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2020高三化学一轮 第6章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第三节 硫酸 硫酸工业定时高效检测 大纲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605075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新学案》2020高三化学一轮 第6章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第三节 硫酸 硫酸工业定时高效检测 大纲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版新学案》2020高三化学一轮 第6章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第三节 硫酸 硫酸工业定时高效检测 大纲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版新学案》2020高三化学一轮 第6章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第三节 硫酸 硫酸工业定时高效检测 大纲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金版新学案》2020高三化学一轮 第6章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第三节 硫酸 硫酸工业定时高效检测 大纲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金版新学案》2020高三化学一轮 第6章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第三节 硫酸 硫酸工业定时高效检测 大纲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新学案》2020高三化学一轮 第6章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第三节 硫酸 硫酸工业定时高效检测 大纲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新学案》2020高三化学一轮 第6章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第三节 硫酸 硫酸工业定时高效检测 大纲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1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其污染更严重。飘尘所起的作用是()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 D载体2利用废铜屑制取CuSO4溶液最好的方法是()A铜屑和浓硫酸混合加热B铜屑在空气中燃烧后再溶于稀H2SO4C铜屑与稀硫酸混合加热D铜屑在空气中灼热后再溶于浓H2SO43以下关于硫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B检查病人胃病所用的钡餐,既可以用BaSO4,也可以用BaCO3C浓硫酸不可用来干燥H2S气体,因其具有强氧化性DSO2、SO3都为

2、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酸4取100 mL 18.4 mol/L的H2SO4与Zn反应,当Zn完全溶解时,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将所得的溶液稀释成1 L,测得溶液的H浓度为1 mol/L,则所生成的气体中SO2与H2的体积比约为()A12 B21C14 D415m g Cu与足量浓硫酸完全反应,得到n L SO2(标准状况),被还原的硫酸是()A B6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见右图)。按此密闭体系中气体的流向,则在A处流出的气体为()ASO2 BSO3、O2CSO2、O2 DSO2、SO37现有以下

3、几种措施: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少用原煤做燃料,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A BC D8高温下FeSO4发生如下反应:2FeSO4Fe2O3SO2SO3,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物是()ABaSO3和BaSO4 BBaSCBaSO3 DBaSO49当向蓝色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时,观察到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沉淀又逐渐溶解成为深蓝色的溶液,向深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又生成了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中,又生成了红色粉末状固体和SO2气体,同时溶液呈蓝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推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

4、铜能溶于氨水B白色沉淀为2价铜的亚硫酸盐,溶于H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C白色沉淀为1价铜的亚硫酸盐,在酸性条件下,Cu只被氧化D反应过程中消耗的SO2与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相等10下列物质的检验,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HNO3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无其他现象,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B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C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盐酸酸化,然后加BaCl2溶液,若加HCl时有气体产生,加BaCl2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D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

5、变蓝的一定是Cl21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和化学实验中有着重要的用途。某同学将硫酸在中学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归纳如下:实验浓度作用甲制乙烯浓催化剂、脱水剂乙制硝基苯浓催化剂、吸水剂丙酯化反应浓催化剂、脱水剂丁酯的水解浓催化剂戊制苯磺酸浓磺化剂(反应物)(1)其中上述归纳中,所用硫酸的浓度有误的是_,相应硫酸作用的叙述有误的是_,正确的作用应为_,理由是_。(2)为鉴别某硫酸是浓硫酸还是稀硫酸设计如下方案:操作结论A将硫酸点在火柴梗上变黑者为浓硫酸B加入金属铝片产生刺激性气味者为浓硫酸C滴到CuSO45H2O晶体中变白者为浓硫酸D分别加入到盛水的试管中放热者为浓硫酸其中上述方案中

6、正确的是_,它们分别体现了浓硫酸的何种性质_。其中一个稍作改进就可行的是_,改进的方法是_,在该方法中确定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另一现象是_。12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存在下列离子:Na、Ba2、S2、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沉淀甲的离子方程式为_。(2)由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为_。(3)沉淀丙中一定含有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4)综合上述信息,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13(2020山东威海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

7、实验的记录:实验1: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液面以上的铜丝也发黑,而且试管上部内壁有少量淡黄色硫固体凝聚,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实验2:截取浓硫酸液面上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将浓硫酸液面下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蓝绿色。实验3:将浓硫酸液面下方铜丝的黑色物质刮下后,经稀硫酸洗、蒸馏水洗、过滤、干燥后放入氧气流中加热,然后冷却,用电子天平称重发现质量比加热前减少。资料卡1铜丝和硫反应的方程式:2CuSCu2S(黑色)2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溶液呈蓝绿色)3Cu2S和Cu

8、S(黑色)均不溶于稀硫酸4Cu2S2O22CuOSO22CuS3O2=2CuO2SO2【问题探究】(1)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的作用是_;D、E两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_。(2)写出淡黄色固体物质消失的化学方程式_。(3)试管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变澄清的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_。(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资料卡上的内容,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肯定有_。解析与答案1 解析:该过程可表示为答案:C2解析:制取CuSO4的两种反应原理分别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生成等质量的CuSO4,第一种方法

9、消耗的硫酸多一倍,且产生了能污染空气的SO2气体。第二种方法中用稀硫酸溶解CuO比用浓H2SO4时更易操作。答案:B3 解析:给病人查胃病只能用BaSO4,而不能用BaCO3,因胃酸中含有盐酸,会与B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钡盐,有毒。答案:B4解析:Zn2H2SO4(浓)ZnSO4SO22H2O,随着H2SO4变稀,又发生反应:ZnH2SO4(稀)=ZnSO4H2,故n(SO2H2)1 mol。依题意,剩余的n(H)1 L1 mol/L1 mol,故剩余的n(H2SO4)0.5 mol,则参加反应的n(H2SO4)0.118.40.51.34 (mol)。设生成SO2 x mol,H2 y

10、mol,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xy1;2xy1.34,解得x0.34 mol,y0.66 mol,答案:A5解析: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等于参加反应硫酸的物质的量的。答案:B6解析:原料SO2、O2从装置左侧中间进入热交换器,吸收热能后由A处流出再进入接触室发生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把一部分热量交换给刚进入热交换器的原料气,然后由下端流入下一个装置。答案:C7解析:酸雨的产生是因为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造成的。燃煤时鼓入过量空气能使煤完全燃烧,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答案:C8解析:SO3通入溶液中发生反应:SO3H2O=H2SO4,与Ba2结合生成BaSO

11、4沉淀,由于H2SO3弱酸不与强酸盐BaCl2反应,故没有BaSO3沉淀,本题正确选项为D。答案:D9 解析:硫酸铜加入氨水,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溶解,说明氢氧化铜能溶于氨水;当通入二氧化硫后,铜氨络离子会氧化亚硫酸,而自身还原为亚铜盐;白色沉淀溶于稀硫酸生成了二氧化硫,说明盐中含亚硫酸盐;生成红色粉末与蓝色溶液,说明亚铜离子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单质铜与二价铜离子;由于部分二氧化硫已被氧化,故消耗与生成的二氧化硫不相等。答案:A10解析:A选项中,加入稀HNO3后,若有与Ba2生成的BaSO3沉淀,也会被稀HNO3氧化变为BaSO4沉淀而不溶解。B选项中加入盐酸,都可能生成无色气体,并使澄清

12、石灰水变浑浊。C选项中,加盐酸后,会与H反应生成气体,若再加BaCl2,溶液中已无,所以再生成沉淀,就是与Ba2生成的沉淀。D选项中除Cl2外,Br2等也可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答案:C11 解析:(1)该题考查了硫酸在有机反应中的用途,其中酯的水解反应应用稀硫酸,只起催化作用,酯化反应时的浓硫酸起催化剂和吸水剂作用,而不是脱水剂。因为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H2O被浓硫酸吸收,有利于该反应向右进行。(2)上述方案中操作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C、D,分别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吸水性。在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铝片钝化,不会产生SO2气体,若在加热时铝可与浓硫酸继续反应,同时该方案中可通过能

13、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应为稀硫酸,这一现象来确定浓、稀硫酸。答案:(1)丁丙催化剂、吸水剂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H2O被浓硫酸吸收,有利于该反应向酯化方向进行(2)ACD脱水性、吸水性、吸水性B加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为稀硫酸12 解析:该溶液为无色溶液,则其中肯定不含有Fe3和。在溶液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产生淡黄色沉淀,则原溶液中肯定含有S2和,有关反应为:2S26H=3S3H2O;因为和Ba2不能共存,所以原溶液中肯定不含Ba2,可能含有;溶液中必须要有阳离子,所以其中含有Na。在溶液甲中加入过量NH4HCO3后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还含有,有关反应为:4H=Al32H2O,Al3=Al(OH)33CO2;溶液乙中含有NH4HCO3,还可能含有,加入过量Ba(OH)2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有BaCO3,可能有BaSO4。答案:(1)2S26H=3S3H2O(2)Al3=Al(OH)33CO2(3)BaCO3BaSO4(4)S2、Na13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较难题。(1)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可以使硫酸冷凝回流,由于SO2在CCl4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D、E两试管中CCl4可以防止倒吸。(2)淡黄色硫固体被浓硫酸氧化。(3)S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先生成难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