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608104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八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图为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原子序数与其位置不相符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加1;同一主族,由上而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1。据此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详解】A项:2、8、10号元素分别是氦、氧、氖元素,A项位置关系正确; B项:2、9、16号元素分别是氦、氟、硫元素,B项位置关系正确;C项:7、12、33号元素分别是氮、镁、砷元素,C项位置关系不正确; D项:1、4、

2、12号元素分别是氢、铍、镁元素,D项位置关系正确。本题选C。2.下列反应类型中属于化学平衡主要研究对象的是A. 可逆反应B. 化合反应C. 离子反应D. 气体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所以化学平衡主要研究的是可逆反应,故选A。3.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符合图的是:酸碱中和;镁与盐酸的反应;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铝热反应;石灰石分解;甲烷燃烧;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故找出吸热反应组合即可。【

3、详解】石灰石分解、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燃烧反应、中和反应、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铝热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等都是放热反应。本题选D。4.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由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A. 光伏发电B. 风力发电C. 光合作用D. 电解制钠【答案】C【解析】【详解】A. 光伏发电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不选;B. 风力发电是风能转化为电能,B不选;C. 光合作用是由光能转变为化学能,C选;D. 电解制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不选;答案选C。5.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 钠单质与氯气反应后,体系的能量降低,稳定性增强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

4、能量时,则反应释放能量D.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A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金属钠与氯气的总能量高于氯化钠总能量,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钠单质与氯气反应后,体系的能量降低,氯化钠的稳定性增强,故A正确;B项、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发应,如铝热反应需在高温下发生,属于放热反应,故B错误;C项、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释放能量,故C正确;D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且伴随能量变化,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注意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原因,明确反应物

5、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是解答关键。6.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Al与四氧化三铁高温下反应固体NaOH溶于水 H2 在 Cl2 中燃烧 食物腐败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放热反应属于化学反应;【详解】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属于吸热过程,但不是吸热反应,故不符合题意;Ba(OH)28H2O与NH4Cl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不符合题意;铝与四氧化三铁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符合题意;固体NaOH溶于水是放热过程,但不是放热反应,故不符合题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6、,属于放热反应,故符合题意;食物腐败,食物被氧化,属于放热反应,故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C正确。【点睛】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都是化学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包括大多数的分解反应,H2、C、CO等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所有的燃烧及缓慢氧化,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金属与H2O或酸的反应,中和反应等。7.表示吸热反应的图像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化学反应过程可描述为:反应物断键吸热,体系能量升高,同时成键放热形成产物,体系能量降低,如果断键吸收的热量大于成键放出的热量,则反应为吸热反应。观察可知A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8.

7、用锌片与1molL1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增大的是A. 对该反应体系加热B. 用浓硫酸代替稀盐酸C. 不用锌片,改用锌粉D. 加入少量 1molL-1硫酸【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升高温度、增大浓度、增大物质的接触面积等可加快反应速率。对于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详解】A项、加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故A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增大;B项、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能制取氢气,故B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增大;C项、改用锌粉,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故C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增大;D项、加入1 molL-1硫酸,则氢离子浓度增大,故D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增大。故选

8、B。【点睛】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温度、浓度、压强、接触面积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解答关键。9.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太阳能分解水 制取氢气B开采可燃冰 获取燃料C新能源汽车 燃料电池供电D运载“嫦娥四号”的火箭发射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有新的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B.从海底开采可燃冰获取燃料,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C.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供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9、;D.运载“嫦娥四号”的火箭发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机械能,发生化学反应,有新的物质产生,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NaOH 是只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B. HCl 溶于水没有破坏共价键C. 碳在O2中燃烧时,破坏碳和O2中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CO2中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D. 在Cl2+2NaBr=2NaCl+Br2反应过程中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也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A.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所以属于离子化合物,A项错误;B. HCl溶于水时电离生成氢离

10、子和氯离子,所以化学键被破坏,B项错误;C. 断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碳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说明破坏碳和O2中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CO2中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C项错误;D. 氯气、溴中只含共价键,NaBr、NaCl中只含离子键,在Cl2+2NaBr=2NaCl+Br2反应过程中氯气中的共价键、NaBr中的离子键被破坏,NaCl中的离子键和溴中的共价键形成,所以该反应中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也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形成,D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A项为易错点,注意化学键类型和化合物类型之间的关系。1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 SiH4B. CO2C.

11、SF6D. PCl5【答案】B【解析】【详解】A.硅原子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但是氢原子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故A错误;B.在二氧化碳中,碳原子和氧原子|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所以碳原子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氧原子也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正确;C.六氟化硫中,只有氟原子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D.五氯化磷中,只有氯原子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故选B。【点睛】如果元素|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则该元素的原子就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利用这一等式可以判断元素的原子是否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1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

12、3H2(g)2NH3(g),在673K、30MPa下,n(NH3)和 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小B. 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C. 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D. 点e处反应达到平衡【答案】D【解析】【分析】在N2(g)+3H2(g)2NH3(g)反应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详解】A项、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由图可知,a点氢气浓度大,则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故A错误;B项、点c处正逆反应速率

13、不相等,反应到t1时达到平衡,则点c处没有达到平衡,故B错误;C项、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均为平衡状态,则n(N2)一样,故C错误;D项、点e处n(NH3)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注意分析图象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曲线,把握平衡状态的特征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3.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A. Na2O2B. NaOHC. CaBr2D. HF【答案】A【解析】【详解】ANa2O2中含氧氧非极性共价键和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故A正确;B氢氧化钠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所

14、以氢氧化钠中不含非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CCaBr2中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故C错误;DHF中只含共价键,不含离子键,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明确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C,溴化钙中的溴原子之间不存在共价键,要注意与过氧化钠进行区分。14.450时,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C(s)2NO(g)N2(g)CO2(g),下列说法能作 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是A.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B. v正(N2)=2v逆(NO)C. N2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C(s)2NO(g)N2(g)CO2(g)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压强是恒量,压强保持不变不一定平衡,故不选A;B、v 正(N2) = 2v逆 (NO),正逆反应速率比不等于系数比,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B;C、N2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11,所以N2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不一定平衡,故不选C;D、C(s)2NO(g)N2(g)CO2(g),反应前后气体质量是变量,根据 ,密度是变量,所以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一定是平衡状态,故选D。答案为D。15.用锌粒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欲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产生氢气的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 升高温度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