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614343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康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康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康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南康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文献理解错误的是( )A. “所在山洋,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过程包括了溶解、蒸发、结晶等操作。B. 物理小识记载“青矾(绿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没,”“气”凝即得“矾油”。青矾厂气是NO和NO2。C. 开宝本草中记载了中药材铁华粉的制作方法:“取钢煅作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衣生,铁华成矣。”中药材铁华粉是醋酸亚铁。D. 唐代真元妙道要略中

2、有云“以硫磺、雄黄合销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舍者”,描述了黑火药制作过程。【答案】B【解析】【详解】A项,文中描述了提纯固体的方法:将固体溶解,通过煎炼蒸发水分,进一步析出晶体,涉及溶解、蒸发、结晶等操作,故A正确;B项,青矾为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厂气熏人”中的“气”应为硫的氧化物,气凝即得“矾油”中的“矾油”应为硫酸,故B错误;C项,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与铁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因此铁华粉是醋酸亚铁,故C正确;D项,黑火药是由木炭粉(C)、硫磺(S)和硝石(KNO3)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文中描述的应为制备黑火药的过程,故D正确。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B。【点睛

3、】本题考查古代文献中的化学知识,此类题目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解题时应抓住化学知识的核心,从物质制备、性质等角度理解文中所述内容,例如:题中A项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B项涉及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C项涉及铁和醋酸的反应;D项涉及黑火药的制备等。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60 g甲醛和乙酸的混合物中所含碳原子数为2NAB. 0.5mol C3H8分子中所含CC共价键数为1.5NAC. 标准状况下,1L庚烷完全燃烧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NAD. 1mol碳正离子CH5+ 所含的电子数为11NA【答案】A【解析】【详解】A甲醛HCHO和乙酸CH3COOH的最简式均为C

4、H2O,故60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O的物质的量为n=2mol,含2mol碳原子,即2NA个碳原子,故A正确;B一个丙烷分子中含2条C-C键,故0.5mol丙烷中含NA条C-C共价键,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庚烷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生成的分子数,故C错误;D一个CH5+含10个电子,1mol碳正离子中含电子10NA个,故D错误;答案选A。3.下列事实、离子方程式及其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 )A. 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为浅绿色:Fe+4H+NO3-= Fe3+NO+2H2OB. 向K2Cr2O7溶液中滴加少量浓H2SO4,溶液变为黄色:Cr2O72-+H2O 2CrO42

5、-+2H+C. 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4H+4I-+O2 = 2I2+2H2OD. 向水杨酸()中滴加NaHCO3溶液,放出无色气体:+2HCO3-+2CO2+2H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少量铁粉溶于稀硝酸Fe+4HNO3=Fe(NO3)3+NO(气体)+2H2O,溶液显黄色;过量铁粉溶液稀硝酸3Fe+8HNO3=3Fe(NO3)2+2NO(气体)+4H2O溶液显浅绿色,故A错误;B、加酸后平衡逆向移动,溶液显红色;C、淀粉碘化钾在酸溶液中被氧化生成碘单质,溶液变蓝,故C正确;D、+ HCO3 H+ CO2 + H2O考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

6、写;4.常温下,分别用0.1 molL-1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向NaHCO3溶液中通CO2至pH=7:c(Na+) = c(HCO3-) +2c(CO32-)B. 向CH3COONa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c(Na+)=c(Cl-)C. 向NaHSO4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Ba(OH)2溶液:pH=13D. 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增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溶液呈电中性,根据电荷守恒c(Na+)+c(H) = c(HCO) +2c(CO)+c(OH),室温下溶液的pH=7为中性,c(H)=c(OH),所以c(Na+) = c(HCO3-) +2

7、c(CO32-),A项正确;B.因为溶液等体积等浓度,则可推出混合溶液后的不水解的c(Na+)和c(Cl)相等,B项正确;C.设体积为1L,则向0.1mol/L的NaHSO4溶液中加入0.1mol/L的Ba(OH)2溶液1L,反应后c(OH)=(0.2-0.1)2=0.05mol/L,pH13,C项错误;D.氨水中存在NH3H2ONH4+OH,加入少量NH4Cl固体相当于加入NH4,平衡逆向移动,但移动是微弱的过程,则增大,D项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弱电解质的电离等知识。5.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将乙池电解液换成 AgNO3 溶

8、液,则可以实现在石墨棒上镀银B. 甲池通入 CH3OH 的电极反应式为 CH3OH+6e-+2H2OCO32-+8H+C. 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 Cu(OH)2 固体,能使 CuSO4 溶液恢复到原浓度D. 甲池中消耗 224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产生 1.16g 固体【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图示,甲池为原电池,通入甲醇的为负极,则乙池中银电极和丙池中右边的铂电极为阴极;通入氧气的为正极,则乙池中石墨电极和丙池中左边的铂电极为阳极,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乙池中石墨连接甲池的正极,为电解池的阳极,银电极为阴极,若将乙池电解液换成 AgNO3 溶液,阳极上溶

9、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不能实现在石墨棒上镀银,故A错误;B在燃料电池中,负极是甲醇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在碱性电解质下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8OH-=CO32-+8H2O,故B错误;C电解池乙池中,电解后生成硫酸、铜和氧气,要想复原,要加入氧化铜,不能加入氢氧化铜,故C错误;D甲池中消耗224mL(标准状况下)O2,即=0.01mol,转移电子0.04mol,根据转移的电子守恒,丙池中生成0.02mol氢气,同时生成0.04mol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氢氧化镁沉淀的物质的量是0.02mol,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0.02mol58g/mo

10、l=1.16g,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正确判断装置图中各装置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结合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电解质溶液不同电极反应式不同。6.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甲醛和乙醛B. 生成O3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反应 I 属于复分解反应D. 该过程中O2作催化剂【答案】A【解析】A、丙烯转化成甲醛和乙醛,是丙烯中的双键发生断裂,此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A正确;B、根据示意图,O2O3,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生成O3的反应不属于氧化

11、还原反应,故B错误;C、反应I中NO转化成NO2,化合价升高,即反应I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有O2参与反应,但后面没有O2的生成,因此O2不作催化剂,故D错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异丙苯()中所有碳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B. 乙烯与乙醇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D. 苯的硝化和乙酸的酯化反应都是取代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苯环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C在同一平面内,而两个甲基中最多有一个C原子和苯环共平面,即异丙苯中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共平面,选项A不正确;B、乙烯与乙醇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选项B正确;C、

12、与分子式均为C5H6,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C正确;D、苯的硝化和乙酸的酯化反应都是取代反应,选项D正确。答案选A。8.某有机物A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有机物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 有机物A和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发生消去反应C. 有机物A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D. 1molA和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 3molNaOH【答案】C【解析】【详解】A.该化合物含有苯环,因此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正确;B.该化合物中含有Cl原子,由于与Cl原子结合的C原子的邻位C原子上有H原子,所以有机物A和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发生

13、消去反应,B正确;C. 由于羟基连接的C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没有H原子,所以不能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C错误;D.在分子中含有酯基、-Cl原子及水解生成的苯酚结构都可以与碱反应,则1molA可以与3molNaOH反应, 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9.滴定分数是指滴定过程中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用0.1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 molL-1 H2C2O4(草酸)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H2C2O4属于二元弱酸B. 若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NaHC2O4溶液,可用酚酞作指示剂C. 图中处:c(H2C2O4)c(H)c(OH)D. 图中处:

14、c(Na)c(C2O42-)c(OH)c(HC2O4-)c(H)【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25mL0.1molL-1的H2C2O4的pH大于1,说明H2C2O4部分电离,是弱酸,在滴定曲线上存在两处拐点,说明草酸为二元酸,故A正确;B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NaHC2O4溶液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中溶质为Na2C2O4,溶液的pH=10.3,此时溶液显碱性,所以可用酚酞作指示剂,故B正确;C处:溶液中溶质为NaHC2O4,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2c(C2O42-)+c(HC2O4-),物料守恒:c(Na+)=c(C2O42-)+ c(HC2O4-)+

15、 c(H2C2O4),处理得: c(H2C2O4)+c(H+)=c(OH-)+c(C2O42-),故C错误;D处:溶液中溶质为Na2C2O4,C2O42-水解溶液显碱性,促进水的电离,所以c(OH-)c(HC2O4-),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Na+)c(C2O42-)c(OH-)c(HC2O4-)c(H+),故D正确;答案选C。10.俗称“一滴香”的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会损伤肝脏,还能致癌。“一滴香”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7H7O3B. 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C. 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 该有机物的一种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答案】B【解析】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7H8O3,故A错误;B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碳氧双键、醇羟基,所以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和还原反应;醇羟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