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三 (2020年整理).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627598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三 (2020年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三 (2020年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三 (2020年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三 (2020年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三 (2020年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三 (2020年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三 (2020年整理).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海无涯高频考点三画像唯求肖神韵 仿用句式(含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1(2012大纲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例相同。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答:_答案(示例)没有宽容,人生就如长夜,无论怎么照射,都难以驱散心头的阴暗;没有宽容,人生就如雨季,无论怎么晾晒,都不能拯救发霉的心灵;没有宽容,人生就如严冬,无论怎么取暖,都无法消融心中的坚冰。解析本题考查比喻句的仿写。注意“自

2、选话题”的要求,仿写的句子不能再说“理想”。必须从其他方面去说。每句的后半部分必须都是“无论都”的形式。每句话都要连贯准确,不能因为满足比喻修辞的要求而忽视了文意。2(2011大纲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例相同。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答:_答案示例:宽容是一盏明亮的路灯,能照亮徘徊在人们心里的黑暗;宽容是一朵芬芳的鲜花,能驱走沉淀在人们心中的阴霾;宽容是一首动听的歌曲,能驱赶累积在人们心头的乌云。解析例句都用了比喻,

3、特别要注意前后语意相联。要做到内容合理、比喻贴切、句式 相同。3(2010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例相同。谦恭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谦恭是一种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谦恭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答:_答案(示例)成熟是一片广袤而不空旷的原野;成熟是一泓幽深而不神秘的湖水;成熟是一座高大而不陡峭的山峰。解析注意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例相同,仿写内容前后要语意贯通。4(2010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

4、种卓尔不群的大气。答:_答案(示例)博大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容;博大是一种心如止水的平静;博大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智慧。解析注意仿写的内容必须要以“博大”为话题,所写句子前后要语意贯通,句式基本一致。1考试大纲关于“修辞方法”考点的要求是什么?答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2高考关于修辞方法的命题特点是什么?答案从来不单独设题考查,而是把它融入扩展、仿写、生动等语言表达考点中考查。3高考仿写题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案仿写题是高考语言表达中文学味最浓的题型,它文采斐然、语气沸然、寄寓哲思、贴近生活,是高考语言表达的主考点之一。仿写题命题基本稳定,

5、采用命题式仿写,与句式、修辞、连贯紧紧相连。一、掌握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一)八种常见修辞方法的辨识1下面的句子都是同学们在日常习作中对“父亲”的描写,请判断他们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父亲是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里,默默开垦自己的一片土地,从不抱怨。父亲一生保守,视新思想为毒蛇猛兽,他对这些迷失人心志的东西从来都是避而远之。父亲出身贫寒,祖祖辈辈都是布衣短褐,除了躬耕桑麻,实在不知还能干些什么。每到傍晚,那杆烟枪就开始了与父亲的交谈,在“咕噜咕噜”的吞云吐雾间,解读着父亲的内心世界。从来安静无声的父亲突然震怒起来,冲着我和母亲狂吠:“滚,都给我滚!”答:_答案暗喻明喻借代

6、拟人拟物来源:学科网ZXXK2下列对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打印社广告:“不打不相识。”裘皮大衣厂广告:“该大衣惟一的缺点是,将使您不得不忍痛扔掉以前购买的毛线衣。”皮鞋油广告:“牌皮鞋油,为足下添光。”儿童牙膏广告:“我叫小白兔,小朋友喜欢我,请到百货商店来找我。”A双关反衬拟人夸张B双关反衬双关拟人C双关拟人比喻比喻D拟人反衬拟人比喻答案B解析“打”兼有“打交道”与“打印”双重含义,语义双关。中的“缺点”实乃褒赞之辞,正话反说之意。中的“足下”既指脚下的鞋,又是第二人称的敬称;“添光”既指鞋油质量好、光彩足,又指给人“增添了面子”。用拟人方法。3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的

7、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来源:学科网A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凸显了诗仙李白的逼人才气和对盛唐诗歌的巨大影响。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说明看人不能被美化了的假象迷惑,要看他们的气节、品质。C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出白洋淀人民对家乡的热爱。D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志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将抒情的种种内容

8、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C项“就像铜墙铁壁一样”“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侧重的都是相似性,是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4(2012湖北)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答:_答案(示例)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解

9、析本题考查运用对偶修辞的能力。林黛玉和贾宝玉初见时表现出了相似的感受:很面熟。两人有这种感觉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确实是前世有缘,所以才会有一见如故的感受。解答此题需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双重要求。知识储备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1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2)构成必需条件。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3)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10、(4)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等。2比拟(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法。它包括把物当做人来写(拟人)、把人当做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2)种类。拟人,拟物。(3)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到对事物的强烈感情,能引起共鸣。3借代(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法。(2)种类。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具体代抽象,专名代泛称,形象代本体,部分代整体,材料代本体。来源:学.科.网Z.X.X.K(3)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

11、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4夸张(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修辞方法。(2)种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3)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5对偶(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法。(2)种类。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3)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

12、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6排比(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法。来源:学科网ZXXK(2)种类。成分排比,分句排比,单句排比,复句排比。来源:学,科,网(3)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7设问(1)概念。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不说出看法)的一种修辞方法。(2)种类。自问自答,问而不答。(3)作用。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用

13、在文中,承上启下。8反问(1)概念。反问也叫反诘,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 方法。(2)种类。问而无答的反问,问而有答的反问。(3)作用。加强语气,增强气势和感情。(二)几种易混修辞方法的区别1借喻与借代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借代)来源:学科网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比喻)昌黎之文如水,柳州之文如山。(借代、比喻)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借代)知识储备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不同点是: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代中有喻;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2对偶与对比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对比)华彩翰章乃思想映现,鸿篇巨制是情感铸就。(对偶)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