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608321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自治区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藏自治区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藏自治区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西藏自治区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西藏自治区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藏自治区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自治区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 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单选题1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的分类依次排列,正确的是A 硫酸、纯碱、石膏 B 硫酸

2、、烧碱、胆矾C 硫酸氢钠、生石灰、醋酸钠 D 磷酸、熟石灰、苛性钠2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A 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B 当出现CO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C 制取并收集氧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加热D 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最本质特征是A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 粒子带电C 能透过滤纸 D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5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 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 原子数 B 密度 C 质量 D 质子数6下

3、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B 将1L 2molL-1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C 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有关D 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制得Fe(OH)3胶体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4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B 常温下,2g氢气所含分子数目为NAC 在25,1.01105Pa时,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D 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22.4LH2和O2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为2NA8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Fe与稀硫酸反应:2Fe+6H+=Fe3

4、+3H2B Cu与AgNO3溶液反应:Cu+2Ag+=Cu2+2AgC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D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HCO3-+OH-=CaCO3+H2O二、计算题9将117 g NaCl溶于水配制成1 L溶液。(1)该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配制1molL-1的NaCl溶液500 mL,需该溶液的体积为_。(3)向该溶液中再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1 (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则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通入HCl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_。三、填空题10

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回答下列问题:(1)0.3mol NH3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与_个H2O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2)含0.4mol 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_(3)定条件下,16g A和2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mol C和31.76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4)某混合盐溶液中含有离子:Na+、Mg2+、Cl-、SO42-,测得Na+、Mg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 0.2molL-1、0.25molL-1、0.4molL-1,则c(SO42-) =_。11现有34.0g NH3,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气体的物质的量_。(2

6、)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3)分子数目_。四、实验题12实验室要配制480mL 0.2molL-1的NaOH溶液: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需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_(2)实验步骤主要有计算、称量、溶解、转移和定容。完成上述实验步骤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_。溶解和转移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_和_。(3)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制溶液浓度的影响(填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转移液体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_;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_;将NaOH固体溶解后,直接转至容量瓶中进行实验:_。五、解答题13将少量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

7、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甲、乙、丙。(1)将丙继续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丙中是否成功制备出胶体?_。(3)向经过检验后的丙中逐滴加人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先出现和乙中相同的现象,原因是_;随后发生变化得到和甲相同的溶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4仔细分析下列实验: A、B、C试管中的现象如表所示:试管ABC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蓝色产生蓝色沉淀,溶液变为无色产生蓝色沉淀,溶液变为无色写出A、B、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A:_。(2)B:_。(3)C:_。2020学年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2化学 答 案参

8、考答案1B【解析】A、硫酸是酸,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石膏是CaSO42H2O,属于盐,A错误;B、硫酸、烧碱(NaOH)、胆矾(CuSO45H2O)分别是酸、碱、盐,B正确;C、硫酸氢钠、生石灰(CaO)、醋酸钠分别是盐、氧化物、盐,C错误;D、磷酸、熟石灰Ca(OH)2、苛性钠(NaOH)分别是酸、碱、碱,D错误,答案选B。2B【解析】试题分析A、少量浓硫酸不慎滴到皮肤上,可以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涂上,故A不正确;B、CO易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是人体失去氧而中毒,所以当出现CO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故B正确;C、制取并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如果立即

9、停止加热,容易引起液体倒流,故C错误;D、硫酸是强酸,不能随意排放,随意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人下水道是错误的,故D不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的正误判断3D【解析】【详解】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微粒直径大于100nm的是浊液,小于1nm的是溶液。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一种光学性质,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故答案选D。4A【解析】试题分析:A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应使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的下端应在刻度线以下,故A正确;B蒸馏操作时,冷凝管内冷却水的方向是低进高出,故B错误;C蒸发液体

10、使用的仪器是蒸发皿,坩埚用来加热固体药品,故此操作错误,故C错误;D酒精与水互溶,不能分液,分离酒精与水的混合物应蒸馏,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溶液的配制、天平使用、蒸发与分液等。5A【解析】试题分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即物质的量相同,A、假如都是1mol气体,HCl中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H2和Cl2混合气体中,设H2xmol,Cl2则为1xmol,所含原子总物质的量2x2(1x)=2mol,两容器含有相同的原子数,正确;B、=mv,容器体积相同v相同,但两容器中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m质量不同,则密度不一定相同,错误;C、气体的摩

11、尔质量不一定相同,则质量不一定相同,错误;D、假如1molHCl,所含质子数为18;H2为xmol则所含质子数2x,(1x)molCl2中所含质子数34(1x)mol,H2和Cl2混合气体的总质子数(3432x)mol,两容器内气体不一定相同,错误。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微粒间的关系。6C【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水不是分散系;B项胶体的分散质直径比溶质大,所以形成的胶体颗粒少;D项制取胶体时,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考点:关于胶体的知识。7B【解析】【分析】A、将质量换算成物质的量,再结合原子结构分析计算是电子数;B、将质量换算成物质的量,再计算分子数;C、依据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分析判

12、断;D、标准状况下22.4LH2和O2为1mol。【详解】A、2.4g镁原子物质的量为0.1mol,镁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故A错误;B、2g氢气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的分子数为NA,故B正确;C、在25,1.01105Pa时,不是标准状况,11.2L氮气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22.4LH2和O2为1mol,所含分子数为NA,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考查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22.4L是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因此在非标准准状况下不能随便使用22.4

13、L/mol。8B【解析】【详解】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氢气,不是三价铁离子,应改为:Fe+2H+Fe2+H2,故A错误;B、铜和AgNO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遵循电荷守恒,故B正确;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反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C错误;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NH4+HCO3-+Ca2+2OH-=CaCO3+NH3H2O+ H2O,故D错误。故选B。92mol/L 0.25L1mol/L 22.4L【解析】试题分析:(1)C=n/v=117g/585g/ mol/1L=2molL1(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1molL105L=2molL1VV=025L,即250 mL(3)1molL1的NaCl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1通入一定量的HCl后,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 1,由电荷守恒知,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1,由n=cv=2m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