)学生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句首加上“从”)(15)战国时期出现的禹贡和秦汉之际出现的管子.地员,就是我国古代土壤的专门著作。(“就是”之后加上“关于”)3、不可误用介词A、该用这个介词而误用了那个介词(16)一月三十日夜,本市普降大雪,对城市交通带来不便

8、。(“对”应改为“给”)(17)革命的后代,决不能靠借老子的光,从优越舒适的小天地里成长。(从”应改为“在”)(18)对于金沙江,我曾听人讲过不少优美的故事。(“对于”应改为“关于”)(19)如果国家能够多生产一些这类配件,就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我国暂时还不能生产的仪器。(“把”应改为“用”)B介词宾语不完整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后边必须有完整的介词宾语。(20)新秧歌剧在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参加斗争都有一定贡献。(“斗争”的后边应加上“等方面”)(21)这与鲁迅当时认为文学是改变国民精神的有力武器基本一致。(“武器”的后边应加上“的观点”)(22)这部电影在塑造周总理的形象所提供的经验是非常

9、宝贵的。(“形象”的后边应加上“方面”)(20)(21)(22)句中的介词宾语都不完整。C介词同后进的介词宾语不搭配(23)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多次指示我们将占用的校舍尽早搬出。(错用“将”,使前后文不搭配。应改为“从占用的校舍里搬出来”)(24)动物园根据大熊猫安排了大熊猫所需要的生活环境。(“根据”不能同“大熊猫”搭配,应改为“根据大熊猫的习性”)(25)当地球穿过彗星轨道,我们就能看到流星雨。(”轨道”的后边加上“的时候”)(26)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对揭露敌人本质与表现我军力量上起了重大作用。(介词“对”的后边不能用“上”,应把“上”删去)(三)、副词1.不明词义,改用甲副词而用了乙副词,例

10、如:(27)新来的经理同老经理一样,更会体贴职工。(“更”表示程度进一步增加,两个经理既然“一样”,就不能用“更”,应改为“很”。(28)刚刚厂里开会,你参加了吗?(混用了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应改为“刚才”)2错把副词当形容词用,例如:(29)行军途中,碰到了一件很猛然的事情,首长及时调整了作战方略。(“猛然”是副词,应改为形容词“突然”)。(30)元朝政府曾一度把一些秘密结社改变为公然的组织,使他们的活动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公然”改为“公开”)3多重否定运用错误。运用多重否定时,如果不小心,就会把话说反。例如:(31)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就是“大家都承认”,应去掉后一个

11、“不”)(32)难道能否认雷锋精神在现代社会过时了吗?(三重否定:“否认”是一次否定,“过时”也是一次否定,反问语气又是一次否定,想强调“雷锋精神在现代不过时”,但说反了,应在“过时”前加一个 “不”,或把“否认”改为“承认”。4注意时态,正确选用表示已然、未然的副词。(33)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再”改为“又”,“了”表示已然语气。)(四)、正确使用助词1正确使用结构助词“的” “所” “似的”,注意其固定结构和习惯位置。如:这次我是受人所迫害,的的确确是冤枉的。(应改“这次我是被人所害”)2正确使用动态助词“着、

12、了、过”。如:你有没有过这种当飞行员的想法呢?(改:“这种当飞行员的想法,你有过没有?”)3正确使用语气助词,恰当地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如:这儿的空气是多么的新鲜,多么的清洁嘛!(改“嘛”为“啊”)第2课时三、虚词运用的常见错误归纳及防范方法1、错位所谓错位,是指句子中需要某一个虚词,只是这个虚词的位置不当,而应当放在另一个位置上错误。例如: (34)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有做最后决定。(35)校运动会上我受了伤,同学们不但关心我,连班主任也给我包扎伤口。 (36)鸟的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天空。 (37)第二天,

13、三个人又商量了一个主意:把他们科学试验的意义和已经取得的进展情况,向上海市委领导写一封信。以上三例中“至于”、“不但”、“不管”“的”都是句子所需要的,只是它们的位置都不恰当,“至于”应在“哪所”之前,因为它是表示“他转”的连词,而句子到第二句才有“他转”的意思,所以应在第二句句首。“不但”应在“同学们”之前,因为递进关系的复句各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前一分句的关联词语应在主语之前;而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前一分句的关联词语应在主语之后。(35)句前一分句主语是“同学们”,后一分句主语是“班主任”,陈述对象不同,所以“不但”应在“同学们”之前。(36)句中“不管”应在句首,因为整个复句陈述的对象是“

14、鸟”而不是“鸟的翅膀”,所以“不管”应在句首才能正确地表意。因而这三例都犯了“错位”的毛病。 (37)句的“的”位置不当,应将其移至“进展”后。因此,我们要明辨虚词的位置。任何虚词在句中都有其“专座”,如副词一般在形容词或动词前,介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连词虽然不和任何句子成分发生关系,但由于表意的需要,其位置有时在主语之前,有时却在主语之后,不能随意挪动,不然就会犯“错位”的毛病,从而影响文意的表达。2、多余或残缺多余是指文句中根本不需要某一虚词时却用了某一虚词的错误。例如: (38)如果延误了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在新能源一旦成熟之后,埋在我国西部国土下的这笔巨资,又会再值多

15、少钱呢? (39)麦吉尔大学有象牙塔之称,在全国大学评比中曾连续名列第一,吸引了来自于1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 (40)和靠文字传递信息的报刊杂志相比,电视无疑是一种更现代化的传播媒体。 (41)桂林山水不仅以它的秀丽多姿吸引了无数游客,以它的奇特风貌把人们带入梦幻的仙境。(38) 中有了“又会”,意思已经明确,再用“再”字给人以累赘的感觉。(39)中“自”和“于”都是“从”之意,“来自”即“从来”的意思,“于”字就多余了。(40)中“更”字表示递进关系,可句子前后并无递进关系,因为“靠文字传递信息的报刊杂志”这种“媒体”不具备“现代化”的特征,所以“电视”与之相比,只具备“现代化”的特征而无所谓“更现代化”的特征,于是“更”这一副词就显得多余了。(41)“不仅”之后应有“而且”与之搭配。 虚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