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安置房建设项目实施建议书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2627638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安置房建设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农村安置房建设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农村安置房建设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农村安置房建设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农村安置房建设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农村安置房建设项目实施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安置房建设项目实施建议书(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x新农村安置房建设项目2、建设地点:x市x区xxx3、项目建设单位:4、建设容与规模:本项目占地面积28亩,总建筑面积15930m2,项目建成后,可规划安置x、六房等村民组120户安置房,合约人口500人。5、建设期:个月。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万元,拟通过村民自筹和争取上级支持资金来解决。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20115、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6、城

2、市总体规划7、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T50052-1995;10、规划大纲11、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三、项目由来随着x区、x经济和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刻不容缓,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了解决高压线拆迁安置及农民建房需求,为了有效改善居住条件,x区x人民政府从而提出xxx新农村安置房建设项目。第2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

3、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小康村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2、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随着x经济和城镇建设

4、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程。项目的建设既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村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3、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x进行新农村建设,狠抓规划龙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洁、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4、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且将间接地提高农民

5、素质。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节约了土地资源,利用节约的土地,发展二、三产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将从一产中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各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切实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第3章 项目建设条件和规模3.1 项目建设条件1、地理条件2、 气候条件3、 交通条件 4、经济发展状况5、基础设施条件3.2 建设规模 根据x新农村规划的准则,结合本项目用地面积和财政资金筹措能力,确定本项目的建设规模为:项目建设用地规划为居住用地。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8亩(18667平方米),绿化面积和公共设施等其它配套建设共2737平方

6、米。可提供安置房120套。项目容积率0.85,建筑密度28.44%。四、工程方案4.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建筑结构载荷规(GB50009-2001)3、砼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5、砌体结构设计规(GB/T5001-2001)6、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4.2规划设计原则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规划,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行整体规划。4.3建筑设计规划建筑以低层为主,实行统一规划、综合配套

7、的原则。要求平面分区明确,流线顺畅,布局经济合理,尽量避免住户间的视觉与声音的干扰。建筑风格的选取采用富有人文气息和文化特征的现代主义风格,体现现代生活及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欣赏品味。第5章 公共辅助工程5.1给水排水工程 给水管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布置。引入管管径为DN200mm,室外给水管管径为DN50200mm。 给水管尽量布置在道路边的绿地下,当在道路下时,其位置以道路西侧、北侧为主。给水管在绿地或人行道下覆土深度不小于0.6m,在车行道下不小于0.7m;一般为1.0m。本小区所有规划的给水管,因管径较小均采用硬质PVC管。5.2污水工程污水管在道路下位置,以道路中间偏西侧,北侧为主。污

8、水管道起始端覆土不宜小于0.7m。部污水管管径为DN300500mm。污水管道一般采用I级钢筋混凝土管或硬质PVC管。5.3弱电设计电信线路全部采用电缆管道埋地敷设,沿道路西、北侧敷设,与电力线路分置道路两侧。电信管道一般敷设于道路边缘绿化带。电信管道均采用PVC管道埋地敷设,管道结合道路建设一次下地。5.4燃气工程 安置小区燃气管以环状加枝状形式布置,并尽量敷设在路边的绿化带下,燃气管在道路下的覆土深度不得小于0.7m。中压燃气引入管的管径为DN160mm,低压燃气管的管径为DN50200mm。室外燃气管道以采用PE管为主,户管采用水煤气镀锌钢管。5.5公共服务事业 完成幼儿园园舍的建设及相

9、应配套设施,在安置区新建妇幼保健卫生所一处,建筑面积500平方米。5.6基层组织建设在建立完善农村经济组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劳动就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新建青年活动中心1处。第六章 环境保护6.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199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6.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6.2.1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1、土方施工土方施工主要污染物是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粉尘和排放的尾

10、气(主要是NO2、CO和烃类物等),工人的生活污水。2、钻孔灌注基主要污染物是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粉尘和排放的尾气,拌制混凝土时的砂浆水和工人的生活污水。3、框架施工主要污染物是混凝土运输车、输送泵和振捣器产生的噪声,汽车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排放的尾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工人的生活污水。4、砌筑施工该工段和现浇钢砼柱、梁工段施工期长,是施工期的主体工程。主要污染物是搅拌机产生的噪声、尾气,拌制砂浆时的砂浆水和工人的生活污水,碎砖和废砂浆等固废。5、安装工程安装工程主要包括门窗、水电线路及中央空调的安装。在安装过程中要先对管线途经墙壁进行穿孔,对门窗和水、电等管线进行安装,然后将其固定

11、在墙壁上。主要污染物是对墙壁进行敲打、钻孔时产生的噪声、粉尘,以及碎砖块等固废。6、装饰工程本项目装饰工程主要考虑外墙玻璃和部分油漆的施工,外墙玻璃施工主要会产生一些玻璃碎片。油漆施工主要对外露的铁件刷漆,先刷防锈底漆,再刷两遍调和漆。因需进行油漆作业的工件很少,油漆使用量较少,施工期短,挥发的有机废气量小,且呈无组织面源排放模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暂时和局部的,可不做统计。7、附属工程包括道路、围墙、绿化、化粪池、下水道等施工,主要污染物是施工机械的噪声、尾气,拌制砂浆时的砂浆水和工人的生活污水,废砂浆和废弃的下角料等固废。6.2.2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1、废水本项目水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废

12、水成分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NH3-N等。2、废气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汽车尾气及居民厨房油烟。3、噪声本项目噪声污染源主要是人群聚集产生的社会噪声,汽车进出小区产生的交通噪声,及风机、空调、水泵房等设备噪声。4、固体废弃物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居民生活垃圾,主要有纸屑、木屑、塑料、玻璃等。按0.5kg/人d计,年产生量约为91.25t/a。6.3环境保护措施6.3.1施工期环保措施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在施工时建好临时厕所及临时化粪池和隔油沉砂池,防止出现施工废水乱流乱排,造成周围地表水体水质污染。另外施工过程中桩基作业及地下室施工时还将产生部分泥浆废

13、水,产生量与地下水位及施工方式不同而不同,建议将这些泥浆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才能排放,不能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网。施工期间的混凝土保养水、地面冲洗水和设备冲洗水,其排水量视其工程的规模大小和工程的进度以及天气状况有所差别,但这些废水施工期间是不允许直接外排的,必须经过自然沉淀或者加药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废水经过以上措施后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较少。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措施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粉尘,粉尘主要产生在施工期间土石方和建筑材料的运输引起的交通道路扬尘,建筑施工产生的扬尘量与天气、温度、风速、施工队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尤其是干燥无雨的有风天气,扬尘对大气

14、的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增加大气的TSP。(1)汽车扬尘当施工场地洒水频率为45次时,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减至最小。(2)搅拌扬尘一般来说,储料场灰土拌合站附近相距5m下风向TSP小时浓度为8.9mg/m3;相距100m处下风向浓度为1.65mg/m3;相距150m已基本无影响。(3)场地扬尘堆放场地风吹扬尘的影响围一般在100m以。施工阶段,对易散失冲刷的物料(石灰、水泥等)不能在露天堆放,以防粉尘飞扬。此外,对易起尘的材料不应堆放在露天,而应加盖篷布或库堆放,并对施工现场外围辅以也应该加强管理,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在运输途中发生跑、冒、漏、滴。如果采

15、取以上措施,则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降至最小。(4)后期装修废气由于装修期相对较长,油漆废气的释放较缓慢,且排放量较少,不会对周围大气造成苯系物的污染。施工期间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量不大,可忽略不计。3、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减少同时作业的高噪施工机械数量,尽可能减轻声源叠加影响;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和x市有关建筑施工噪声管理的规定,避免施工扰民事件的发生;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上班时间进行,中午12:00-14:00和夜间特别是晚上10:00后严禁高噪声设备施工,以免影响施工场地附近居民的夜间休息。如需夜间施工,建设单位应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施工日期和时间,并在周围居民点贴告示,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备案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高考和中考前一周和考试期间禁止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