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622898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河北省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河北省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河北省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河北省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黄骅中学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1.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C. 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 D. 自发反应常温下一定能实现【答案】C【解析】【分析】A、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B、有些熵减的反应也能自发进行;C、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D、有些自发反应需在高温下才能进行。【详解】A、焓变不是影响反应方向的唯一因素,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B、熵变不是影响反应方向的唯一因素,有些熵减的反应也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C、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故C正确;D、 的反应,需在高温下才

2、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点睛】在判断反应是否自发时,应该综合考虑熵变和焓变,即必须根据HTS进行分析,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答案。2.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最适宜选用的试剂是A. NaOH溶液 B. Ba(OH)2溶液C. 盐酸 D. 氨水【答案】D【解析】【分析】加入碱性试剂可以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由于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详解】A、AlCl3溶液中的加入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沉淀又会溶解,故不选A;B、AlCl3溶液中的加入Ba(OH)2溶液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加入过量Ba(OH)2溶液,沉淀又会溶

3、解,故不选B;C、AlCl3溶液与盐酸不反应,故不选C;D、AlCl3溶液中的加入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加入过量氨水,沉淀不溶解,故不选D。3.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A. 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 B. 某生成物的产率可能提高C.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提高 D. 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答案】B【解析】【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不同,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不同,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详解】A、如果通过减小某生成物浓度导致平衡正向移动,则该生成物的平衡浓度减小,故

4、A错误;B、对于aAgcCg+dDg ,增大A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若 生成物的产率提高,若aKsp(AgI),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固体,有黄色沉淀生成【答案】D【解析】难溶物的Ksp只与温度有关,A选项错;CaCO3沉淀溶解平衡为CaCO3(s)Ca2+(aq)+C(aq),加入盐酸后,C与H+结合为H2CO3,进一步分解为CO2逸出,平衡右移,B选项错;通过难溶物的Ksp数值判断难溶物的溶解度时要考虑化合物类型,C选项错;AgCl与AgI同为AB型化合物,Ksp大的AgCl可以转化为Ksp小的AgI,D选项正确。11. 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下列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

5、的固体是( )A. 氯化镁溶液 B. 硫酸亚铁溶液 C. 碳酸氢钠溶液 D. 硫酸铝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镁溶液中,Mg2+水解生成弱电解质Mg(OH)2,氢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盐酸,HCl具有挥发性,Mg(OH)2加热分解生成MgO,最终只能得到MgO,A错误;B.Fe2+易被氧化为Fe3+,加热硫酸亚铁溶液只能得到硫酸铁,B错误;C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要分解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加热碳酸氢钠溶液只能得到碳酸钠,C错误;D硫酸铝溶液中,硫酸铝电离的铝离子要水解,但是硫酸不是挥发性酸,最终得到的还是硫酸铝,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12.下列事实能用电化学

6、理论解释的是A. 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B. 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C.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浓H2SO4溶液后速率加快D. 镀锌铁不如镀锡铁耐用【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是否能构成原电池判断,如果金属能构成原电池的就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否则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锌比铁活泼,铁、锌构成原电池,锌被腐蚀而铁被保护,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用原电池理论解释,故选A;B、铝在空气中,表面被氧化为氧化膜,保护内部金属不再被腐蚀,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故不选B;C.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浓H2SO4溶液,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没有构成

7、原电池,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故不选C;D、镀锌的铁被破坏后,锌被氧化,而铁被保护,镀锡的铁被破坏后,铁失电子被氧化,加快了腐蚀,镀锌铁比镀锡铁耐用,故D错误。13.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 920 kJ B. 557 kJ C. 436 kJ D. 188 kJ【答案】C【解析】考查反应热的计算。根据题意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242kJ能量。则有,解得X436kJ。14.可逆反应aA(g)+bB(s) cC(g)+dD(g)在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C的物质的量分数和T或p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ac+dB. 使用催化剂,C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C. 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无法根据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