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607228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Cl 35.5 Fe 56 C 12 P 31第卷 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年1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形势”。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B. 大量开采化石原料,以满足社会对能源的需求C. 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D.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答案】B【

2、解析】【详解】A. 绿色化学技术中最理想的是采用“原子经济”反应,实现反应的绿色化,即原料分子中的每一原子都转化成产品,不产生任何废物和副产物,故A符合上述主题;B. 化石原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对环境也造成破坏作用,故B不符合上述主题;C. 氟氯烃的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所以较少或不使用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故C符合上述主题;D.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符合“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形势”这一主题;故选B。2.已知aA+、bB2+、cC-、dD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ABCDB. 离子半径:DCBAC.

3、 原子序数:bacdD. 失电子能力:BA,得电子能力:DC【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元。由aA+、bB2+、cC、dD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有:a1=b2=c+1=d+2,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周期,并且原子序数:bac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原子半径:ABDC,故A错误;BaA+、bB2+、cC、dD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原子序数:bacd,核电核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DCAB,故B错误;C由a1=b2=c+1=d+2可知,原子序数:bacd,故C正确;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

4、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失电子能力:AB,得电子能力: CD,故D错误。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明确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3.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A. 次氯酸电子式B. H、D、T表示同一种核素C. 用电子式表示HCl形成过程:D. F离子结构示意图:【答案】D【解析】【详解】A. 次氯酸电子式,故A错误;B. H、D、T表示3种核素,故B错误;C. HCl是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HCl形成过程:,故C错误;D. F离子结构示意图:,故D正确;答案:D。4.下列有关说法中,

5、不正确的是A. 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减少燃煤产生的SO2B. 可在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C.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D. 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四氯化碳、乙烯和环己烷【答案】B【解析】【详解】A.采用原煤脱硫技术,燃煤中硫的含量降低,从而有效减少煤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量,可减少酸雨的形成。故A正确;B.在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故B错误;C.氨气容易液化,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四氯化碳和环己烷都不与高锰酸钾反应,但四

6、氯化碳比水重,环己烷比水轻,因此,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四氯化碳、乙烯和环己烷。故D正确。答案:B。5.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AB. 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 NAC. 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 NAD. 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 NA【答案】B【解析】分析:A、胶体是大分子的集合体;B、根据氩气的组成解答;C、根据丙三醇的结构分析;D、根据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的特点分析。详解:A、16.2

7、5g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16.25g162.5g/mol0.1mol,由于氢氧化铁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 NA,A错误;B、标准状况下22.4L氩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氩气是一个Ar原子组成的单质,其中含有的质子数是18 NA,B正确;C、1分子丙三醇含有3个羟基,92.0g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中含有羟基数是3 NA,C错误;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烃不止一种,因此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1.0 NA,D错误。答案选B。点睛:选项D是易错点,主要是不清楚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时属于自由基取代反应,每个氢原子都有可能被取

8、代,其产物比较复杂,这与乙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完全不同。6.苯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下列说法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1.4010-10m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苯不能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正确;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

9、,故正确;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发生加成反应是双键具有的性质,不能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错误;如果是单双键交替结构,邻二甲苯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两个甲基夹CC,另一种是两个甲基夹C=C.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正确;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正确。所以可以作为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排列结构的证据。答案:C。【点睛】可以根据:根据碳碳双键的性质判断;根据同分异构体数目解答;单、双键不同,键长不相等进行判断。

10、7.下列有关化学键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 单质的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 化学键可以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分子之间【答案】A【解析】【详解】A. 离子化合物是通过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所以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故A正确;B. 双原子分子如H2、O2等单质的分子中存在共价键,故B错误;C. 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键,例NaOH中既有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故C错误;D. 化学键只存在于原子之间,存在于分子之间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故D错误;答案:A。8. 下列各化学式中,所有原子(或离子)都满足最外层

11、为8电子结构的化合物是A. D2OB. NH3C. Cl2D. NaC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D2O中氧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但D原子不满足,A错误;BNH3中氮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但H原子不满足,B错误;CCl2是单质不是化合物,C错误;DNaCl是化合物,钠和氯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8电子稳定结构判断9.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 酸性:HClO4H2SO4H3PO4B. 沸点:HFHClHBrC. 稳定性:PH3H2SHClD. 还原性:ClBrI【答案】B【解析】【详解】A.Cl 、S 、P都是第三周期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

12、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Cl S P,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HClO4H2SO4H3PO4,故A项正确;B. F、Cl、Br属于同主族元素,因HF中存在着氢键,HCl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HBr的小,所以、沸点:HFHBr HCl,故B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 PH3H2SHCl ,故C正确;D. Cl、Br、I都属于是第A族元素,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所以非金属性ClBrI,还原性Cl-Br-I-,故D项正确。答案:B。10.下面操作不能达成实验目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取绿豆大的钠分别加入水和

13、乙醇中证明乙醇羟基中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氢原子活泼B取绿豆大的钠与钾分别投入水中证明钾的金属性强于钠C将石蜡油在催化作用下,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证明产物不都是烷烃D将乙烯通入水中无现象证明乙烯不与水反应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取绿豆大的钠分别加入到水和乙醇中,钠在水中的反应比乙醇的剧烈,证明乙醇羟基中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氢原子活泼,所以A正确;B.取绿豆大的钠与钾分别投入水中,钾与水反应比钠激烈,证明钾的金属性强于钠,所以B正确;C.将石蜡油在催化作用下,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证明产物不都是烷烃,还含有

14、不饱和烃,所以C正确;D. 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将乙烯通入水中会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D错误;答案:D。11.18O是一种示踪原子,用来探究反应历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O和H218O发生反应CO+H218OCO2+H2,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18O存在于下列哪些微粒中:A. 只存在于CO2中B. 只存在于CO中C. 存在于CO2和H2O中D. 存在于CO、H2O和CO2中【答案】D【解析】【分析】从反应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物中的2molO原子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逆向反应时,二氧化碳中的2molO 原子分别生成CO和水,且二氧化碳中的2个O原子没有区别,所以18O可能存在于CO、H2O和CO2中

15、【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只存在于CO2中不符合题意; B. 只存在于CO中不符合题意;C. 存在于CO2和H2O中不符合题意;D. 存在于CO、H2O和CO2中符合题意,答案:D。【点睛】CO和H218O 发生反应CO+H218OCO2+H2该反应是可逆反应,O原子反应后都生成了二氧化碳,逆向反应时,二氧化碳中的2个O原子分别生成CO和水,据此分析.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B. 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C. 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可防止电池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D. 居室污染主要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答案】B【解析】【详解】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是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有关大气污染物,所以A正确;B、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故B错误;C. 对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