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循环—差异教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623158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7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循环—差异教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循环—差异教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循环—差异教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循环—差异教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循环—差异教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循环—差异教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循环—差异教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循环差异教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如图所示,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A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音调越高响度就越大C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2常见物态变化的认识,观点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一种凝固现象B晶体熔化吸热温度要升高C樟脑丸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D开水冒白气是汽化形成的3如图所示,一些研究声音的实验操作,不能改变音调的是()A改变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C改变钢尺伸出长度再次拨动D改变水量对着

2、管口再次吹气4影响水呈现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因素是()A体积B形状C温度D容器5喝热水或热汤时,温度较高容易烫伤,通常先用嘴对着水或汤的表面吹气,能快速降低水或汤的温度,其中蕴含的道理是()A向液体的表面吹气,能带走高温B蒸发吸热,快速降低水温C吹的气体比液体的温度低能降温D二氧化碳气体有冷却作用6如图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ABCD7常见的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吸放热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冰融化凝固、放热B雾生成液化、放热C霜产生汽化、吸热D霜形成升华、放热8如图所示,实验观察发现,一段时间后,玻璃罩里燃料的蜡烛会()A时亮时暗B全部烧尽C更加明亮D逐渐熄灭9超声手术刀是通过从不同角度向

3、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力准确“烧死”病变细胞,与此治疗功能无关的超声波特点是()A方向性好B穿透力强C能量集中D遇物反射10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BC段表示的可能是()A晶体的熔化过程B晶体的凝固过程C非晶体的熔化过程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11常见的生活情境,由光的色散产生的是()A五颜六色的花朵B五彩缤纷的焰火C色泽鲜艳的彩虹D眼花撩的霓虹灯12既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又能灭菌的光线是()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超声波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产生的,他抬起不同的手指,通过改变空气柱

4、的长度,从而使笛声的发生变化14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热(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15将乒乓球从一定的高度释放,与地面发射碰撞后乒乓球(选填“肯定”或“可能”)会反弹到一定的高度,且影响乒乓球反弹高度的因素有、(填写两条)16如图所示,体温计的量程是,示数为17如图所示,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碘颗粒吸热除发生外,还会;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会18窗外传来优美的小提琴声,琴声是由琴弦产生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很容

5、易辨识,依据的是声音的19城市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居民住房安装双层玻璃的窗户,是在减弱噪声;街道设置“禁鸣路段 自觉遵守”等禁鸣标志牌,是在减弱噪声;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减弱噪声20自然界中的云、雨、露、雾、霜、雪、雹都是水的“化身”露是水的态,霜是水的态21如图所示,沿着屋檐流下的水凝结成冰棱是现象,此过程需要热量,会带来周围环境的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22如图,自然界的水循环,经历天空、地表、地下三种环境,地表、地下水以固态和 态存在,天空水以固态、 态和 态存在23如图所示,植物的叶片呈绿色,表明植物光合作用所用的能量来源于色光,经过植物的叶片反射,进入人眼睛的是色光

6、24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能感知的存在;将照相底片放到紫光的外侧,能感知的存在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8分)25如图甲所示,是观察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实验装置中,垫着烧杯的石棉网的作用是,为确保所测温度的准确,安装温度计时要注意(2)水温升高到90后,每个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持续几分钟后停止读数,图乙为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读出数值填入表格中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29498989898(3)表格中数据表明,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此时的大气压(选填“不等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4)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

7、时间的变化图象(5)图丙中A、B所描述的烧杯中水的气泡的变化,其中第4min发生的情况是图,理由是(6)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选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降低”);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26资料显示,钢琴、提琴、二胡等弦乐器,产生的乐音特性与弦的材料、长度、粗细及松紧程度均有关系现选取表中的琴弦,通过实验来探究弦乐器发声的音调与各因素间的关系,实验时将琴弦固定在“音箱”上,保持琴弦的松紧程度相同(1)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时,应选择琴弦(选填材料编号a、b、c或d),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相同,不同(2)选择琴弦a和b,能够探究琴弦的和长度相同

8、时,音调的高低与的关系(3)选择c和d进行探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的结论此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4)选择琴弦(选填材料编号a、b、c或d),可探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编号及材料材料粗细/截面积材料长度a铜SLb铜2SLc尼龙SLd铜S27如图所示,将播放着音乐的手机,用细线悬挂到广口瓶中,用抽气机通过密封瓶塞上的气道向外抽气(1)产生乐音的声源是,音乐声通过传进人的耳朵引起听觉(2)随着广口瓶内的空气被抽出,听到的音乐声音逐渐;打开进气门,让空气重新慢慢进入广口瓶中,听到的音乐声逐渐(3)无论如何抽气,总能听到手机播放音乐的声音,其原因,一是抽气机不能将广口瓶里的空

9、气全部抽出,形成完全;二是声音(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悬线、瓶塞(固体)传播(4)假设忽略悬线对声音的传播、广口瓶内的空气被全部抽出,手机产生的音乐声便(选填“仍会”或“不会”)被听到,说明声音中传播,此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为28如图所示,是人工造“雪”的实验装置,取少量碘粉放入锥形瓶里,靠近碘粉的上方悬挂一段棉线(棉线不与碘粉接触),塞紧瓶塞,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待固态碘粉消失后,熄灭酒精灯(1)组装实验器材的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的高度固定的(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锥形瓶与铁圈间应垫(选填“石棉网”或“铁板”)(2)用酒精灯加热过程中,观察到

10、锥形瓶里的情况是(3)冷却结束后,棉线上观察到的现象是(4)用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要用酒精灯(选填“内焰”或“外焰”)加热(5)实验过程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和29如图所示,是探究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及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此固体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物质熔化过程中,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缓慢升高”、“逐渐降低”或“保持不变”)(3)固体物质的熔点是,加热t1t2期间,物质处于态,加热12min20min期间,物理处于态30如图所示,利用塑料吸管和激光笔,

11、探究光在空气中是否沿直线传播(1)激光笔发出的激光,集中较高的,(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眼睛(2)拉直塑料吸管的伸缩节,激光笔沿吸管方向的一端照射,另一端放置的光屏上会观察到,说明光是的(3)塑料吸管在伸缩节处弯曲成角度,激光笔从吸管的一端照射,另一端的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光源,说明光的传播2016-2017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循环差异教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如图所示,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A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音调越高

12、响度就越大C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解答】解: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选:A2常见物态变化的认识,观点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一种凝固现象B晶体熔化吸热温度要升高C樟脑丸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D开水冒白气是汽化形成的【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

13、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A、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正确;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C3如图所示,一些研究声音的实验操作,不能改变音调的是()A改变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C改变钢尺伸出长度再次拨动D改变水量对着管口再次吹气【考点

14、】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解答】解:A、用湿手摩擦杯口,水量不同杯子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B、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会增大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不能改变频率,不能改变音调,符合题意;C、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钢尺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D、对着试管口吹气,管内水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不符合题意;故选B4影响水呈现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因素是()A体积B形状C温度D容器【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分析】物质由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温度不同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