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规程-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2609356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规程-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规程-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规程-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规程-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规程-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规程-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规程-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DB43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T2017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规程Regulation for Food Based Attractants Control of Whiteflies, Thrips and Aphids 2017- - 发布2017- - 实施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3/T2017目次前言1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规程1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烟粉虱、蓟马、蚜虫发生规律调查15 食诱剂施用26 使用效果评价27 加强害虫测报,实行统防统治28 建立防控档案2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

2、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勇、张德咏、张卓、张战泓、谭新球、白占兵、史晓斌、张松柏、王培、戴建平。II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的术语和定义、食诱剂施用、病情调查、建立防控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番茄、辣椒等湖南省主要蔬菜作物上烟粉虱、蓟马和蚜虫的绿色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3、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3544-2020 烟粉虱测报技术规范 露地蔬菜GB/T 15799-2011棉蚜测报技术规范NY/T 3545-2020 棉蓟马测报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食诱剂 Food Based Attractants通过提取多种植物中的糖、植物酸和挥发物,合成具有吸引和促进害虫成虫取食的化合物,可借助于高分子缓释载体在田间持续发挥作用,从而吸引和杀灭标靶害虫。3.2 诱芯 Lure是食诱剂的负载材料,主要有塑料、橡胶和脱脂棉球三大类。3.3 诱捕器 Trap用于捕集害虫的装置,通常

4、由遮雨盖、挡板、诱芯瓶、套筒、集虫漏斗和集虫罐等构件组成,并与食诱剂配合使用。4 烟粉虱、蓟马、蚜虫发生规律调查采用符合NY/T 3544-2020、GB/T 15799-2011和NY/T 3545-2020要求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烟粉虱、蓟马和蚜虫的发生从4月中旬开始,一年中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56月,一个是910月,以在蔬菜上的危害最为严重,并通过分泌蜜露、传播多种病毒造成更大危害。烟粉虱、蓟马和蚜虫的种群增长迅速,最高数量可达到每株几万头。平均气温在2327,相对湿度在7585%时,蚜虫为害最重,繁殖最快。平均气温在2530C,土壤含水量在818%时,最有利于蓟马生长发育。平均气温在2

5、629C,相对湿度在6075%时,最有利于烟粉虱生长发育。5 食诱剂施用5.1田间放置诱捕器悬挂高度为距离地面1米或者高于作物叶面20 cm。诱捕器设置间距在10米左右(平均每亩放置34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内安装1枚诱芯,诱芯采用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发的新植二烯诱芯,对烟粉虱、蚜虫和蓟马均有诱捕效果。为充分发挥食诱剂的作用,可定期按一定方向移动诱捕器(如2030天移动1次)。首次使用时,在诱捕器的诱芯瓶中加入100 ml引诱剂,往后定期添加至100 ml(在害虫发生高峰期每15天左右添加1次,其他时间每月添加1次),并适量添加清水。引诱剂的使用量可根据气温和湿度进行适当的调节,当气温较高或

6、空气湿度较小时,可把诱芯瓶的挥发孔面积适当调小。5.2使用时间从始见期及终见期长时间持续使用。根据虫情发生规律,在56月和910月两个高发期,提前增加食诱剂放置,以降低虫口基数。6 使用效果评价6.1监测效果评价每隔5天左右观察记录1次,每次分别检查每个诱捕器诱捕到的烟粉虱、蚜虫和蓟马的数量,并按附录A记录。以时间为横坐标,分别以每次诱捕到的烟粉虱、蚜虫和蓟马数量为纵坐标,根据1个发生时期的记录结果,得到3条发生情况的曲线,可直观了解烟粉虱、蚜虫和蓟马的活动规律。6.2防治效果评价每隔15天左右检查1次。根据检查、记录的结果,直接比较不同引诱剂、或悬挂在不同位置诱捕器、或不同诱捕阶段的诱捕量,

7、评价诱虫效果。7 加强害虫测报,实行统防统治采用定点系统调查和普查相结合方法,监测田间烟粉虱、蚜虫和蓟马的发生情况,结合气象因素,进行预测预报。当虫害达到影响经济阀值时,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应组织种植户对整片区域开展统防统治。8 建立防控档案每次防治前,对田间烟粉虱、蚜虫、蓟马发生、前茬作物、防治等信息进行调查与登记,具体调查内容参见附录B。3附录A(资料性附录)食诱剂诱虫结果登记表表A1 食诱剂诱虫结果登记表调查地点: 天气:日期作物种类诱捕器编号烟粉虱数量蓟马数量蚜虫数量备注作物112345作物212345作物312345调查记录员:附录B(资料性附录)烟粉虱、蚜虫、蓟马防治档案表B1 防治档

8、案记录表格日期前茬作物虫害发生情况曾使用过的防治害虫方法当茬作物食诱剂防治效果(%)害虫发生率(%)调查记录员:_湖南省地方标准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经省质监局批准,湖南省地方标准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规程列入2020年度湖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由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组织编写与制定。二、编制背景、目的和意义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其寄主十分广泛,除危害番茄、黄瓜、西葫芦、茄子、豆类、十字花科蔬菜及果树、花卉、棉花等作物外,还寄生于多种杂草上。烟粉虱发育速率快,繁殖率高,具有极强的暴发性。烟粉虱除了直接取食危害植物以外,可通过产生的大

9、量蜜露来破坏植物,这会促进烟熏霉菌的生长,最重要的是,烟粉虱可以传播多种病毒,例如烟粉虱传播的双生病毒,给蔬菜生产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蓟马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春、夏、秋三季主要发生在露地,冬季主要在温室大棚中,危害茄子、黄瓜、芸豆、辣椒、西瓜等作物。在瓜果、蔬菜上发生为害的主要种类有瓜蓟马、葱蓟马等,此外还有稻蓟马、西花蓟马等。蓟马以锉吸式口器锉破植物的表皮组织吮吸其汁液,引起植株萎蔫,造成籽粒干瘪,影响产量和品质,并通过传播病毒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蚜虫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蚜虫的繁殖力很强,一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世代重叠现象突

10、出。在瓜果、蔬菜上发生为害的主要种类有棉蚜、桃蚜、菜蚜等。蚜虫是传播植物病毒病的主要介体,据报导有近160种蚜虫可传播植物病毒,其中桃蚜可传播100余种病毒,棉蚜可传播50余种病毒,给植物造成严重损失。烟粉虱、蓟马、蚜虫等害虫在田间造成了重要危害,它们都属于传毒介体,传播病毒病造成的损失比直接取食造成的损失更严重。目前对这类害虫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药剂,长期大量的使用化学药剂导致害虫抗药性逐渐升高,加上很多农户过量喷施化学药剂,导致害虫的防治越来越困难,迫切需要高效低毒无公害的绿色防控措施。本单位前期在室内研究中发现,新植二烯是一种能够吸引昆虫的化合物,将其应用到田间后,表现出很好的吸引效果,显

11、著提高了对烟粉虱、蚜虫等害虫的诱杀效果。根据田间的防控经验和积累的绿色防控技术,开发了食诱剂,拟制定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规程,从而达到农药减施增效和绿色防控害虫的目的。本规程是对近年来本单位在田间防控中通过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的系统总结与规范。目前我所已形成了相应的技术平台,组建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从事食诱剂防控工作的人才队伍。该规程的应用,对于规范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促进害虫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三、标准制定的过程1、标准起草的过程2020年1月成立标准编制组,由来自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组成。2020年2月,对近年来

12、田间防控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初步形成了适合湖南省乃至国内其他省区应用的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规程,构建了标准草案的框架。2020年3月,标准编制组完成了该规程初稿的起草。2020年4月,初稿送达湖南省地方科研院所和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有关专家审阅,专家们经过认真阅读与思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我们采纳了专家建议,在规程中修改相关内容,完善了标准,形成了标准讨论稿。四、编制原则和依据在标准制订过程中严格贯彻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标准主要技术指标来源于生产实践,并经提炼论证,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在制定过程中,广泛汲取了本所长期从事烟粉虱、蓟马、蚜虫等

13、害虫防控研究的专家和种植者的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分析。在标准的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技术内容科学合理、叙述正确无误,文字表达准确易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标准的构成严谨合理,内容编排、层次划分等符合逻辑与规定。五、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说明5.1 标准制定依据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内容。 依据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开展的田间烟粉虱、蓟马、蚜虫防控试验与室内试验结果,作为形成技术规程的主要依据。同时充分考虑到了现阶段湖南省乃至国内其他省区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操作的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规程具有可操作性。5.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诱剂防控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技术规程。5.3术语和定义为便于本标准的编制和使用,对适用于本标准的专有术语进行了定义。5.3.1 食诱剂 Food Based Attractants通过提取多种植物中的糖、植物酸和挥发物,合成具有吸引和促进害虫成虫取食的化合物,可借助于高分子缓释载体在田间持续发挥作用,从而吸引和杀灭标靶害虫。5.3.2 诱芯 Lure是食诱剂的负载材料,主要有塑料、橡胶和脱脂棉球三大类。5.3.3 诱捕器 Trap用于捕集害虫的装置,通常由遮雨盖、挡板、诱芯瓶、套筒、集虫漏斗和集虫罐等构件组成,并与食诱剂配合使用。六、附录本标准引用的附录为资料性和规范性附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